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外媒科學網站摘要:用納米技術防治傳染病和癌症

一種神秘病毒正在南美傳播

8月27日(星期二)消息,國外知名科學網站的主要內容如下:

《自然》網站(www.nature.com)

《自然》網站(www.nature.com)

一種神秘病毒正在南美傳播,傳播途徑與登革熱病毒有所不同

一種名爲“奧羅普切病毒”(Oropouche virus,OROV)的神秘病毒,曾一度侷限於亞馬遜地區,自2023年底以來,其傳播範圍持續擴大,引發國際關注。截至今年,美洲已有8000多人感染該病毒,主要集中在巴西,同時也在秘魯、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和古巴出現了病例。

今年7月,巴西當局報告了兩名成年人因感染奧羅普切病毒引發的奧羅普切熱(Oropouche fever)而死亡,這是自近70年前該病毒被發現以來的首次致命病例。巴西官員還在調查可能與該病毒相關的胎兒死亡和畸形病例,目前已經證實該病毒可以通過孕婦傳播給胎兒。目前尚無針對這種疾病的疫苗或治療方法。

本月早些時候,泛美衛生組織將奧羅普切熱疫情的風險級別從中度上調至高度,理由是該病毒的地理傳播範圍廣泛,而這種疾病雖然通常表現爲輕度至中度症狀,但已知存在致命病例。8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發表聲明,確認該病毒在區域一級構成高度公共衛生風險,但在全球範圍內的風險較低。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建議對從受影響地區返回的人員進行密切監測。美國、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國已在從巴西和古巴回國的旅行者中發現了奧羅普切熱病例。

奧羅普切病毒屬於正布尼亞病毒屬,通常通過名爲“Culicoides paraensis”的蠓蟲傳播,而登革熱病毒、寨卡病毒等常見蟲媒病毒則通常由蚊子傳播。但不排除其他媒介參與的可能性。

奧羅普切熱的症狀與登革熱等其他蟲媒病毒相似,包括髮燒、頭痛、肌肉或關節疼痛、眼後疼痛、嘔吐和噁心。因此,僅憑症狀很難診斷奧羅普切病毒感染,需藉助分子實驗室診斷。少數病例可能發展爲更嚴重的形式,出現神經或出血症狀,但大多數病例爲輕度症狀,通常在七到八天後消退。

目前尚無法確定奧羅普切熱在成人或胎兒中的致命病例發生頻率。迄今爲止,沒有證據表明奧羅普切熱的症狀較之前的疫情有所變化。

《科學》網站(www.science.org)

科學家在尋找暗物質粒子上仍一無所獲

物理學家再次利用超靈敏的地下探測器尋找神秘的暗物質粒子,但仍然未能找到任何線索。

世界上最大的暗物質探測器LUX-ZEPLIN(簡稱LZ)的靈敏度比之前任何設備高出5倍,正在尋找所謂的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Weakly Interacting Massive Particles,簡稱WIMP)。LZ研究團隊最近在兩次會議上報告稱,迄今爲止,仍未發現WIMP這種假設中的粒子。這一結果並未排除WIMP的存在——WIMP長期以來一直是暗物質最熱門的候選者——但它暗示,這場長達40年的傳奇探索可能接近尾聲。

無數天文觀測表明,隱形的暗物質遍佈大多數星系,並提供了阻止恆星飛向太空所需的引力。然而,物理學家仍然不清楚這種物質由何種亞原子粒子構成。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主要候選者一直是WIMP,假設其質量在質子的10到1000倍之間,並通過極其微弱的弱核力與普通物質相互作用——儘管這些相互作用的確切強度尚未明確。理論家們推測,如果WIMP粒子是在大爆炸中產生的,那麼今天宇宙中應有足夠數量的WIMP粒子存在,以解釋暗物質的成因。這種看似完美的理論一致性,被稱爲“WIMP奇蹟”,一直是支持這一粒子存在的主要依據,使這一假設幾乎難以駁倒。

如果這一理論正確,WIMP粒子應當無時無刻不在我們周圍遊蕩,甚至穿過我們身體。耗資5500萬美元的LZ探測器正是爲了捕捉這些粒子與7噸液態氙中的原子核發生碰撞的痕跡。該探測器位於美國南達科他州桑福德地下研究設施的1480米深處,被設計用以屏蔽已知的輻射源。如果WIMP粒子確實存在,偶爾會有一個粒子撞上氙原子核,產生可檢測到的光和電信號。

然而,自2021年12月以來,LZ探測器收集了280天的數據,研究人員在這些數據中未能發現質量超過質子9倍的WIMP粒子的任何跡象。

《每日科學》網站(www.sciencedaily.com)

1、創新免疫學爲傳染病和癌症的防治帶來新希望

合成免疫學(Synthetic Immunology)是一個前沿研究領域,可能爲傳染病和癌症的治療開闢全新路徑。《自然納米技術》(Nature Nanotechnology)雜誌的一篇文章對此進行了探討。

文章中,德國海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自下而上”的方法,該方法利用納米技術和合成生物學工具,從分子層面構建系統,並賦予其免疫功能。

在這種創新的合成免疫學方法中,複雜的免疫功能不再通過修改現有細胞或分子來實現,而是從分子構建塊開始,利用納米級組件或人工細胞組裝成複雜系統。

這一過程基於合成生物學的技術,如蛋白質和肽的設計、聚合物合成以及DNA/RNA修飾和DNA/RNA摺紙(即DNA或RNA鏈的三維“摺疊”),從而生成具有功能性的納米結構。

合成免疫學中的這種新方法有望在塑造免疫功能方面實現前所未有的精度和控制。通過從頭製造免疫成分,免疫反應可以高度定製,具有極高的特異性和效率。這爲開發新型療法和疫苗提供了突破性的路徑,避免了傳統方法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和時間限制。

2、日本強震揭示“雙重震源”機制

2024年1月1日,日本能登半島(Noto Peninsula)發生了7.5級強烈地震,導致280多人死亡,超過8.3萬所房屋受損。

地質學家發現,這次地震幾乎同時發生在斷層的兩個不同點上,導致地震破裂圍繞並突破了斷層上的“屏障”區域。這種罕見的“雙重震源”機制使得“屏障”兩側承受巨大壓力,最終導致能量的大規模釋放,引發了整個能登半島的強烈地震。

在能登大地震之前,該地區曾發生羣發性地震,即一系列小地震,通常預示着更大的地震。來自美國、法國、中國和日本的研究團隊通過先進的地震和大地測量技術,詳細分析了羣發性地震期間地球內部的運動。

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深入探討了斷層屏障在地震發生中的作用,有助於改進地震風險評估和未來地震預測。

《賽特科技日報》網站(https://scitechdaily.com)

1、世界上最致命生物之一的毒液或成治療糖尿病的關鍵

雞心螺(Cone Snail),又稱芋螺,是地球上最毒的物種之一。最近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表明,雞心螺的毒液可能爲糖尿病和激素紊亂的治療提供新思路。

美國猶他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在雞心螺的毒液中發現了一種成分,這種成分類似於人類生長抑素激素,生長抑素可以調節血糖和體內各種激素水平。這種激素樣毒素具有特殊且持久的作用,既幫助雞心螺捕獵,又可能爲科學家開發治療激素紊亂和糖尿病的藥物提供參考。

生長抑素在人體內充當多種過程的“剎車踏板”,防止血糖和各種激素水平升高到危險水平。研究人員發現,雞心螺毒素Consomatin具有類似作用,但比人類激素更穩定、更具特異性,使其成爲藥物設計的潛在參考模型。

通過研究Consomatin與人體細胞中生長抑素靶點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員發現Consomatin僅與一種蛋白質相互作用,而生長抑素則與多種蛋白質互動。這種精確的靶向性意味着雞心螺毒素能夠調節激素和血糖水平,而不會影響其他分子。

2、NASA發佈行星防禦演習報告,評估小行星威脅應對能力

今年4月,美國宇航局與其他美國機構聯合開展了第五次行星防禦“桌面演習”,旨在評估美國應對潛在小行星或彗星撞擊的準備情況。

此次演習探討了不同威脅等級的假設情景,評估了包括DART任務在內的現有技術和戰略,旨在化解潛在的天體威脅。

近日,美國宇航局發佈了第五次行星防禦演習的情況摘要。此次演習由美國宇航局行星防禦協調辦公室(PDCO)與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聯合舉辦,旨在評估和提升美國應對潛在危險小行星或彗星威脅的能力。

儘管目前並無已知的重大小行星撞擊威脅,但假設演習通過模擬不同情景的風險、應對方案和合作機會,爲行星防禦提供了寶貴的見解。

在演習中,參與者考慮了美國和全球對一顆假設小行星的潛在反應。根據初步計算,該小行星在約14年內有72%的可能性撞擊地球。然而,由於該小行星從太陽後方經過,初步觀察並不足以精確確定其大小、組成和軌跡,後續觀測將至少推遲7個月,這一關鍵時間的損失使得形勢更加複雜。(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