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方面18項舉措!四川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

爲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強化學校美育育人功能,落實《教育部關於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的通知》要求,近日,四川省教育廳印發《四川省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工作方案》,部署四川省學校美育浸潤行動。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圍繞教育強省工作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引領,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堅定文化自信。樹立“大美育、全浸潤”工作理念,發揮四川地域特色文化資源優勢,將美育融入教育教學活動各環節,潛移默化彰顯育人實效,實現提升審美素養、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的功能,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目標任務

到2027年,學校美育實現“三個全面浸潤”:以美育浸潤全體學生,以美育浸潤全體教師,以美育浸潤全省學校;實現“四個全面覆蓋”:藝術課程開設全面覆蓋,美育社團建設全面覆蓋,美育師資培養全面覆蓋,校園文化建設全面覆蓋;實現“五個全面提升”:美育課程教學質量全面提升,美育教研科研能力全面提升,美育資源整合水平全面提升,數字化賦能美育成效全面提升,鄉村美育建設質量全面提升。

再用三到五年時間,優質均衡的美育更加普及,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普遍提高,教師美育素養顯著提升,學校美育氛圍更加濃厚,學校美育工作體制機制更加健全,大中小學校一體化美育體系建設成效明顯增強。通過持續努力,推動形成全覆蓋、多樣化、高質量、具有四川特色的現代化學校美育體系。

工作舉措

美育教學改革深化行動

健全大美育課程體系。嚴格按照各學段課程標準開齊開足上好藝術課程。義務教育階段藝術課程小學每週不少於4課時,初中每週不少於2課時;高中階段藝術課程普通高中不少於108課時,非藝術類中職學校不少於72學時;高校落實本科學生修滿公共藝術課程至少2個學分的基本要求,鼓勵將藝術課程納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課程體系。各校要充分挖掘和運用各學科蘊含的豐富美育內涵,加強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融合,構建藝術學科與其他學科協同推進的美育課程體系。

加強藝術課堂主陣地建設。圍繞藝術課程着力培養學生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四大核心素養,構建學、練、展(演)相結合的“美育浸潤主課堂”;用好四川紅色文化、古蜀文化、藏羌彝文化等資源,用活都市文博、美麗鄉村、非遺傳習基地等載體開展美育研學,形成“美育浸潤大課堂”;鼓勵藝術名家名師名匠進校開展專題講座,指導藝術實踐活動,打造“美育浸潤名課堂”;引導學生善於在生活中發現美、記錄美,積極在課堂中分享美、交流美,常態化開展“美育浸潤微課堂”。鼓勵各地各校結合地方文化特色,打造一批美育精品課程和優質讀物。

完善藝術人才培養模式。鼓勵有條件的市(州)開展中小學藝術特長生一體化選拔和培養試點,拓寬藝術人才成長通道。支持高校建好國家級省級一流藝術類專業、課程和高水平專業羣,創新藝術類拔尖人才培養機制。加強藝術教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相關學科和專業建設,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增設藝術類碩士點和博士點,建設一批高水平藝術學科創新團隊和實驗教學平臺。相關高校每年要定期舉辦藝術教育專業大學生基本功展示,着力提升全體藝術師範生能力。

加強美育教研和科研體系建設。各校要建立健全美育教研機構,負責學校美育教研工作。各縣(市、區)至少配備1名美育專職教研員,負責指導區域學校做好美育教研工作,定期深入藝術課堂,及時反饋育人質效,促進美育教學改革。完善省級美育專家諮詢委員會和教學指導委員會建設。依託高校或研究機構建設美育高端智庫和高水平研究平臺。加大省級美育專項課題建設,加強美育教學改革、鄉村美育建設、大美育學科融合、美育促進心育發展等實踐研究,形成一批美育教研科研優秀成果。

教師美育素養提升行動

推進教育工作者美育素養提升。省級統籌、市縣組織實施“教育工作者美育素養提升計劃”,將美育價值課程、美育素養課程作爲常態化培訓內容,加強教育行政人員、學校領導、各學科教師對美育育人功能的認識,促進美育素養整體提升。高校要抓好各學科師範生源頭培養,將美育課程納入師範類專業學生人文素養課程,建立健全“學科教育+美育”課程體系,將美育素養有關內容納入教師資格考試。

加強藝術學科教師隊伍能力建設。中小學按照藝術課程要求配齊配好美育教師。高校按要求建設一支以專職爲主體、兼職爲補充的公共藝術教師隊伍。各級開展“藝術教師美育浸潤專項培訓計劃”,持續擴大藝術骨幹教師培訓面。中小學藝術教師三年內實現市級以上美育培訓全覆蓋,鼓勵美育教研員、中小學美育教師到高校進修訪學。持續舉辦全省高校藝術教育專業師生基本功展示,定期開展中小學藝術學科教師基本功展示、課堂教學展評、教學成果評比等活動,推優參加國家級展示評比活動。

發揮美育名師示範引領作用。各地要加強學校美育名師工作室建設,構建美育名師和藝術骨幹教師學習成長共同體。美育名師工作室要主動承擔學校美育教學改革攻堅任務,在美育發展規劃、特色課程開發、藝術社團建設、校園文化營造、藝術人才培養等方面形成一批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美育改革成果和優質資源,實現“培養一個、帶動一批、輻射一片”的建設目標。

藝術實踐活動普及行動

擴面提質學校藝術社團。各級各類學校要因校制宜組建具有興趣化、多元化和特色鮮明的校園品牌學生藝術社團,定期開展合唱、集體舞、戲劇、繪畫、書法、手工藝等美育實踐活動,爲學生自主參與提供多樣化選擇,實現“校校有社團,人人都參與”的育人局面,讓學生通過社團活動感受藝術之美,促進心育發展。積極創建國家級示範性學生藝術團。鼓勵各地建設教師藝術團,支持高水平原創藝術作品參加重要展演展示活動。

健全學生藝術展演機制。規範開展面向人人的常態化、多樣性、具有特色的學生藝術展演活動,省、市、縣級每年舉辦各類學生藝術展演,積極建設區域美育活動品牌。學校要結合地域優秀傳統文化,廣泛開展班級、年級、院系、校級藝術成果展示交流,每學期至少舉辦一次全員參與的學生藝術節,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學校經典藝術品牌。做優做強全省大中小學生藝術展演、西部學校音樂周、管(弦)樂展示等省級美育品牌活動,形成全國或區域內具有影響力的四川品牌。

推廣普及優秀藝術作品展演展示。積極爭取國家高雅藝術進校園項目來川演出。健全高雅藝術進校園推廣普及機制,加大對鄉村學校的輻射面和參與度。做好各級各類優秀藝術作品遴選和展示,建好優秀藝術作品資源庫。鼓勵校園優秀藝術作品常態化開展校際展演展示交流,建立校園優秀藝術作品參與重大展演機制,結合社會實踐活動走進社區、走進鄉村,服務廣大人民羣衆,推動美育浸潤走向社會。

校園美育文化營造行動

創建特色校園美育文化。支持學校根據實際建設小型美術館、博物館、展覽廳、音樂廳、劇場等,爲師生搭建美育成果展示和審美鑑賞平臺。結合育人理念與辦學特色,把美育全方位融入校園環境設計,營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加強藝術實踐工作坊建設,拓展學校廊道、廣場、櫥窗、花園等空間,沉浸式打造文明高雅的校園美育文化場景,讓學生時時、處處感受到美的浸潤。持續開展“尋找最美校園”展播活動。積極申報和建好國家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和基地,推出一批典型案例和優質資源。

美育評價機制優化行動

改進學校美育評價機制。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探索開展多元化教育評價方式。全面實施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全面考查學生藝術學科核心素養和能力,完善初、高中藝術科目學業水平考試,將美育評價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建立基礎教育全學段美育教學質量監測體系與反饋改進機制。加強高校公共藝術課教育教學和管理,美育工作及其成效納入教學評估指標體系。實施省、市、縣(區)、校四級學校美育工作自評和年度報告制度,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學校美育評價機制。

完善美育教師評價機制。把師德師風作爲評價美育教師的第一標準,將教學質量作爲評價的重要依據,將育人成效作爲評價的結果檢驗,開展藝術學科教師素質與能力監測。完善美育教師績效工資、考覈評價機制和職稱評聘標準,激發美育教師工作積極性,確保美育教師在職務職稱晉升、教學科研成果評定等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享受同等待遇。將美育教師承擔學校安排的藝術社團指導、課外活動、課後服務和走教支教任務計入工作量。完善美育教研員評價辦法。

鄉村美育提質發展行動

探索優質美育資源共享機制。用好鄉村文化和自然資源,建設城鄉融合主題研學實踐基地。以縣域爲基點、市域爲統籌、省域爲指導,鼓勵各地建設一批區域優質美育資源共享中心,形成區域學校美育發展共同體。加強資源整合,因地制宜用好區域共享藝術家、美育實踐基地、藝術展演場館等優質資源。探索建立縣域美育教師共享機制,鼓勵優秀藝術教師、美育名師到鄉村學校流動授課,用活專項公益基金,擴大藝術教師鄉村走教資助範圍。

深化城鄉美育校際幫扶機制。建立高校與中小學、城鄉學校之間手拉手幫扶長效機制。探索城鄉學校藝術社團雙向交流展演機制,多渠道搭建城鄉中小學生高水平同臺展演平臺。鼓勵藝術院校參與鄉村美育文化建設,增強鄉村學校審美韻味和文化品位。設立鄉村美育教師培訓專項,積極推進鄉村教師公費定向培養項目。探索開展四川鄉村美育公益研學計劃,資助鄉村中小學生走進城市開展美育研學和校際交流。

美育智慧教育賦能行動

強化數字賦能新質美育發展。依託國家、省級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推廣運用教育教學、展演展示、互動體驗等優質美育數字資源。用好四川雲教平臺,建立四川美育數字資源庫,推進美育精品課程、優秀藝術作品、美育優質培訓項目等線上共建共享。採取在線同步課堂、雲上教研等方式,擴大數字化賦能美育效應,補齊資源薄弱地區美育短板。探索運用雲展覽、數字文博、虛擬演出等新技術豐富學習體驗性,促進新質美育發展。

社會美育資源整合行動

共享美育公共文化資源。鼓勵學校與地區公共文化藝術場館、文藝院團等合作,聯建共建校外藝術實踐教學基地、研學基地、校內藝術名家工作室等,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和各類社會資源爲學校美育教學實踐活動服務。鼓勵各級各類藝術院(館)面向學校建立公益開放通道,爲學生觀摩學習提供機會。

加強中外人文藝術交流。發揮藝術交流的重要作用,完善青少年“引進來”和“走出去”國際人文交流機制。支持各地各校定期開展中外學生藝術夏令營、校際互訪等多樣化研學活動,支持優秀師生藝術團出川出境交流展演。邀請“一帶一路”、歐美等國家優秀學生藝術團來川交流。支持打造一批具有區域和國際影響力的學校美育展演展示活動,促進美育成果互鑑和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