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創新跨越 搶佔海洋腐蝕與防護科技制高點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7月8日電(記者趙竹青)在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有一支默默耕耘的科研團隊,他們是中國科學院海洋環境腐蝕與生物污損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腐蝕實驗室”),多年來始終站在與海洋腐蝕現象鬥爭的最前沿,不斷探索、創新,搶佔海洋腐蝕與防護科技制高點。近日,腐蝕實驗室2024年度學術交流暨成立30週年紀念會議在青島舉行,回顧了這支科研隊伍的發展歷程。
從零開始腐蝕防護研究,老一輩科學家爲海洋腐蝕與防護研究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1950年,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海洋所”)在青島成立。1960年,海洋腐蝕與防護研究組在海洋所成立。雖然當時的研究組只有寥寥數人,但他們卻懷揣着滿腔熱情,從零開始,踏上了征服海洋腐蝕的征程。
隨着海洋所的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加入到這個大家庭中。就這樣,腐蝕實驗室科研隊伍合力在海洋腐蝕與防護這個新中國較新的科研領域小心翼翼又穩步地向前探索着,克服諸多困難,產出了許多重要成果。1982年,山東省腐蝕與防護學會成立,並且建立了海洋所第一個腐蝕試驗站。
作爲人才、資金、信息等各類創新要素的匯聚地,科技創新平臺是開展科學技術攻關、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重要載體。1994年,以張經磊、郭公玉、馬士德、侯保榮等人爲骨幹力量的海洋腐蝕與防護實驗室(腐蝕實驗室前身)應運而生。
在腐蝕實驗室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研究成果不斷產出。2002年,“鋼鐵設施在海洋環境中的腐蝕及其防腐蝕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是對我國海洋腐蝕與防護研究的重要肯定。2003年,侯保榮當選爲中國工程院院士。
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腐蝕實驗室不斷迎來新的發展機遇。2006年,由腐蝕實驗室領銜的“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先後獲科技部立項。腐蝕實驗室瞄準海洋腐蝕防護技術的短板問題,成功開發了復層礦脂包覆防腐技術和氧化聚合型包覆防腐技術,爲我國海洋基礎設施的保護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後,腐蝕實驗室的發展日新月異。2008年,海洋腐蝕與防護研究發展中心正式成立;2011年,國家海洋腐蝕防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批成立;2013年,中國科學院海洋環境腐蝕與生物污損重點實驗室成立,我國海洋腐蝕防護研究邁入新的篇章。
從一個研究所的實驗室,到市級、再到省級最後到國家級實驗室,腐蝕實驗室一步一個腳印,成爲我國海洋腐蝕防護領域的中堅力量。
國家級平臺建立後,腐蝕實驗室的視野愈發開闊。科研人員不僅深耕海洋腐蝕機理與防護技術的研究,更聯合全國同行,共同致力於國家基礎設施的保護。2016年,侯保榮擔任首席科學家,依託中國工程院重大諮詢項目,聯合近30位院士,集結上百家單位的200餘位科技工作者,完成了我國迄今爲止最全面的腐蝕成本調查。
近年來,我國重大海洋基礎設施和工程裝備正加速向更加極端嚴苛的環境佈局,海洋腐蝕防護領域的技術創新、產品轉化和工程應用,在高效開發海洋資源、穩步推進環境保護中的關鍵作用與日俱增。
在工程應用技術研發方面,腐蝕實驗室緊扣“浪花飛濺區”腐蝕防護“短板”,突破海洋腐蝕防護技術瓶頸,開發了復層礦脂包覆防腐蝕技術、氧化聚合包覆防腐技術和鋼筋混凝土塗料防護技術等創新技術。這些技術在近百個工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爲我國海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4年,腐蝕實驗室獲批共建海洋關鍵材料重點實驗室,標誌着腐蝕實驗室發展進入新的篇章。未來,腐蝕實驗室將繼續在極端、強耦合海洋環境方面拓展新方向,開展高效海洋防腐防污技術創新和海洋腐蝕防護管理系統工程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