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億美元灌入在臺綠能新創! 逾九成集中這三項目

截至2023年上半年綠能領域在臺早期投資金額。資料來源/臺經院FINDIT研究團隊

「2050年淨零排放」爲世界各國終極目標,實際推動低碳轉型所衍生的資金需求龐大,帶來技術創新的新創事業更被寄予厚望,臺灣經濟研究院FINDIT研究團隊表示,在臺綠能早期投資近年來躍起,從獲得投資的金額觀察,以太陽能、儲能與風力發電爲臺灣綠能早期投資前三大獲投領域,累計2015~2023年6月,分別各累積投資13.91、9.61、2.76億美元,合計26.28億美元,佔我國綠能早期投資總獲投金額的98.8%。

McKinsey & Company(M&C)指出,爲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全世界必須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估計2021至2050年間,全球用於能源、工業(鋼鐵及水泥)、車輛、建築、農業及森林等部門的實體資產資本支出,將達275兆美元,等於每年平均約需9.2兆美元,爲該期間全球每年平均GDP之7.5%。

McKinsey團隊估算的這筆資金有多大?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指出,與2020年相似領域的相關資本支出5.7兆美元相較,每年平均需要額外增加3.5兆美元,「減碳支出實在龐大!」。國際主流趨勢也反映了臺灣綠能相關新創未來磁吸資金的極大潛力。

臺灣經濟研究院研六所副研究員簡淑綺指出,其他如汽電共生、離岸風電、氫能等,也受到早期資金的關注,但因爲政策推動時間點、進入門檻等因素,每年獲投情況較不相同。以氫能爲例,隨着2022年國發會頒佈「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以及淨零12項關鍵戰略重點,列爲關鍵戰略領域的綠能新創企業當年隨即吸引投資人的眼光。

簡淑綺分析,臺灣儲能新創企業2022年獲投金額首次超越太陽能,成爲臺灣綠能早期投資第一大領域,原因之一來自臺電當年宣佈未來10年將砸下新臺幣5,645億元,以強化全臺電網韌性,而儲能具快速充放電特性,可以協助電力調度,亦是當前政府綠能發展重要主軸,以及民間企業佈局綠能產業的重要領域。2022年儲能早期投資金額達2.9億美元,佔該年綠能早期投資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