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點放款6點出新政”,房貸利率能按最新的走嗎?

中新經緯5月29日電 (魏薇)“剛網籤,貸款材料都提交了,樓市有新政策了,房貸利率能按最新的走嗎?”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提問。還有一位IP地址爲上海的網友在社交平臺上說,5月27日5點多銀行放的貸款,結果6點出了新政策。

“517”樓市新政發佈後,十餘地密集落地執行。政策變動期間,部分購房者正在向銀行申請房貸,他們的房貸利率是否受影響?

申請房貸趕上新政發佈

據瞭解,在購房者提交材料後,銀行會對材料進行審批,審批完成後放款。目前各個銀行的貸款額度較爲充足,從審批到放款時間約在一週內。

中新經緯諮詢了多家銀行彙總發現,銀行主要參考兩個時間節點確定房貸利率,一是放款時間,二是審批時間。

“沒放款之前可以按照最新的利率走。”29日,某國有銀行客戶經理對中新經緯表示。據其介紹,其所在省份最近也出臺了樓市新政,而近期該行並未停止進件,“如果貸款審批完,還沒放款,可以重新做一遍,手續按照最新的政策走。一般一週內可以放款,客戶有特別要求,也可以晚點兒再放。但如果客戶本身資質有問題,重新做一遍可能審不過,需要和客戶解釋清楚。”上述客戶經理說。

某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的客戶經理也稱,通常是以最終放款時的利率爲準。比如每月20日LPR變動,如果這個月20日LPR有可能變,貸款在20日前已經批了,具備放款條件,那放款就再等等。“但這是關於LPR的,其他政策具體得看行裡如何規定,並且每家銀行可能不一樣。”

也有銀行以審批時間爲準。某城商行相關負責人對中新經緯表示,該行一般按照審批的節點定利率。“收了材料,可以退回。已經審批沒放款的就按照之前的利率。”

該負責人介紹,其所在銀行房貸業務量較小,沒有遇到過相關的糾紛。如果客戶有異議,可以再進行協商。

除了銀行方面,也有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對相關問題作出規定。

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5月28日發文稱,廣東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根據廣州房地產市場形勢變化及市政府調控要求,對廣州市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作出調整。對於貸款購買首套商品住房的居民家庭,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爲不低於15%,取消利率下限。對於貸款購買第二套商品住房的居民家庭,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爲不低於25%,取消利率下限。

“上述政策自2024年5月29日起執行。在2024年5月29日前(不含5月29日),已完成商品房買賣合同或房地產買賣合同網籤,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按原規定執行。”文章稱。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表示,以前房地產相關政策也是按照網籤時間,如果購房者希望按照最新的貸款利率執行,也可以撤網籤,重新籤一下。“當然,前提是必須買賣雙方同意。新房須開發商同意,二手房須賣方同意。”此外,張大偉強調,房貸利率調整必須在銀行放款前,放款後就不能改了。

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玉臣認爲,如果遇到政策調整利率的情況,購房者可以和銀行進行溝通協商,爭取按照新的政策執行。同時密切關注當地以及相關銀行的一些官方政策新聞,也可以和銀行相關部門溝通覈實。購房者在申請貸款時也要注意,及時和銀行工作人員溝通,瞭解最新政策變化情況。

超八成城市落地“517新政”

5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聯合金融監管總局發佈三項房貸新政,分別涉及降低房貸首付比例、降低公積金貸款利率,以及取消全國層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該政策被市場稱之爲“517新政”。

中原地產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已經有吉林、黑龍江、海南、山西、陝西、重慶、河北、雲南、廣西、甘肅、湖北、河南等地明確發佈文件執行全省首套房首付比例降低到15%、取消利率下限,疊加合肥、長沙、西安、濟南、長沙、南昌、福州等龍頭城市。此外,上海和深圳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20%。

全國343個城市(地級及以上)中,明確發佈政策文件執行15%首套房首付比例的城市已經超過200個,累計超過250個城市已經明確取消了房貸利率下限,超過80%城市開始落地執行“517新政”。

各地房貸利率調整幅度有所不同。中新經緯梳理公開信息和媒體報道發現,目前,廣東佛山、中山等地首套房貸利率最低,爲3.15%(即LPR-80BP);武漢首套房貸利率由3.55%調至3.25%,降幅爲30BP;廣州首套房貸利率從3.85%下調至3.4%,降幅45BP。

華創證券研報認爲,假設“517新政”全面落地後,大多數城市房貸利率下降20-30BP。據其測算,綜合考慮2月份5年期以上LPR下調25BP以及假設此次按揭貸款利率平均繼續下降25BP,則對24、25 年上市銀行的息差影響分別爲-1.2BP、-2.9BP,降幅相對較小,分別拖累淨利潤-0.97pct(百分點)、-2.61pct(假設24、25 年貸款增速、對公貸款及按揭貸款佔比與23年保持一致)。

華創證券表示,此次住房金融支持政策能夠有效提振房市銷售,則對銀行業的資產質量爲正向貢獻,維持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繫本文作者魏薇:vivi1257@163.com)(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羅琨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