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臺灣一位小人物,如何徹底摧毀蔣氏父子40年原子彈夢想?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爲學、交友而已!

蔣介石最後歲月,不僅研製核武的“桃園計劃”重水廠正在積極運轉,在博格曼協助下,“國防”尖端武器製造更是日趨成熟,重要據點遍及全臺各地。

重要據點諸如:臺北三峽某地有一座飛彈製造廠。桃園的東山及青山各有一座化學研究基地。桃園龍潭新新埔則爲核研所基地。臺灣南部有一處佔地21平方公里的“九鵬基地”,專供飛彈及武器試驗。此外,在臺中市水湳的“航空發展中心”,則爲戰機研製基地,它源於抗戰末期的“航空研究所”。

1、博格曼的“遺產”

巧合的是,苦心孤詣發展原子彈的蔣介石,在1975年4月5日病逝於臺北,而鼎力協助蔣催生核武及尖端武器的博格曼,也在蔣介石去世的第二天,1975年4月6日病逝於以色列。是時,臺灣正值蔣介石去世的“國喪”期間,蔣經國命唐君鉑以“國府”代表的身份親赴以色列弔唁,並致贈奠儀5萬美元。

稍後,唐君鉑下令“中科院”總務人員製作一幅放大加框的博格曼遺照,特命經常負責接待博格曼教授的軍官,把這幀遺照懸掛在“中科院圖書館二樓期刊室。這是“中科院”除了孫中山、蔣介石及“元首”“副元首”玉照外,唯一一幅公開高懸的照片。

軍官在博格曼遺像前立正行了一個軍禮後離去。這位軍官除了負責接待博格曼,也曾多次應邀訪問以色列。軍官說據他長時間接觸博格曼的觀感,博格曼教授對臺灣當局的協助,似乎已超越了“中科院科技顧問”的範圍。博氏竭智盡慮,鞠躬盡瘁,絕對不像單單是爲了領顧問費而效命馳驅。

博格曼遺照至今仍高懸於“中科院”圖書館,因未附帶任何文字說明,現今新進人員恐已鮮少人得知照片裡這位老外是何方神聖了。

蔣介石、博格曼兩天內先後去世,但是臺灣遺留的核武科技與尖端軍武研製能力,卻在這座島嶼留下了深遠的影響。唐君鉑和李國鼎(曾任“國府經濟部長”“財政部長”等職)取得共識,設立了“創新工業技術移轉公司”及工業技術研究院,將“中科院”若干尖端科技轉移爲民間及商業用途,爲臺灣社會創造了萬億元產值的產業。

1975年,臺灣“十大工程”項目之一的“第一核能發電廠”裝機完成,在此同時,“中科院核能研究所”燃料再處理之鈽分離先導工廠也已完成試運轉。“中科院核研所”同時具備了自行設計建造核反應器的能力。

2、從“暗助”到“暗阻”

既然有以色列從旁協助,蔣氏的核武計劃爲何在差一步就到位的最後時刻灰飛煙滅、化爲烏有了呢?

歸結而言,還是因爲美國干預的緣故。美國對臺灣當局核武計劃的對策,按時期先後,可區分爲最初的“暗助”,之後的“暗阻”,到最後的“明阻”三個階段。但是,無論是哪一階段,美國對臺灣核計劃的進程,始終了然於心。

1964年10月中國大陸試爆原子彈成功,由於此時正值冷戰最嚴峻的階段,美國當局非常忌憚中共成爲核子俱樂部成員,故而對蔣介石秘密發展核武最初是抱持“暗助”的態度。接受蔣介石派遣科技軍官到美國田納西大學等學府進修,就是明顯的例證。

初期美國的態度似有任令臺灣發展核武,讓臺灣制衡大陸的意味,目的是使兩岸中國人相互抵消。雖然是“暗助”,美國對臺灣核武發展的進程卻絲毫不含糊,一切盡在中央情報局的掌控之中。

1964年夏天,當局甄選的第一批科技軍官,準備讓他們赴美國進修,可是,當局發現大部分科技軍官語文能力不行,無法通過美國檢測非英語系國家留學生的語文考試,所以,軍方下令這些科技軍官趁公餘之暇,到臺北市徐州路的“語言訓練中心”補習英文,俾能順利通過英語能力考試。

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訓練課程,要先填寫許多報名表件,當年的表格數據詳細詢問包括年籍、出身、學歷、親屬狀況、供職單位、專長技術等各種細節,這些表格數據最後全部被美國中央情報局存留了一份備份。

換言之,甄選的科技軍官的背景資料,美方均已全部存盤,瞭如指掌。中情局儘可根據檔案,分析該吸收哪些軍官爲中情局效犬馬之勞。“中科院”一位資深官員表示,他當年被送出國時,也曾到“語言訓練中心”加強英文。那時“語言訓練中心”當家的是Director Wu,臺灣省人。

這位資深官員表示,在“語言訓練中心”報名時,的確規定他們填寫好多細膩繁瑣的表格。等這些科技軍官到了美國深造,美國當局在自己的地盤上,自可輕而易舉下手吸收“細胞”,爲其馳驅。

張憲義是最典型的個案。張憲義是中正理工學院二十六期物理系畢業,1967年被派赴“中科院籌備處”工作,1969年被選派到美國田納西大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派赴美國進修的科技軍官,絕大部分被送到田納西大學,攻讀核物理、化學、電子、機械等與核武研發相關課程),1976年返臺,1984年升任“中科院核研所”副所長,官拜上校。

據信,張憲義應繫於美國就讀田納西大學時期,被中情局吸收爲間諜。但是,張憲義絕非唯一的中情局潛伏間諜,早在他之前,“中科院”就已經被中情局滲透。

據悉,張憲義在“中科院”期間,爲人貌似謙和忠謹,與“中科院”計劃處處長劉元發,公餘之暇,時常在一塊下圍棋。張憲義是圍棋高手,張、劉二人棋逢對手,均有“初段”水平,孰知張憲義本人是一位心思極端細密的“死間”。

3、從“暗阻”到“明阻”

張憲義之所以借下棋機會經常與劉元發聚會接近,諒因劉元發多次前往以色列參訪核基地,唐君鉑對劉氏信任有加,時常命劉元發參與密笏,所知“中科院”內部機密,當比張憲義更爲權威。後張憲義悄然失蹤,在“中科院”例會中引起不小風波。

1976年8月29日,中情局重施故技通過美國《華盛頓郵報》釋放有關臺灣“正秘密處理可用於製造核彈之軸燃料”訊息,同年9月24日,《華盛頓郵報》又發表了一篇題爲“臺灣對核子的新承諾”的社論,這一連串的新聞報道,爲以色列協助“中科院”執行的核武計劃(即“桃園計劃”)帶來了致命性的警訊。

這時,美國已與北京洽商“關係正常化”(建交)多年,臺美關係長期處於脆弱狀態。臺北方面似乎察覺情勢嚴峻。

唐君鉑自恃有蔣介石父子欽命及以色列技術支持當“靠山”,曾多次峻拒美國官員要求進入“中科院”“查看”。但是,這一回,不僅唐君鉑難以招架,就是蔣經國也必須做出妥協的準備。

因爲,華府顯已改變先前“暗助”“暗阻”政策,轉爲“明阻”,來勢洶洶直逼臺灣當局,如不放棄核武計劃,美國不僅將禁運核能電廠相關設施及燃料,更危及極端脆弱的臺美關係。臺灣甫歷經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機,對核能發電的需求更爲殷切,蔣經國與唐君鉑商議後決定,允諾美方拆除“中科院核研所”鈽先導工廠,條件交換“第一核能發電廠”如期運轉發電。

1977年1月27日,臺北“中央通訊社”在一份電訊中,發表了蔣經國(時爲“行政院長”)的一段談話。蔣談話大意指出,美國卡特總統有關分階段銷燬核子武器的主張,值得我們熱烈支持。

蔣經國指出:

卡特總統就任前後曾多次表示,美國將盡力防止核子武器的擴散,並停止全球各地的核子試爆,最後目標是要消除現有的核子武器。

4、“桃園計劃”被美國終止

1977年春某日,美國卡特總統正式就任之後,“中科院”同人最不樂意見到的場面終於降臨!一個由核武技術專家組成的工作小組,從美國抵達臺北,他們由美國駐臺北“大使館”領事李文(按:此人主管情報,之後調往香港,從事對大陸的情報收集)領銜,乘坐美國“大使館”大型座車,浩浩蕩蕩進入“中科院”大門。他們也是“中科院”創辦以來,第一批被准許進入該院的美國官員。幾乎與美國官員同時抵達的,還有“參謀總長”宋長志。

宋上將是當天最高層級官員,奉蔣經國之命,代表臺北當局,會同美方人員到“中科院”巡察,目的是拆除美方認定“有疑慮”的核設施。

一位“中科院”資深官員回憶,“中科院核研所”同人在唐君鉑的指示下,將鈽先導工廠的設施拆除。美方人員並在核反應器的兩旁,架設國際原子能總署專用的攝影監視器,防止“中科院”人員再啓動相關設備。

這位官員感慨回憶:

據“中科院”資深官員回憶,美國官員確認“中科院”人員已完全拆除鈽先導工廠相關機械儀器後,即行驅車離去。當天晚上,“參謀總長”宋長志曾經再度驅車來到“中科院”視察,目的是確認拆除設施未被啓動復原,宋長志在院內巡視半小時後離去,回臺北向蔣經國覆命。

經此鉅變,蔣經國密令唐君鉑,將“中科院”核研所人員全部留任,完整保留研究實力。蔣經國並多次對外籍記者表示,“國府”雖然具備研製核武的能力,但不會研製核武器。

蔣經國爲了迎合“友邦”總統卡特的人權與禁止核擴散政策,忍痛拆除了經營近20年的研製核武設備(即所謂的“桃園計劃”相關設施),蔣介石的夢想和博格曼的擘畫,悉數付諸東流。所謂抽刀斷水水更流,這仍無法改變卡特當局與北京建交的決心。

1978年12月,卡特宣佈與臺灣斷交。據“中科院”資深官員回憶,蔣經國爲了穩定民心士氣,決心把“中科院”多年蓄積的科技實力,開放給黨、政、軍、學術及各界民衆參觀瞭解,並且開始有計劃地將軍事規格的精密加工技術,逐步開放給民間電子、光電、信息等產業,爲臺灣的產業升級和進入高科技領域奠定深厚良好基礎。蔣經國這項明智的決定,更爲臺灣經濟奇蹟注入強力活化劑。

換言之,蔣介石的原子彈之夢、博格曼的苦心壁畫,固然化爲烏有,但是他們在“中科院”播下的種子,卻無心插柳柳成蔭,核武周邊技術轉化成爲民間產業升級的關鍵技術,爲臺灣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唯獨這段史實在臺灣“去蔣化”的浪潮中被刻意淹沒,導致今之世人無從知曉。

據“中科院”資深官員回想,長期服務檯灣“外貿發展協會”的武冠雄,在與“中科院”院長唐君鉑面談時,二人談及“中科院”電子研究水平,較諸臺灣公民營機構領先20年。一位螺絲釘製造公司的負責人寫信給“中科院”,在承接“中科院”訂單之前,從來不知道有“軍用規格”這回事。

儘管發生了“桃園計劃”設施拆除事件,蔣經國並曾公開申明“國府”雖具備核武研製能力,但不會研製核武器。據瞭解,拆除事件之後,“中科院核研所”的科技專家照舊保持原有編制,未遣散一兵一卒,以期保持蔣經國所謂的“核武研製能力”,因此,“中科院”核武研究工作並未就此中止或廢置。

5、致命一擊

唐君鉑銜蔣經國密令,繼續保持“中科院”之正常運作。“中科院”仍意圖從不同途徑繼續從事核武研究工作。唐君鉑任命核能研究所鐳射組組長馬英俊外派德國。馬英俊赴德目的,是要收集與學習同位素分離法提煉核武原料之技術數據。

馬英俊德國之行,自然引起美國當局高度關切,加之美方對“中科院”研發實力已有充分認識,得知馬英俊德國之行的目的,更有芒刺在背之感。馬英俊博士留學德國期間,已娶德國女士爲妻,馬博士亦歸化德國籍,美國對他無可奈何,卻爲“國府”這項派遣行動埋下悲劇性的伏筆。

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1988年元月,“中科院核研所”副所長張憲義上校,攜帶發展核武的多項資料,在“中情局”掩護之下,突自臺灣消失,叛逃美國。“中情局”官員爲張憲義在華府召開了一項秘密聽證會,張某在會上如數家珍道出臺灣發展核武的歷程。

聽證會召開6天之後,亦即1988年1月15日,美國官員再次會同國際原子能總署人員,馳赴臺灣突擊檢查“中科院核能研究所”,拆除了包括重水式反應爐等多項研究設施,又帶走了大批儀器設備。這是當局自1963年在臺灣展開核武計劃以來,最致命性的一次打擊。

更詭異而引人遐思的是,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於“七海寓所”吐血暴卒,經國先生是否因得知張憲義叛逃,攜走重要檔案,背叛“國家”,聞訊氣憤而死?目前已無從查證。

張憲義叛逃赴美,蔣經國吐血暴卒,離奇事件接二連三爆發,最後甚至連德國也傳來驚人訊息:早先銜命到德國收集同位素分離法技術資料的馬英俊,竟然在德國離奇亡故,更引發神秘恐怖的聯想。

蔣氏父子的核子夢,在兩蔣相繼亡故,離奇事件接踵而至的情況下,化作泡影。

唐君鉑於1982年年底退休,1999年2月14日,因心肺衰竭病逝臺北,享壽90歲。

唐氏去世後迄今,仍偶見傳媒報道臺灣重起爐竈秘密研製核武的傳聞,但均爲臺灣當局否認。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