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世界肝炎日 相約一起篩

肝炎已是國人常見的健康殺手,而肝癌已蟬聯癌症死亡前二名高達40年。7月28日爲世界肝炎日今年度主題爲「Finding the missing millions找出失蹤的百萬病患」,國民健康署與臺灣肝臟學術文教基金會攜手,共同呼籲護肝三招「去篩檢、要治療、肝會好」,並以最新研究論文證實成功治療清除C型肝炎病毒可同時降低近七成罹患肝癌、淋巴癌胃癌風險,提醒民衆「即篩即治」的重要性,邀請民衆踊躍參加肝炎篩檢活動,一起「幸福肝肝好」。

衛福部訂定於2025年消除我國C型肝炎的目標,國民健康署今年提供45~54歲之民衆,可搭配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終身一次B、C型肝炎篩檢補助,108年放寬40~60歲原住民可接受篩檢補助;而中央健康保險署於106年將C型肝炎口服新藥治療,納入健保給付,確認感染慢性C肝,無論是否有肝纖維化狀況,均可成爲給藥對象,且治癒率達97%。國民健康署提醒,若民衆若不清楚自己是否有B、C型肝炎,可把握現有資源接受篩檢服務;如有B、C型肝炎,須依醫囑進行後續追蹤治療。

C型肝炎感染是國人僅次於B型肝炎引起肝硬化及肝癌主因。據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餘明隆最新研究顯示,清除C型肝炎病毒,可明顯降低肝癌的風險,從每年每萬有C肝炎病毒感染人口中260人大幅降低至60人;亦可明顯降低胃癌的風險,由每年每萬人口十人下降至每年每萬人口三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發生率,亦可顯著由每年每萬人口八人下降至每年每萬人口三人。

餘明隆指出,清除C型肝炎病毒,成功清除病毒可分別下降七成三罹患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及七成罹患胃癌的風險,另外,數據顯示若未受到幽門桿菌感染的C型肝炎患者,亦可減少六成七的胃癌罹癌風險。餘明隆表示,對於C型肝炎治療,應該越早越好,除可減少肝硬化、肝癌等肝臟相關併發症外,還可進一步降低形成肝外惡性腫瘤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