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財政收支數據出爐!財政部:隱性債務規模逐步下降,將加快專項債發行
8月26日,財政部發布2024年7月財政收支情況。
數據顯示,1—7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135663億元,同比下降2.6%,扣除特殊因素影響後,可比增長1.2%左右。1—7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達155463億元,同比增長2.5%。
整體來看,今年以來,受2022年製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稅入庫擡高2023年基數、2023年年中出臺減稅降費政策減收等特殊因素以及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持續下降等影響,前7個月財政收入低位運行。與此同時,各級財政部門將財政資金用在發展緊要處、民生急需上,前7個月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農林水支出、城鄉社區支出保持較快增速。
對於後幾個月的財政收支形勢,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隨着宏觀政策落地見效,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不斷鞏固,再加上特殊因素影響逐步消退,將對財政收入增長形成支撐;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將平穩增長。
證券時報記者當天從財政部獲悉,經過各方面協同努力,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得到整體緩解,隱性債務規模逐步下降。總的看,目前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前7個月財政收入低位運行
1—7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135663億元,同比下降2.6%,扣除去年同期中小微企業緩稅入庫擡高基數、去年年中出臺的減稅政策翹尾減收等特殊因素影響後,可比增長1.2%左右。
分中央和地方看,1—7月,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9745億元,同比下降6.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75918億元,同比增長0.6%。
分稅收和非稅收入看,1—7月,全國稅收收入111240億元,同比下降5.4%;非稅收入24423億元,同比增長12%。
從主要稅種看,前7個月國內消費稅、出口退稅表現亮眼。其中,1—7月國內消費稅同比增長5.5%,主要是捲菸、酒、成品油等消費品產銷增長。1—7月出口退稅12824億元,同比增長14.6%,體現其對外貿出口增長的有力支持。此外,前7個月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同比增長1.8%,與一般貿易進口增長態勢基本吻合。
前7個月國內增值稅、個人所得稅同比分別下降5.2%、5.5%。其中,國內增值稅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數較高、政策翹尾減收等因素影響;主要受去年年中出臺的提高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政策翹尾減收等影響。
對於前7個月稅收收入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除了特殊因素影響外,PPI的持續下降也不可忽視。華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此前曾在研報中表示,PPI是工業企業利潤三因素之一,影響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財政資金用在發展緊要處、民生急需上
1—7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達155463億元,同比增長2.5%。整體來看,今年前7個月有關社會保障、就業、教育、農林水等重點支出都得到較好保障。
今年以來,各級財政部門認真落實黨政機關習慣過緊日子的要求,強化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和基本民生財力保障,將財政資金用在發展緊要處、民生急需上。前7個月全國主要支出領域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農林水支出、城鄉社區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同比分別增長4.3%、8.2%、7.2%、4.6%。
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在近日召開的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財政部將持續強化基本民生保障。落實好就業、教育、養老、醫療等領域的財稅政策,加強財政資金保障,織密織牢民生“保障網”。財政部還將嚴控非剛性非重點支出,把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強化各級政府責任,確保基層財政平穩運行。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得到整體緩解
證券時報記者當天從財政部瞭解到,目前我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財政部指出,2023年以來,按照黨中央關於“要有效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的決策部署,各有關部門、各級地方黨委和政府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採取更多更實舉措,取得了積極成效。
財政部在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空間內安排一定規模的再融資政府債券,支持地方特別是高風險地區化解隱性債務等,緩釋到期債務集中償還壓力,降低利息支出負擔。按照“省負總責,市縣盡全力化債”的原則,各地立足自身努力,統籌各類資源,制定化債方案,逐項明確具體措施。
財政部明確,經過各方面協同努力,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得到整體緩解,隱性債務規模逐步下降。
督促地方加快專項債券發行使用進度
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7月,各地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17749億元,主要用於市政建設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社會事業、交通基礎設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重點領域建設,發揮了專項債券資金強基礎、補短板、惠民生、擴投資等積極作用,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根據財政部年初預算安排,2024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限額爲3.9萬億元,意味着年內還有超2.1萬億元限額規模。
財政部明確,下一步將會同相關部門指導督促地方進一步加快專項債券發行使用進度,提高專項債券資金使用效益,帶動擴大有效投資,推動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表示,預計後續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有望提速,投向領域擴圍可期;超長期特別國債重在“用好”,“兩新”和“兩重”領域資金有望加快落地。
責編:萬健禕
校對:陶謙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爲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繫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 Type="normal"@@-->
END
" Type="nor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