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小賣家兩難”有無解藥?

劉海明(重慶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兩難抉擇的事情。利弊的取捨,並不總是涇渭分明,在利弊大致相當時,就會出現“雞肋取捨”的兩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兩難抉擇,可謂“風水輪流轉”。這不,最近輪到了電商小賣家集體“坐莊”了。

一份針對6·18賣家的調研報告顯示,困擾小賣家的問題集中在“僅退款”使虧損加大、運費險提升了成本以及與消費者之間的糾紛增多等,賣家“不參加活動影響流量,參加活動又虧本”,“6·18搞的滿300減50把我們的利潤壓得基本上沒多少了”。

“不參加沒流量,參加又怕虧本”,受訪小賣家的一句話,道出了多少無奈!經過媒體的調查,小賣家的煩惱成了新聞,“吃瓜”網友紛紛與之共情——

一種觀點認爲,是否參加平臺活動的最終選擇權在商家:“幹不幹,費思量。”“別怕,虧本就不要賣。”“只有生存下去,才能讓買賣雙方都‘存在’。”“蹭流量時代已經過去了,線上線下各個賣場、網超,性價比要比一比,關鍵是要做自己品牌。”

一種觀點認爲:“現在這種活動太多,都是先提價然後再搞所謂優惠。”“滿300減50,然後很多商家單品提價10-20元,我覺得他們沒吃虧。實際上,算上一些日常購物不過300元的,我覺得商家賺了不少。”

網友的建言獻策,不乏實踐的智慧。相信處於兩難境地的小賣家們,能夠從熱心網友的建言中得到啓發。跟帖評論區的討論過於碎片化,對於6·18小賣家的兩難現象,需要進一步思考,以便給這樣的兩難抉擇配一個“藥方”。

化解6·18小賣家的兩難,有如下“解藥”可供參考。

集市效應,平臺把小商家“請”到一起。有農村生活經歷的人都清楚,村鎮定期的集市貿易,把散落在鄉村的小賣家定期聚集在一起。在集市上,賣家不論大小和窮富,在一條街上擺攤,集市組織者制定集市規則,管理部門收取相應的稅費。

集市上的小賣家,也有兩難抉擇的煩惱:不參加沒銷量,參加並交了費可能虧本。這樣的兩難心態年年有、處處有,但鄉鎮的集市看起來還是熱火朝天。電商平臺發起的6·18和雙十一促銷活動,又何嘗不是一種集市效應?參加還是放棄,固然是小賣家的權利,但順應時代潮流,畢竟是明智的選擇。鄉村小賣家的傳統做法,已經給出了答案。

差異化競爭,能避免促銷活動的低水平競爭。小賣家糾結於“不參加沒流量,參加又怕虧本”,與其說擔心不賺錢,不如說沒有定位好經營特色。如果經營的商品不論是類型、品牌還是價格都有競爭力,趁着6·18到平臺上“趕個集”,興許真的沒賺多少錢,但起碼能感受到買家的消費口味,這本身就是一次大型“銷售調查活動”。這樣的“隱形利潤”,自有其獨特的認知價值。

提供市場調研,慢慢找到自家的經營定位。再多的平臺同一時間搞促銷活動,只要你的商品類型有不可模仿性,前期的流量可能少,但6·18年年在搞,時間久了,口碑有了,流量和利潤自然都會慢慢好起來的。

規則向善,讓大中小商家們都能有利可圖。從小賣家的吐槽不難發現,他們多吐槽平臺的“偏心”,只照顧買家的利益,忽視了賣家尤其是小賣家的利益。這樣的吐槽,確實值得每個電商平臺認真聽取。如果沒有衆多賣家捧場,怎會有電商的繁榮呢?

平臺好比集市的發起者,既要考慮自身的利益和買家的利益,也不能怠慢賣家的利益。畢竟,平臺的利潤和買家的實惠,相當程度上靠的是所有賣家的投資和出力。不給予大中小賣家體面的利潤,何來電商經濟的健康發展?爲此,需要平臺善定規則、善用規則,規則向善,賣家和買家互惠了,促銷活動才能名副其實。

理性消費,探索電商時代的新型消費文化。電商促銷刺激買家的購物慾,這樣的網絡營銷模式對社會經濟發展功不可沒。細品小賣家的兩難吐槽,無意中揭示了一些買家的非理性消費:爲享受平臺促銷優惠的紅利,一味“拼單”享受折扣,平臺的善心被非理性消費者利用,最終讓小賣家吃虧。這樣的消費文化是灰色的,雖然無法完全消除,也需要平臺制定有效應對之策,遏制買家的非理性消費行爲。

集市效應推動形成我國的集市貿易文化,賣家、買家和集市發起者實現共贏,同時也增加了地方特色的傳統小節日。電商平臺在組織促銷的同時,也應意識到自己肩負着打造電商平臺消費文化的社會責任。避免灰色消費文化,引導理性消費的文化,仍然任重道遠。

社會進步是在從無到有、從不完美到趨於完美的循環中實現的,6·18小賣家的兩難抉擇,只要找到平臺、買家、賣家三全其美的“解藥”,相信這樣的兩難現象會逐年減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