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經濟“供強需弱”特徵明顯,下階段增長動能有望增強

經歷了6月份全面回落之後,7月份經濟數據有所改善,消費增速回升,但工業和投資延續放緩態勢,經濟運行面臨國內有效需求不足、新舊動能轉換陣痛顯現等問題。

國家統計局8月15日發佈的數據顯示,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7%,增速比上月加快0.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1%,增速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1~7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加3.6%,增速較前6個月回落0.3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同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從7月份主要經濟指標運行情況看,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以及國內暴雨洪澇、極端高溫等短期因素帶來的擾動,在宏觀政策加力實施作用下,生產需求繼續恢復,就業物價總體穩定,新動能培育壯大,經濟運行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7月以來,穩增長政策密集落地。多位專家分析,7月宏觀經濟中的“供強需弱”特徵依然較爲明顯,背後主要是在房地產行業持續調整背景下,以居民消費、民間投資爲代表的經濟內生增長動能偏弱。伴隨穩增長政策落地顯效,8月經濟增長動能有上行趨勢。

消費增速低位回升

隨着促消費政策的持續顯效,商品零售有所加快,服務消費潛力繼續釋放,社零增速回升。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757億元,同比增長2.7%,比上月加快0.7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35%。

在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等新業態推動下,1~7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7%,高於社零總額5.2個百分點;佔社零總額比重的25.6%,佔比較上半年提升0.3個百分點。

服務消費也保持了較快增長。1~7月,服務零售額累計同比增長7.2%,增速高於同期商品零售額4.1個百分點。在暑期旅遊旺季帶動下,交通出行服務類、旅遊諮詢租賃服務類、文體休閒服務類消費增長較快。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指出,7月消費增速之所以加快,主要因隨着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深入實施,汽車、家電、家裝消費品換新需求逐步釋放,加之居民暑期出行活動趨於活躍,帶動休閒娛樂行業火熱。此外,近兩月房地產市場成交量放大,也有利於居住類消費改善。

不過,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第一財經表示,7月消費增速繼續處在偏低水平,顯示居民消費動能較弱;當月社零環比增長0.35%,明顯低於季節性水平。背後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疫情疤痕效應、樓市調整影響居民消費信心。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爲86.2,較上月下行0.2,連續3個月下行,明顯低於100的中值水平。另外,二季度城鎮居民收入增速爲3.7%,較上季度下行1.6個百分點,也會在短期內對居民消費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劉愛華在發佈會上表示,近期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圍繞促消費作出具體部署,強調要以提振消費爲重點擴大國內需求,經濟政策的着力點要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特別是直接向地方安排1500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加力支持地方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隨着增加居民收入、增強消費能力和意願各項政策的貫徹落實,消費市場恢復的基礎將進一步得到鞏固。

需求不足制約工業生產

在宏觀政策加力顯效、新動能加快成長以及出口帶動作用增強等因素綜合作用下,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產業結構持續優化。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1%,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35%。

三大門類中,製造業增長最快。7月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增速高於工業總體,但低於6月0.2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速大幅放緩0.8個百分點至4%;採礦業同比增速加快0.2個百分點至4.6%,仍低於工業總體增速。

7月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爲97.2%,較6月上升2.7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0.6個百分點。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同比名義增長6.4%,在此前連續兩月放緩後,增幅較6月回升2.6個百分點,表明出口仍有一定韌性。

劉愛華分析,今年以來,雖然國際經貿環境錯綜複雜,但我國外貿企業充分發揮韌性強、活力足的優勢,搶抓全球貿易回暖機遇,工業品出口增長有所加快。主要出口行業中,電子行業出口交貨值同比由降轉升,是帶動當月出口交貨值增速加快的主要支撐;汽車行業出口交貨值從2023年12月份以來連續8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通用設備、專用設備、化工行業也都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汽車產量在7月份出現了今年首次同比下降。當月生產229.7萬輛,下降2.4%,其中新能源汽車98.8萬輛,增長27.8%。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7月車市進入傳統淡季,部分廠家迎來高溫休假,產銷節奏有所放緩,整體市場表現相對平淡,環比、同比均呈現下降。隨着以舊換新政策力度的進一步提升,乘用車和商用車均迎補貼支持。國家層面的政策加碼,將進一步釋放存量市場的換購需求。疊加車企新品不斷投放,部分地方政府放寬限購、增髮指標等多層次舉措,有助於全年預期目標實現。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從製造業PMI來看,7月份我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爲49.4%,已低於50%,說明製造業需求較低。下一步要採取積極財政政策來拉動需求,帶動工業生產回升。

關於下階段工業增速走勢,劉愛華表示,儘管面臨國際環境嚴峻複雜、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等問題挑戰,但企業預期保持比較樂觀的狀態,7月份PMI中企業生產指數爲50.1%,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爲53.1%,繼續處於擴張區間。同時,“兩重”“兩新”項目加快推進有利於內需擴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發展壯大也將爲工業發展提供更多動力,有利於工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三大領域投資全面下行

受部分地區高溫多雨等極端天氣的影響,7月固定資產投資有所放緩,但總體上保持了規模擴大、結構優化的發展態勢。

數據顯示,1~7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87611億元,同比增長3.6%,比1~6月回落0.3個百分點;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0%。

劉愛華表示,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主要還是受到極端強降水和高溫天氣制約了建築施工等因素的影響。但大項目支撐作用依然比較顯著,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效應持續釋放,繼續拉動投資規模擴大。

隨着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步伐加快,製造業投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1~7月,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3%,增速較前6個月回落0.2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爲62.2%,比上半年提高4.7個百分點。其中,消費品製造業投資增長15.8%,裝備製造業投資增長10.7%,原材料製造業投資增長9.3%,製造業投資支撐因素繼續增強。

在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帶動下,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7.0%,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爲60.7%;製造業技改投資增長10.9%,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快於全部投資7.3個百分點。

房地產投資則繼續探底,對總體投資增長拖累較大。1~7月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同比下降10.2%,降幅擴大0.1個百分點。據測算,7月當月降幅擴大0.7個百分點至10.8%。

紅塔證券宏觀研究員楊欣表示,儘管實施了多項房地產扶持政策,但市場回暖的城市數量仍然有限。多數地區仍面臨供需不平衡的問題,房價持續低迷,這進一步削弱了居民的購房意願。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大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政策力度。

地方化債的影響持續,加之部分地區高溫多雨等極端天氣影響施工,1~7月基礎設施投資累計同比增長4.9%,增速下滑0.5個百分點。其中,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速加快1.5個百分點至28.9%,鐵路運輸業投資放緩1.3個百分點至17.2%。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國內積極財政政策加大重點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發揮基建投資穩增長關鍵作用,基建投資力度持續增大。他認爲,從趨勢看,隨着特別國債發行使用,推動專項債資金加快使用,疊加去年下半年基建投資基數偏低,預計下半年基建投資增速有望適度加快。

王青也認爲,7月底的政治局會議要求下半年宏觀政策“持續用力、更加給力”,並提出“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進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等具體要求,這意味着三季度將迎來政府債券發行高峰,8月後基建投資增速可能會略有回升。

關於下階段投資增速走勢,劉愛華表示,目前“兩重”“兩新”等重大舉措正在加快推進,未來隨着超長期特別國債、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以及2023年增發國債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政府投資帶動放大效應將持續釋放。同時,企業效益的逐步改善也有利於民間投資意願和能力的不斷恢復。總的看,下階段投資對穩定增長、優化供給的作用將得到進一步發揮。

(實習生崔夢昕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