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外媒科學網站摘要:信息過載成另一種環境污染

3月15日(星期五)消息,國外知名科學網站的主要內容如下:

《自然》網站(www.nature.com)

1、報告稱超過4000種塑料相關化學品是有害的

經過一年的科研文獻和國家監管數據庫查閱,挪威研究委員會支持的一個研究小組編撰了一份報告,列出了16000多種“塑料化學物質”——在塑料中發現或被認爲用於生產和使用相關的化學物質,包括原材料、穩定劑、染料等添加劑在內。

研究人員發現,其中至少4200種化學物質被認爲是“持久性的、生物累積性的、可遷移的和/或有毒的”。同時,研究還發現,超過1萬種化學物質的危害信息不可獲取,而超過9000種化學物質的具體用途和危害信息未公開,說明它們被用於哪種塑料。

這份報告發佈於3月14日,恰逢聯合國全球塑料污染條約的新一輪談判。科學家們期待該條約能全面覆蓋塑料的生產、使用到廢棄管理的各個環節,幷包含一個關注列表,列出一些已知會滲入食物、水和環境,可能對人類和生態系統健康造成影響的塑料聚合物和化學物質。該條約的討論將在下個月在加拿大渥太華繼續,並爭取於12月在韓國釜山達成協議。

2、儘管“人類世”概念遭否決,其重要性不減

經過15年的激烈討論,地質學家最近決定,“人類世(Anthropocene)” 不會成爲地球地質年表上的一個正式紀元。這個概念代表着人類對地球產生了不可逆轉影響的時代。

被否決的提案試圖結束當前的“全新世(Holocene)”,該紀元自11700年前最後一個冰川時期結束後一直持續至今。該提案認爲,“人類世”的開端可追溯至1952年,那時來自氫彈試驗的鈈元素首次在加拿大多倫多附近的克勞福德湖(Crawford Lake)沉積物中被發現。

雖然“人類世”概念的正式批准在程序細節上遭遇爭議,但這一概念已深深植根於學術研究之中。專家強調,“人類世”這一術語簡潔地總結了人類與地球系統的不可分割關係,以及人類作爲地球過程一部分的角色。這幫助人們克服了一種觀念,即人類與自然及自然系統的其他部分相隔離。

《科學通訊》網站(www.sciencenews.org)

土衛六深色沙丘的形成可能源於彗星撞擊

土衛六(Titan)是土星的最大衛星,其廣闊的沙丘地貌引起了行星科學家的極大興趣。最近在美國舉行的月球和行星科學會議上,科學家稱說大量的彗星物質可能撞擊了土衛六,形成了這些龐大的沙丘。計算機模擬揭示,土衛六上的神秘漂移沙丘可能由源自古老柯伊伯帶的天體形成。柯伊伯帶位於海王星軌道之外,是當今彗星的主要來源。還有人認爲,這一假說不僅爲土衛六上的沙丘提供瞭解釋,同樣也能解釋在其他星球上觀察到的相似現象。

長久以來,人們對土衛六上沙丘的成分充滿好奇。在這顆衛星獨特的橘紅色天空之下,廣袤的昏暗沙丘覆蓋了約1000萬平方公里。

《科學時報》網站(www.sciencetimes.com)

1、自然界藍色植物和動物稀有之謎

根據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的研究,自然界中藍色植物的比例不足10%,藍色動物更爲稀少。這一罕見現象的背後是植物和動物採取的特殊光學策略,它們創造了藍色的外觀,而不依靠真正的藍色色素。

植物通過天然色素,尤其是可以隨酸鹼度改變顏色的花青素來產生藍色。與此同時,動物通過其結構上的調整來影響光的波長,產生藍色的視覺效果。

與其他色素不同,動物體內通常不自產藍色,而是依賴攝食來獲取。鳥類和蝴蝶產生藍色的機制差異很大,涉及到細微的結構設計和特定的晶體結構。這種現象基於光的散射和干涉原理,而非化學顏料。

甚至人類的藍眼睛,其顏色也來源於眼睛的結構特性,而非色素存在。藍色的罕見性凸顯了生物學、物理學和光反射間的複雜相互作用。

2、宇航員在太空長期飛行中可能遭遇頭痛:微重力對人類大腦有影響

太空旅行對宇航員的身體健康構成了挑戰,除了可能影響免疫系統、增加紅細胞的死亡率和導致骨密度下降之外,頭痛也成爲了宇航員在持續十天或以上的長期任務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包括偏頭痛和緊張性頭痛。

《神經病學》(Neurology)雜誌發表的一項 《宇航員在長途太空飛行中所經歷的太空頭痛的頻率和臨牀特徵》(Frequency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Space Headache Experienced byAstronauts During Long-Haul Space Flights)研究,強調了微重力環境如何影響身體多種功能,包括平衡和姿勢等。

該項研究收集了來自美國宇航局、歐洲航天局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24名宇航員的數據,深入探討了國際空間站(ISS)任務期間對宇航員頭痛的影響。研究發現,38%的宇航員在太空旅行前曾經歷過頭痛,而在執行任務期間,有92%的宇航員報告遇到頭痛,其中90%的頭痛被診斷爲緊張性頭痛,剩下10%被診斷爲偏頭痛。

3、植物“定時炸彈”:入侵物種可長時間休眠並構成潛在生態威脅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的一項新研究揭示,入侵植物種在新環境中可能長時間保持休眠狀態,數十年乃至數百年後突然快速擴散並造成生態破壞。

研究團隊對全球九個地區的5700多種入侵植物進行了迄今最爲全面的分析。結果顯示,分析中的近三分之一入侵植物種在被引入到新環境和快速擴張之間,有平均40年的滯後期,其中最長的休眠期可達320年。

入侵植物的長期休眠讓人類容易忽視它們的潛在威脅。這種延遲效應導致了對這些植物的忽視,使得它們在成爲嚴重入侵威脅時才被發現。簡而言之,這些植物就像是生態系統中的定時炸彈。

《每日科學》網站(www.sciencedaily.com)

1、信息過載正成爲另一種對個人和社會構成嚴重危害的環境污染

與空氣、水和土壤污染相似,信息過載正成爲對個人和社會健康構成威脅的新型環境問題。最近《自然人類行爲》(Nature Human Behavior)雜誌上的一封信中,科學家們呼籲人們意識到並減輕信息過載帶來的影響,這種現象正在成爲一種對個人和社會構成同等重大危害的污染形式。

在智能手機和互聯網普及的今天,我們被海量的信息所包圍,這遠遠超出了我們的處理能力。這導致我們難以評估信息、做出決策,還可能限制社交活動、導致對工作不滿和動力缺乏等負面影響。經濟學家估計,信息過載給全球帶來的成本高達1萬億美元。

“信息過載是污染”這一概念源於兩年前一個得到歐盟國際合作基金支持的國際科學家團隊的會議上。

從計算機科學角度分析,信息過載涉及三個層面:“個體的神經和認知機制、羣體的信息處理和決策以及個體、羣體與信息提供者之間的社會互動。”這些層面相互作用,形成一個節點衆多的多層網絡,可能引發突發性變化。

2、一種創新方法針對致命肝癌背後的致癌基因

美國洛克菲勒大學(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療法,使用小干擾RNA(siRNA)靶向罕見且通常致命的肝癌背後的致癌基因。siRNA是一種沉默基因表達的先天機制。通過特定的表面受體,研究人員將siRNA導入到“纖維層狀肝細胞癌(FLC)”的細胞中,阻斷了促使腫瘤形成的疾病誘導蛋白的產生。

這項研究不僅是siRNA首次應用於阻止FLC,還展示了siRNA技術在治療更常見的成人肝癌以及其他身體部位的腫瘤中的廣泛潛力。

3、美國科學家提出“氧化還原門控”技術,或可用於製造新一代節能微電子器件

微電子器件因其微小尺寸面臨一個關鍵挑戰:爲避免過熱,它們需僅使用傳統電子器件電量的一小部分,而仍需保持最佳性能運行。

美國能源部旗下的阿貢國家實驗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團隊在這一領域取得了一項突破,發展出了一種新型微電子材料。他們在《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雜誌發表的研究中,介紹了一種創新的“氧化還原門控(redox gating)”技術,這種技術能夠控制電子在半導體材料中的流動。

“氧化還原”是一種涉及電子轉移的化學反應。“門控”技術則是微電子器件中的一種常見機制,通常依賴於電場效應來控制電子流,從而使設備運作。在這項實驗中,科學家們設計出一種裝置,通過施加電壓來調控電子在材料中從一端流向另一端,這種材料充當了一種電子的“門”。當電壓達到某一閾值——大約0.5伏特時,這種材料就會開始通過柵極從源氧化還原材料向通道材料注入電子。

通過利用電壓來改變電子流動,這種半導體設備能夠像晶體管那樣,在更導電和更絕緣的狀態之間進行切換。這項技術的突破可能爲開發新一代低功耗的半導體或量子器件鋪平了道路。(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