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億打造,海拔4800cm 的雙子山,讓魔都年輕人都變成歡樂段子手

兩分半登頂上海第二高峰

上海市中心也能爬山了。

4800cm的海拔,引得年輕人們個個當起了段子手,圍繞山頂展開一場脫口秀大會。

有人手持登山杖、腳踏重裝徒步鞋,挑戰“兩分半登頂上海第二高峰”;有人問:“上去之前要吃紅景天嗎?會高反嗎?需要找三林人做導遊嗎?”

樂歸樂,其實雙子山的落成還是豐富了不少市區的景觀,佔地達30萬平方米,是國內第一座高度超過40米的空腔結構人工仿自然山林。

它的原型是松江區的九峰三泖。別的不說,光7000棵喬木就是一大片天然氧吧。

站在山頂,可以環顧世博文化園四周,“登低也可以望遠”。

今年國慶長假,和溫室花園一樣,雙子山這座國內第一高度的人造山必定是上海的熱門打卡地。

在它的建造過程中,到底有哪些故事,我們和設計人員聊了聊。

南山北湖

位置只能選在這兒

這座山對所有人免費開放,但因爲最近進入的人比較多,雙子山目前上去還是要預約。

上山前在入口處可以免費借一根登山杖,儀式感很足;往前走沒多久就到了“半山腰”,能看見一家M Stand。

左:©Vikin

右:©南瓜閱讀那些事

沿途有一座溪流瀑布,這是在市區不多見的風景。

這裡本來要修成更大更寬闊的瀑布,但因爲要“以山爲主,溪流爲輔”,最終不斷縮小成今天見到的模樣。

一路觀景帶着爬山拍照,大概20多分鐘就能登頂。對於不常運動的城市年輕人來說,這個節奏剛剛微微冒汗。

未來這裡還會增設電梯,不想爬山的人,也可以通過電梯直接到山頂。

雖然名爲“山”,但雙子山其實相當於6米層高的7層樓。

建設過程中,需要先打好樁基承臺,再採用國內創新的PEC結構。在主結構的基礎上,就勢建設山體的表面,最後回填山頂覆土,採用“疊山理水”的造景手法,還原自然野趣。

它的內部空腔總量有20萬平方米,其中8萬平方米被用於停車場,附近居民以及公園遊客都可以在這裡停車,價格爲每小時8元。

公園內需要的變電站和機房也都被藏到空腔內部,讓外界地面有更多環境種植綠植。

山內一共7層,4、5層設立了展廳,最近在舉辦《人民的“鏡”界》攝影作品展,用鏡頭記錄黃浦江畔這片土地的演變,以及上海近代文明的發展。

世博文化園從上鋼三廠時期、世博會時期再到公園成立這些年的歷史和故事,都在這裡清晰而生動地呈現在觀衆眼前。

傳統山水格局講究“南湖北山”,形成“山相湖而造勢,水行山而生靈”的空間勢態,但雙子山卻坐落在整座公園的南邊,引起了不少人好奇。

據設計建造人員透露,一個主要原因,是想讓山體面向黃浦江。

“如果我們把山放在江邊的話,跟江隔斷了,就成了背對。但是如果把山設在南側,就像在擁抱黃浦江,自然生態跟江景合在一起,依山傍水。”

另一個原因來自不可改變的客觀因素,只要瞭解周圍的交通地形,就會發現這幾乎是唯一能建設山體的地方。

“這個山實際上是一個50米高的建築,所以我們要打很深的樁。但是附近地下環境複雜,有打浦橋隧道,污水南幹線,還有19號線地鐵等等……所以最後能選擇的山體範圍只有這裡。”

白玉蘭石拱橋

別有洞天的申園

很多人擔心雙子山的承載力,而設計建造方給出瞭解答。

“建設之初,考慮的日常總人流就是3~4萬,到節日極限是7萬,但是目前感覺達不到這麼多人。”

和溫室花園一樣,它也是本着“自然生態永續”的原則。

現在,站在雙子山頂,可以眺望對面的十一孔橋,和一大片草地,這個絕美的景觀點也是精心設計的。

當夕陽西下,晚霞染紅了天邊,金色的餘暉灑在橋面上,橋洞倒映在湖面上,形成一幅動人的畫卷。

十一孔橋的風格在上海其實很少見,以傳統中式園林石拱橋爲基礎,融入現代建造工藝。

欄杆扶手上雕刻了十二花神,又以上海市花白玉蘭爲主打鋪設了石雕。橋下不是傳統的單向拱橋,而是現代化的三維立體拱,每塊石頭都不一樣。

橋的斜對面就是申園,這是由杭州市園林設計院設計的。

最開始本來叫“浦薈園”,後來更希望能代表上海特色,就改成了現在的名字。

“當時選了園林之後,最大的問題是園林比較低矮,人在裡面看到外面較高的建築會感覺出圈。所以我們這邊就想了很多辦法,後來就把東邊相對堆高了一些,在上面種儘量種大的樹,讓人在裡面互不相看,看不到這裡還有這樣別有洞天的一個地方。”

“裡面還有南湖、北山、西苑……這些都是經典的中式園林搭配,整個空間裡面蜿蜒曲折,高低錯落。裡面的玉蘭堂、鬆園和竹園都很有傳統人文韻味。”

目前的申園裡面遊客不多,正是全家人一起觀賞秋景的好時節。

羅丹展覽,日本樂隊

幾大場館翻新

這次世博文化園南區開園的陣仗很大,值得大家花一整天的時間,在裡面逛。

除了討論度最高的雙子山和溫室花園,還有好幾處場館同時開館或者開放展覽。

比如原有的俄羅斯館,改造成了RED ROCK(紅石中心),可以容納1200名觀衆同時觀演,

就在前天,這裡已經有來自日本京都的三人搖滾樂隊10·FEET進行開館演出,帶來了經典動畫《灌籃高手》的片尾曲。

據說現場氣氛相當不錯,有人“跳水”“開火車”,閉館的時候還有老奶奶坐着輪椅一同散場。

不知道這裡以後會不會成爲第二個“萬代南夢宮”。

而原有的法國館籌辦了一場“羅丹:現代雕塑的啓承”大展,這兩天已經在進行當中。

這裡也是除了法國本土以外唯一一家陳列羅丹作品的展館。

在這裡能看到羅丹標誌性作品《思想者》的初稿真容,還有《夏娃》《青銅時代》這些重量級作品。

意大利館則開啓了一場名爲“萬花之鏡”的生活藝術大展,囊括了30位大師殿堂級作品,以及1000多件設計精品。

近現代意大利設計各方面的精華,都在這裡了。

還有世博馬術中心,走進去像走進一片紅色峽谷,隨便拍攝都很出圈。

隨着世博文化園的不斷完善,有理由相信,這裡將成爲上海新的文化地標,吸引着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文、編輯:海帶

圖片來源華建集團官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部分圖片來源自網絡

©外灘TheBund

/ /

/ /

/ / /

/ / /

/ / / /

/ / /

特別企劃

外灘 X AIGLE/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