97歲“藥神”王振義:8年攻克白血病,讓患者吃上13元救命藥

生命在疾病和現實面前彷彿變得脆弱而渺小。

2008年,一部《我不是藥神》直直擊中了人們的醫療痛點。

患上白血病,爲了吃藥治病,家裡的房子沒了,一個完整的家庭也垮了。

多年以來,無數的白血病患者幾經掙扎也沒能躲過痛苦死去的命運,全世界很多的專家、醫生都在尋找治療良方的道路上飽經挫折。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一位中國醫生經過8年努力終於攻克了白血病的治療難關。

他用獨創的“全反式維甲酸”誘導分化治療法將癌細胞變成正常細胞,成功馴服了“最兇”白血病。

而這位醫生就是如今已經97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爲了拯救萬千患者,王振義院士甚至放棄了專利。

作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和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的獲得者,他是因何走上了學醫的道路?又是如何攻克治療白血病的這道難關的呢?

王振義出生於1924年,他的父親是上海安平保險公司的經理,一家人住在一幢三層的小洋樓裡,還配有一個花園。

即使是在上海灘這樣一個燈紅酒綠的地方,王振義的家境也算得上是非常優渥。

於是出生於亂世的他,卻幸運地擁有一個安逸的童年。

王振義和其他7個兄弟姐妹從小便在嚴厲的家教下長大,王振義更是早早地展現出了極高的學習天賦。

於是,他到了該上小學的年紀就被父親安排進了位於法租界的薩坡賽小學學習。

入學後的他一直保持着優異的學習成績,後來又通過努力接到了震旦大學的入學邀請。

面對入學前的專業選擇問題,王振義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醫學專業。

從他的祖母因染上風寒去世以後,王振義便樹立了學醫的志向,如今終於得償所願。

從1942年入學到1948年博士生畢業,王振義在震旦大學醫學院刻苦學習,快速積累專業相關知識。

平時他爲了獲得更多知識和經驗,也會去參加醫院的會診。

他的努力被身邊的人看在眼裡,在醫師們的推舉下,王振義一路順利拿下了研究生、博士生的學位。

在畢業後他以住院醫師的身份來到了廣慈醫院,正式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隨着在醫院工作時間的增長,王振義的臨牀經驗也越發豐富。

他關注到因爲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國內的醫療領域存在着頗多問題,甚至在血液病研究領域幾乎是一片空白。

雖然王振義知道僅憑自己的力量無法完全填充好這片空白領域,但他還是選擇去找內科大家鄺安堃尋求幫助,對血液病領域進行更深入地學習和研究。

在一段時間的學習和臨牀診療後,王振義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有些病人平時雖沒有出血狀況,但在進行了小手術後就出血不止。

爲了探究其中的原因,王振義查閱了大量的相關文獻。

發現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是控制出血的關鍵,但因技術和材料的限制,國內無法對凝血因子進行檢測。

於是王振義經過一番思考和研究後,選擇用石蠟代替硅膠塗在玻璃管壁上。

最後,這個創造性的方法讓王振義成功完成了對凝血因子的檢測,也解決了這個出血症狀的診斷、治療問題。

這一年是1953年,是王振義身着白大褂救死扶傷、學習研究的第五個年頭,也是他加入抗美援朝醫療隊的開始。

10月,王振義被任命爲東北軍區內科巡迴醫療組主治醫師,跟隨上海第五批志願醫療隊前往黑龍江勃利縣後方醫院展開會診。

在後方醫院工作期間,有一次,六十多名志願軍同時出現了頭疼、咯血的症狀,經過醫生的診斷被認爲是結核性腦膜炎。

但王振義卻對此持有不同意見。

從專業知識來說,腦膜炎不會傳染,所以60餘人一同得了腦膜炎這事兒有些解釋不通。

於是王振義在心裡將這種可能性推翻了,轉而想起了曾經在書上看到過的一種肺吸蟲病。

這種蟲子可以寄生在人體的肺臟或大腦等部位,一旦感染可能會出現頭痛、腹瀉、咯血等症狀,也會發生腦膜病變。

這些信息匯聚在一起讓他產生了另一種大膽的猜想:這些志願軍很可能是感染了肺吸蟲病。

他將這個猜想與其他醫生分享後,大家馬不停蹄地給志願軍進行了肺吸蟲檢查。

拿到檢查結果後他們發現果然是肺吸蟲引起的,便進行了相關的治療,志願軍因治療及時很快就痊癒了。

事後,王振義因這次的出色表現被授予了二等功,並在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回到廣慈醫院繼續工作和研究。

1954年,王振義通過研究血栓和止血找到了輕型血友病的診斷方法。

但這僅僅是他研究血液學過程中的一小步,在這之後的幾年裡,王振義經過努力對血液病的研究更加成熟。

隨着研究的深入,他遇到了一個巨大的難題——白血病。

但王振義並未放棄攻克這個難題,這些年來對血液病研究的不斷突破給了王振義很大的自信。

再加上他想盡快解決白血病這個醫學難題,於是他在1959年自信滿滿地和團隊一起對外宣稱“3年內攻克白血病”。

但現實總是殘酷的,儘管王振義和團隊拼盡全力研究並對患者細心治療,還是無法阻止六十多名患者的相繼離世。

每每看着白血病患者被病痛折磨的場景,王振義內心都會升起一種無力感。

於是,他在之後的日子裡更加專心,埋頭鑽研白血病,並將攻克白血病當做終身的奮鬥目標。

平時,王振義除了完成問診、查房的工作,就是一頭扎進圖書館、檔案室翻閱資料,希望能從這些文獻裡找到有用的信息。

功夫不負有心人,王振義偶然間看到了一篇論文,這位以色列醫學家在論文中寫道:在一定條件下,白血病細胞能夠轉化成正常細胞。

除了提出這一觀點外,他還列出小白鼠試驗的數據加以證明。

看到這篇論文的王振義彷彿又看到了希望,他很快就和幾位醫生一起組成醫療小組,希望通過“白血病細胞誘導分化”試驗來驗證這種方法的可行性。

醫療小組內的每個人都爲這個發現感到驚喜,雖然醫院條件有限只能爲他們提供一間不足五平米的小屋和淘汰下來的醫療設備,但大家並沒有被這些困難嚇倒。

而王振義作爲醫療小組的組織者更是不辭辛苦,每天早出晚歸,三年來沒給自己放過一天假,一心撲在研究、測試上。

但這個發現並沒有讓王振義在攻克白血病的過程中取得更多的進展,面對一輪輪試驗的失敗,團隊中的人都漸漸失去了耐心和毅力。

甚至有些人開始懷疑起了研究方向的正確性,好不容易看到的一丁點希望彷彿又破滅了。

王振義細心地注意到了團隊裡的情緒,決定以身作則拿出堅決的態度,鼓舞團隊的士氣,重新喚起大家攻克難關的鬥志。

也恰好這時,外國發表的一篇文獻讓王振義有了新的解決思路,也讓醫療小組的成員更加鬥志滿滿。

王振義由文獻中腫瘤細胞遇到一種酸性物質會分化聯想到白血病細胞,他想,這種酸性物質會不會對白血病細胞有着相似的作用呢?

爲了儘快驗證自己的猜想,王振義向醫院尋求幫助,希望院方可以爲自己提供這種酸性物質。

但無奈的是,醫院根本沒有這種國際前沿的藥物。

還沒等開始試驗就遇到了這樣的難題,但王振義不甘心就此停下。

他開始翻閱資料希望找到一種藥物能夠代替這種酸性物質,於是他們邊試驗邊研究。

在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後終於找到了可替代藥物的正確配比,全反式維甲酸正式誕生,他們的研究獲得了實質性的突破。

醫療小組的所有人都因這次的成功激動得不停流淚,回顧這幾年來經歷的一次次失敗,在此刻彷彿都變得意義非凡,實驗報告中的一字一句都凝聚着他們的辛苦和汗水。

但事實上,這還不是研究的終點,他們的研究成果只是在實驗室獲得了成功,使用到人身上的效果還不得而知,這需要到臨牀中進行驗證。

而且,臨牀驗證也是不小的難關,沒有幾個病人願意用自己的身體試驗藥物的效果和副作用,醫院也不敢貿然使用。

最終,是一位身患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五歲小女孩率先使用了這個研究成果。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可怕程度遠高於其他種類的白血病,一旦患病,體內的白細胞會顯著增多並無限增長,小女孩被送來醫院時已經岌岌可危了。

爲了挽救這個幼小、鮮活的生命,王振義主動與女孩家長進行了多次溝通和商討。

在溝通過程中將兩種治療方案的利弊明確表達給女孩父母,如果選擇傳統治療方法,小女孩要經歷多次痛苦的化療,而且國內的技術無法保證治療效果。

如果選擇新的治療方法則會有一些風險和不確定性,但新藥物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性粒細胞白血病有很好的誘導作用,能爲女孩爭取一線生機。

在王振義的建議下,小女孩的父母最終選擇了新的治療方案。

幸運的是,經過王振義一個多星期的治療後奇蹟出現了,小女孩被救了回來。

這一次治療的成功初步印證了藥物的效果,在這之後,又有24個患者陸續使用了新的治療方法,並且病情都有了好轉。

王振義和醫療小組8年多來的辛苦終於有了結果,他們讓白血病患者看到了生的希望。

不在乎名利,放棄專利,捐出幾百萬獎金

曾經,中國醫生被國外醫療界嘲諷“土專家”、“不入流”,但王振義用實際行動狠狠“打”了他們的臉。

雖然王振義的這項科研成果還是沒能得到知名醫學雜誌的認可,但他的論文一經發表就在全世界的醫學界引起了震動。

那些外國醫生們紛紛爲這個來自中國的治療方案拍手叫絕,癌症研究專家理查德教授更是將其稱爲“劃時代的醫學奇蹟”。

但被讚譽聲環繞的王振義卻沒有太大的波動,他將自己的精力放到了更重要的事情上去了,即藥的價格。

看過《我不是藥神》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電影中患了慢粒白血病的呂受益需要終身服用格列寧藥物,但一瓶的價格高達37000元,就連印度仿製藥也要二千多元一瓶。

雖然價格已經是天差地別,可是什麼樣的家庭承受得起這樣的醫療費用呢?

全反式維甲酸研製成功後,王振義擔憂的也是價格問題,藥物研製成功了,如果價格太高又有多少家庭治得起病呢?

思及此,他毅然決定放棄專利申請,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將藥物價格降低,30粒藥僅售13元。

價格低到快要震驚掉外國人的下巴,即使到了現在,這種藥也才賣到290元一盒,還被納入了醫保。

在醫學領域多年的王振義終於得償所願,但這絕不是他醫學研究的終點。

在這之後,王振義依然帶着團隊和學生展開研究,對白血病的治療方案不斷進行優化,盡力提高患者的治癒率。

另外,王振義在醫學領域做出的貢獻也得到了相應的榮譽和嘉獎。

1994年,王振義被選爲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1年,他被評選爲2010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了500萬的鉅額獎金。

2020年,王振義又獲得了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獲得獎金100萬元。

面對這樣的嘉獎,王振義依然保持着自己專注科研、兩袖清風的態度。

他將2011年獲得的500萬元獎金盡數捐獻,其中450萬捐給上海交大醫學院(原震旦大學醫學院),另外50萬分給了科研團隊中的年輕人。

2020年獲得的100萬獎金則是全部捐給了扶貧基金會。

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王振義的身上依然傳承着醫者仁心的品質,他還將自己的醫學精神傳遞給了後輩,用自己畢生的學識教導出一批批醫學生。

時至今日,王振義已經97歲高齡了,從醫多年的他培養出的“得意門生”也不在少數。

當年,他發現在醫院進修的陳竺在血液學研究方面有天賦,便將其破格錄取爲研究生,還送陳竺等一些學生去國外進修。

學成歸來的陳竺也沒有辜負王振義的期望,做出了不俗的成績。

他通過努力,接替了老師王振義成爲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所長,並提出了腫瘤“靶向治療”的觀點,在白血病治療上有着突出貢獻。

除此之外,王振義還帶出了陳賽娟、陳國強兩位院士,以及21名博士、32名碩士,爲國家的醫療事業培養了一批專業人才。

但不管這些學生後來走上了什麼位置,獲得了什麼成就,他們對老師王振義的崇敬、欽佩之意絲毫不減。

看着科技日益發達、互聯網日益興起,王振義爲了能夠及時瞭解學術動態,他也“緊跟潮流”在七十多歲時開始學習使用電腦。

本該安享晚年的他,依然會每天雷打不動看2個小時的學術資料。

後來,王振義還要求學生們考自己,每週學生們都會將蒐集的疑難雜症拿到課堂上進行討論。

在學生彙報過程中,王振義常常會低頭在本子上記錄着什麼,遇到問題也會讓學生停下來直接發問。

甚至有時候他會親自跑到醫院的病房裡看一下這位病人的情況,以便求證自己內心的答案。

同時,他也會用心解答這些“試題”,爲學生們解除疑惑。

另外,王振義也會將自己蒐集的文獻做成PPT,在這個一週一次的課堂上與學生分享。

久而久之,王振義獨創的一週一次的“開卷考試”就出名了,這種治學態度也深深影響了一代代年輕人。

正如王振義本人所說的那樣,他從始至終都將自己放在了學生的位置上,醫學的海洋無邊無際,爲人師也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審視自己提高自己的過程。

從醫79年,王振義救死扶傷,堅守醫者仁心的品質,用一腔熱血和努力讓我們看到了醫學的神聖。

雖然他總說覺得時間不夠留下很多遺憾,但他爲醫學事業、爲人民做出的貢獻不可磨滅!

對於王振義老先生作出的貢獻大家有什麼想法?你們的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可敬可愛的醫生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想法。

參考文獻:

[1]肖春芳《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王振義》[ J ].光明專題,2021-11-03

[2]《捐款百萬到上億的科學家,慷慨背後都有一顆赤子心》[ J ].長江日報,2021-11-01

[3]崔興毅《王振義:醫者赤誠心,坦蕩無所求》[ J ].光明日報,202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