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老樓大火 “燒”出一段武林往事、鐵館風雲

火災救援現場。

火災後的華豐大廈。 中新社發

“香港精武體育會”招牌。

位於華豐大廈13層的“香港精武體育會”練功房。

“勁力健美中心”內部。

在繁華的油尖旺區,隨處可見外觀破舊的大廈,它們共同組成香港獨特的街景,路過的遊人常常難以猜透,裡面都藏着什麼。

1964年4月,位於油麻地佐敦道的華豐大廈落成。六十年後的4月10日上午,這裡發生了一場大火,導致5人身亡、41人受傷、250餘人被撤離,令無數人唏噓。

華豐大廈一樓已經有點生鏽的樓層指南板顯示,老舊旅館、中醫藥堂、健身房、武館、素食館等盤踞其中。受此次火災影響較大的“勁力健美中心”於1982年開辦,是香港僅存爲數不多的傳統“鐵館”之一。13樓的“香港精武體育會”,則藏着30多個武林門派。

這場大火,讓這座60年老樓裡的“臥虎藏龍”,重回公衆視野。

現場

“當時她被煙嗆醒,狂拍我家門,說有火災”

火勢是在4月10日上午7點半前後開始的。

46歲的張姨在華豐大廈對面的一家茶餐廳上班。早上6點多她經過華豐大廈時,感覺一切如常。7點半左右,她從餐廳向外望去,發現華豐大廈1層出現濃煙,隨即打電話報警。

大批消防人員到達現場後,火警於8時04分升至三級。多個現場視頻顯示,大廈多個單位冒出濃煙,樓上人員被困,有住戶在窗邊揮着毛巾求救,也有住戶走上天台等候救援。

消防人員用多個噴喉向上噴水滅火,也有消防員通過空中雲梯營救高層被困者。大火在10時左右得到控制,10時30分左右被完全撲滅。

在華豐大廈住了一年多的李小姐,經歷了驚魂一刻。

她告訴南都記者,大廈裡開了很多旅館,每天來來往往的人很多。4月10日上午,她在睡夢中被警車和消防車的警笛和隔壁單元的朋友叫醒,“當時她被煙嗆醒,狂拍我家門,說有火災”。

但當她們拿着身份證、手機和鑰匙打算逃生時,通道里已充斥着濃煙,李小姐只好用溼毛巾擋住門縫,打開窗戶,將白毛巾綁在窗戶,等待消防確認他們的位置。

李小姐向南都記者回憶,11時左右,樓下的火被撲滅,消防員和警察開始在各個樓層確認住戶安全,給被困人員送水。14時許,李小姐和朋友通過經消防確認安全的樓梯離開大廈。

這場大火還是奪走了5個人的生命。

香港消防處在現場發佈會上指出,5名死者中,有1人是在7至8樓的樓梯間被發現,有3人在二樓走廊被發現,還有1人是在1樓頂棚處被發現,懷疑是逃生時從高處墜落。

41人在這起火災中受傷,他們年齡在18歲至94歲之間,當中有38人被送院治療,主要爲燒傷、吸入性損傷、擦傷和扭傷。

消防處分區指揮官(九龍南)林建軍表示,原先接到多個報警稱華豐大廈1層的健身中心起火,隨後到場後發現起火位置爲大廈一、二樓大堂。華豐大廈內有多達35家賓館,亦有多家爲劏房,現場發現了大量被焚燬的膠制燈箱和電線,估計與火勢蔓延和造成大量濃煙有關。

張姨對5人死亡的事實感到震驚。她向南都記者表示,過去8年,她每天上班都會經過華豐大廈,工作時都能看到華豐大廈人來人往。

“突然一場火就奪去了5條人命。”她有點唏噓。

往事

一樓的勁力健美中心開了四十餘年

高峰期曾有600多人在館鍛鍊

這是位於華豐大廈一樓的一家小型健身中心,是香港僅存爲數不多的傳統“鐵館”之一,在這次大火中受到牽連。

南都記者留意到,一年前,香港自媒體博主鏡頭下的這家健身中心擁擠的空間裡,擺滿了各種健身器材,包括跑步機、啞鈴以及健身設備上的軟墊,佈滿歲月的痕跡。

這家“鐵館”老闆馬師父曾在視頻中介紹稱,“勁力健美中心”成立於1982年,由他的胞兄創立,當時受美國健身熱潮影響,加上阿諾德·施瓦辛格的電影風靡全球,其健美先生形象深入人心,上世紀80年代健身運動盛極一時,由於會員主要靠舉鐵操練肌肉,又稱“鐵館”。

馬師父說,高峰期曾有600多人在館內鍛鍊,但因爲場內只可以同時容納20人,有些人會把健身器材搬到門口鍛鍊,有些人則到鄰近的戲院先看場戲,再回到中心操練。

事實上,隨着大型連鎖健身中心不斷興起,香港尚存的“鐵館”早已逐漸式微。已年過七旬的馬師父曾表示,繼續營業是因爲內心一份“捨不得”的情懷。

這場大火發生後,馬師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由於火災現場封鎖,目前還不能進入健身中心,所以暫不知燒燬情況及損失,對於火災造成的人員傷亡,他表示心情很沉重。

4月10日,一位曾在勁力健美中心“打卡”的羅先生在接受南都採訪時表示,馬叔經營勁力四十餘年,自己也被他的堅持與熱愛感染,曾特地去打卡。對於火災,他表示“但願大家都平安無事”。

50歲的陳先生是勁力健美中心的資深會員,他從1995年就開始到這裡健身。他對南都記者說,這麼多年還是覺得這裡最好。“因爲這裡從來不會收取任何教練費用,大家都會互相照顧,見到有人做錯動作會立即糾正。”

驚聞火災,陳先生對勁力健美中心是否能繼續營業表示擔憂,“希望它還能開下去。”

風雲

香港精武體育會位於13樓 未受大的影響

大火之下,華豐大廈還藏着六十年的歷史。

在大廈一樓已經有點生鏽的樓層指南板上,位於13樓C單元的“香港精武體育會”名牌並不算醒目,但背後卻是三十個武林門派。

多年來,在老舊的華豐大廈這不起眼的一隅,各路高手雲集切磋,傳承着流傳幾百年的絕世武功,一度成爲佳話。

“香港精武體育會”官網展示了其在華豐大廈13層的練功房內景:約120平方米的練功房裡,掛着滿滿的照片和牌匾,包括各個門派的師傳和歷屆成員的合影,大廳右側掛着一個沙袋,後面是插滿刀槍劍戟的器械架,另一側擺着幾個木人樁。木人樁旁是一尊霍元甲像,後有一面復刻匾額,是孫中山題寫的“尚武精神”。

“精武一家,不分門派”是精武會最鮮明的特徵,不以門派區分,而是集各家同源,將不同門派的武術融合在一起。全真龍門、蔡李佛拳、武當八卦門、七星螳螂拳……幾乎所有在小說、電影中能見到的招式,都能在這裡領教到。

在香港精武體育會主席柯俊龍看來,練武沒什麼門檻,最重要的並非技巧與勤奮,而是武德,用“精武精神”即可概括:愛國、修身、正義、助人。

官網資料顯示,精武體育會由霍元甲等人於1910年在上海創辦,孫中山領導的多名同盟會成員也參與其中,旨在通過武術教育培養志向堅定、體魄強健的青年,也爲革命事業做準備。

其後幾年,精武影響日隆,海內外多地均成立分會。一衆香港學生也受到感染,於1922年創辦香港精武體育會,距今已走過102個春秋,在全球71個精武會中,歷史保存得最爲完整。

柯俊龍今年已69歲。4月10日,他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以前的會址在香港島上環,1964年華豐大廈建成之初就搬到此地,現在這裡已成爲了香港精武會的永久會址,因爲這個會址是我們會員和會董集資買下的,這是我們大家的武館。”

柯俊龍說,香港精武會保留了從霍元甲時代開始就開班授徒的所有武術流派,並且廣設武術課程,開放給民衆。每週一到週五的晚上、週六週日的全天,都安排了滿滿的功夫課程。

“每週六日,都是練功房最熱鬧的時候,由各門派師父帶徒授課。在這裡,人們不分年齡,不分門派拳種,不分血統中西,武術江湖上的、業餘愛好練功的,都在這一方練功房中相聚。”

柯俊龍向南都記者感嘆道,因起火點在1樓,香港精武體育會會址所在的13樓沒有受到大的影響,已屬萬幸。不過,因爲失火,整個大廈被封鎖,香港精武會也遭遇了數十年來首次停課。

隱患

香港警方表示將從刑事方向開展調查

公開資料顯示,華豐大廈於1964年4月落成,至今正好六十年,由1棟樓宇組成,是商住兩用的建築,大廈內共有230個單位,老舊旅館、中醫藥堂、健身房、武館、素食館等盤踞其中。

魚龍混雜的生活共存於這裡,讓這座已擁有60年曆史的老舊大樓充滿傳說。

這次大火,把華豐大廈的安全隱患問題再次推到公衆面前。

2018年9月26日下午,華豐大廈地下餐廳位置疑因爐頭着火導致火警,濃煙直升半空,造成交通擁堵。救援消防隊伍共疏散50人,無人受傷。

2021年底,有人舉報大廈多個天台上搭建了違建物,且僅用石塊壓着以防止覆蓋的鐵皮掉落,存在安全隱患。此後,香港屋宇署勒令天台業主將走廊上蓋以及天台平臺部分圍欄等違規建築清拆。但有業主透露,事隔至今已3年,相關違建物仍未清拆,部分業主只是作出修建,仍然存在消防和樓宇安全隱患。

此外,南都記者瞭解到,華豐大廈多年前已收到屋宇署的強制驗樓令,大廈法團(類似內地的業主大會)一直以“擔心圍標”爲由,拖延對外招標,華豐大廈逾期近5年仍未遵辦驗樓令。

4月10日,油尖旺區議員葉傲冬公開表示,據其瞭解,華豐大廈屬舊式商住大廈,業權分散,法團運作存在困難,多年問題未能妥善處理。

華豐大廈火災發生後,4月10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及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分別對火災意外表示傷痛,並責成警務處、消防處等相關部門調查火警原因。

4月10日下午,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親赴現場視察救災工作。隨後,消防處處長楊恩健表示,消防處已成立由高級消防區長帶領的專案組調查火災發生以及造成嚴重傷亡的原因。香港警方則表示,將會從刑事方向開展調查。

4月10日下午,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樑熙表示,正積極聯絡區內酒店免費提供房間,讓受火災影響而晚上不能歸家的居民免費暫住。樑熙亦親自參觀考察免費提供酒店住宿的客房情況,共有7間酒店提供約30多間房屋供受影響居民免費暫住,特區政府當局亦提供30多間過渡性房屋予居民入住。

九龍樂善堂表示,“樂善關懷基金”將爲意外中受影響的死者家屬提供50000港元經濟援助及每戶受影響災民予以5000港元經濟援助。香港紅十字會也爲受影響人士提供日常物資供給、急救、心理支援等服務。

火災過後的當晚,維多利亞港吹來的海風穿過尖沙咀抵達這裡,油尖旺區依舊燈火通明,尚未解封的華豐大廈一片漆黑,綠白相間的外牆下,大火留下的焦黑斑駁,若隱若現。

這座60年的老舊建築,依舊見證着街上的人來人往。

統籌:南都記者 向雪妮 餘毅菁

採寫:南都記者 餘毅菁

實習生 鄭鈺純 餘昕紅

圖片來源:“勁力健美中心”官網、“香港精武體育會”官網、香港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