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育兒助長惡視力 孩童近視率激增
臺灣18歲以下近視率在全球名列前茅。(趙雙傑攝)
本土疫情超過3年,眼科醫師發現,國內近視學童比例提高,與在家看手機、電視、滑平板時間拉長「3C育兒」有關,醫生提醒,12歲以下學齡前到學齡期是防治近視關鍵期,不要輕易消耗「遠視存款」,每天戶外活動120分鐘以上,可以刺激視網膜產生多巴胺,預防近視,建議3歲起就應定期檢查視力。
依據國民健康署最新「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結果,國內幼兒園小班近視率爲6.9%、大班爲9.0%,國小一年級爲19.8%,到國小六年級已達70.6%,臺灣18歲以下近視率在全球名列前茅。
「遠視度數越高,表示存款越多」,高雄長庚近視防治中心主任、國健署與國教署學童視力保健計劃主持人吳佩昌比喻,遠視度數就像孩子的「視力存摺」,6歲以下學齡前幼兒應有150至200度遠視,國小低年級爲100度、中高年級至少50度,較可抵抗近視。
吳佩昌也提出避免近視的「開源節流」法,例如多到戶外照光,就是開源「進帳」,最新實證研究發現,學童每天戶外活動達120分鐘以上,可減少近視發生或度數加深,因爲戶外陽光可促使人體生成維生素D強化免疫力,且會刺激視網膜產生多巴胺,減少眼睛肌肉緊張,同時抑制眼軸拉長,即使是在樹蔭下、玄關散散步,都可以達到很好的照光效果,以預防近視。
相對的,近距離看書、玩積木,長時間畫畫、盯着手機、平板及電視,或是課後安親班上課超過2小時等,都可能會傷害「視力荷包」因而近視,吳佩昌建議,觀看書籍、電子產品需保持35至45公分距離,每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即使父母下班後也可帶孩子散散步,雖沒有太陽,但至少避開近距離用眼方式,就可以「節流」。
至於飲食部分,高端眼科診所主治醫師林珂如建議,可補充維生素A(地瓜、牛奶、雞蛋)、β胡蘿蔔素(紅蘿蔔)、維生素C(芭樂、奇異果)、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綠色蔬菜)、花青素(葡萄、茄子、紫米)及DHA(魚類)等食物,最好以「原型食物」取代加工品,對預防近視也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