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摧毀一個孩子的,不是家裡窮,也不是父母離婚,而是……

最近,“拒絕上學門診”的相關話題突然爆火,引發了衆多網友的熱烈討論。

△圖源:小紅書用戶@“莫小婉婉”

近年來,因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導致厭學的孩子越來越多,很多父母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究竟爲什麼突然抗拒上學,紛紛帶着孩子去看病。北京、上海、武漢有些醫院還爲此設立了專科門診,甚至出現了“一號難求”的情況。

這讓我想起之前的一則熱搜新聞: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兒童精神科醫生透露:

△圖源:三聯生活週刊《開學一個多月後,兒童精神科爆滿》

《2022國民抑鬱症藍皮書》數據顯示:青少年抑鬱症患病率爲15%-20%,其中高中生抑鬱檢出率超過40%。

兒童病房住滿了心理崩潰、抗拒上學的孩子,旁邊陪着焦頭爛額、盼着孩子復學的父母。

不禁令人深思:

我們的孩子到底怎麼了?該怎麼改善這種情況?父母可以做些什麼?

今天,壹心理就來跟大家好好聊一聊。

央視新聞採訪過一個夏令營組織,它是由50個抑鬱症患者家庭組成的。

主持人邀請父母們說出常跟孩子講的話,TA們說的是: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焦慮,凝縮成一個字——

催。

催上學,催讀書,催考出好的成績……

這樣的成長環境,太容易導致孩子的心理生病了,因爲——

第一,內卷時代,每個家庭都承受着很大壓力。

一項針對1000名青少年家長的研究顯示:45%的媽媽和42%的爸爸,都曾在一年內吼罵過孩子。

TA們大多因爲學習問題而衝孩子發火,雖然事後很後悔,但下一次依然控制不住。

心理學專家徐浩淵博士,將這種家庭狀態解讀爲:

第二,誤解了青少年的心理特點。

12-18歲的孩子,常被父母認爲“叛逆不好管”。

但其實,青春期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飛躍期,“兩極性”是這個階段孩子心理髮展的一般特點。

林崇德在 《發展心理學》一書中,總結了青少年情緒表現的“兩極性”:

有人用99℃的水比喻這個階段的孩子:“看似什麼都不在乎,其實一受刺激就沸騰。像極了心理生病狀態,但其實只是青少年心理髮展的正常過渡。”

如果父母對此施加壓力,逼着孩子恢復正常,表現出“一個孩子該有的樣子”,反而是在阻礙孩子正常的心理髮展。

第三,孩子心理髮展任務停滯。

《自驅型成長》一書中提到:新時代的生活,削弱了孩子原本具備的壓力應對機制。

太追求統一性、標準化、集中管理,導致孩子的成長系統十分僵化。

最近有一名高一孩子因爲晚上上廁所,被學校判定重大違紀,手寫檢討書自費打印1000份,發給40個班級的所有同學做反面教材。

△圖源:新聞晨報

新聞衝上熱搜後,很多網友質疑:

原本,12-18歲的孩子正處在追求勤奮努力、探索自我同一性的階段,有非常強烈的學習動機,渴望探索出自己的價值所在。

然而,當代環境有太多僵化痕跡,消磨了孩子們的學習動機,阻礙了自我探索。

最近看《十三邀》,北大教授林小英和許知遠就提及,現在的教育似乎是一個“去健康因素”、讓孩子的生命力慢慢“由榮變枯”的萎縮過程。

有一名高三學生把讀書形容爲“坐牢”——

當學生們談到學習是爲了什麼,紛紛認爲:

於是,上學前各有千秋的孩子,最後被批量生產成一個“模具”,內心都壓抑着巨大的痛苦,也就不難理解爲何現在的孩子會厭學了。

一個不得不直面的現實問題是:當孩子病了,背後可能是整個家都“病”了。

想起此前一則“離奇”的新聞:山東大學生小莫,因爲總是玩遊戲、和父母頂嘴、晚睡晚起等“異常行爲”,被父母認爲是“精神不正常”,強制將他送到某精神病院。

在什麼檢查都沒做的情況下,小莫被強制住院,被迫打針、吃藥、治療……

△圖源:華商報

而事情的源頭,是小莫在高三那年壓力太大了,想請一天假休息,

而母親說,除非他生病才能請假。於是小莫就去看心理醫生,懇請醫生開了點藥,以爲這樣就能休息了。

沒想到吃了藥,小莫還是被送回了學校。

父母還將小莫後來的種種反抗視爲“精神不正常”,是在找理由不去上學。只要他一和父母吵架,就被說犯病了,三天兩頭帶他去各大醫院精神科做檢查、診斷,他曾先後被診斷爲“抑鬱狀態”“適應障礙”“雙向情感障礙”“偏執分裂”等。

期間,也有醫生了解完小莫的“情緒低落、爭吵激動、關閉房門拒絕父母進入”等狀態以及家庭情況後,覺得小莫沒病,反而認爲父母可能也有問題——

因爲小莫的父母平時經常因爲一點小事就吵架,吵到最後都會把矛頭對準小莫。2020年5月疫情期間,父母爭吵更加頻繁,甚至鬧起了離婚……

但他們不承認自己有問題,嘴上答應小莫一起去精神科做檢查,可每次只有小莫做了,父母只是爲了哄騙他去醫院。

最嚴重的一次,就是小莫到了醫院,還沒掛號,就被強制住院長達83天。

小莫出院後,繼續勸說父母去看精神科,這次母親終於同意了。

結果沒想到,小莫母親竟被確診抑鬱症,直接住進了醫院,每天打針吃藥治療,短短兩週,就變得非常憔悴,感到生不如死。

小莫母親出院後也開始懷疑,

後來,小莫和父母先後一起去了幾家非常權威的醫院精神科做檢查。

其中,一家醫院將小莫父母診斷爲“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

另一家醫院將其診斷爲“焦慮狀態”;

還有一家醫院,小莫母親被診斷爲“失眠”和“焦慮狀態”,小莫父親被診斷爲“情緒衝動”“焦慮狀態”“酒精的有害使用”“酒精依賴綜合徵”和“高血壓”,而小莫則“一切正常”。

本想把孩子的病治好,沒想到父母卻病得更重,這樣的事情屬實讓人意外。

但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父母只看到孩子病了,但孩子經常是一個家裡病得最輕的一個。”

△圖源:微博@風聞社區

這個案例除了暴露出當下一些精神病醫院對患者治療的亂象,也暴露出,青少年抑鬱、厭學的背後,存在更深層亟待解決的問題:

孩子內心的問題,會通過言行表現出來,但不是所有人都具備發現問題的眼睛。

很多父母不瞭解青少年心理,哪怕孩子已經發出求救信號,依然會被忽視,認爲“正常上學比一切都重要”。

父母自身也可能存在心理問題而不自知,無法及時調整自己,導致狀態越來越嚴重。

市場缺少能夠正確干預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專業人士,父母們也各種“病急亂投醫”,最終導致真正能得到有效治療的人寥寥無幾。

我們的孩子處在巨大壓力中,解藥到底在哪兒?

如果家庭生病的源頭是教育焦慮,那麼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誠如林小英所言:

“內卷不是教育本身,如果內卷的效益在降低,那麼教育有沒有其他的樣子?”

“人一生真的不能只謀生,你還得乾點別的。如果你不爲謀生而做的事情越多,你的一生其實就是越幸福的。如果你一生做的所有事,都只是爲了謀生,你這一生就是苦役。”

△圖源:《十三邀》第八季《許知遠對話林小英》

不管父母還是孩子,除了期待教育大環境的不斷髮展完善,也需要從自身出發進行調節。

有心理學家建議:增強孩子生活中的細小控制感,可以幫助孩子緩解部分壓力。

例如可以增加孩子玩耍的時間,增加孩子可以爲自己做選擇、做決定的空間。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神經心理學教授艾倫 · 舒爾(Allan Schore)進一步提出:孩子無法對情緒進行必要的自我調節,但是良好的情緒狀態又是大腦健康發育的必需。

因此,成人必須充當一個“外部調節器”(External Regulator),來幫助孩子調節情緒。

同時,這個社會時代下的孩子,也需要更多專業人士,去幫助TA們發現並調節心理及情緒健康問題。

但我國青少年領域的心理諮詢師,目前非常稀缺。

根據壹心理和大儒心理在2023年對“諮詢師執業數據”的抽樣調查顯示:

人才缺口:中國14億人口,其心理諮詢師需求量爲140萬人,但是數據報告卻顯示“我國有超43萬的心理諮詢師人才缺口”;

供需失調:每千人匹配一個心理諮詢師纔是健康社會的平衡點,但目前比例爲1:300000;

地域分佈不均:心理諮詢服務點大部分分佈在北上廣深,對於成人心理諮詢來說,線上諮詢與線下諮詢效果相差無幾,但是兒童線下心理諮詢比線上諮詢效果高於50%以上。

全國各地青少年心理諮詢師需求量巨大,但市面上的培訓機構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培訓內容缺乏實操性,導致學習者無法真正實現從業需求,青少年人羣也得不到專業的幫助。

當我們遇到,北上廣深以外城市的青少年孩子,遇到心理健康問題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到遺憾和無力!

我們也發現很多人想要探索青少年心理領域,但不知道如何做起。

爲此,壹心理和大儒心理強強聯合,推出了“青少年心理諮詢師定向培養計劃”。以蘇彥捷、劉華清等心理學家、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以及徐凱文帶領的大儒心理諮詢師教學團隊,組成的少年心理培訓師資團隊爲基石,結合了青少年心理諮詢師成長能力模型、自主研發專項課程以及獨有的面授跟診教學模式。

整套課程爲期5個月集訓,近500小時,每週線上線下理論學習和案例督導,面授跟診,實操技能,個案實習等方式,幫助學員成長爲合法律、懂倫理,夠專業,能執業的一流的優秀青少年心理諮詢師。

如果你對青少年心理諮詢服務感興趣,歡迎加入我們!

*學習效果因人而異,由於學習積極性、投入程度等因素可能有所差距

我們常常會把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形容爲“天塌了”,卻很難留意“天”是怎麼一點點塌的。

其實不管孩子有怎樣的壓力和心結,越早干預,效果越好。孩子釋放出來的異常信號,都是我們可以施以援手的部分。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依然不確定該怎麼幫助孩子,可以試試先努力處理自己的個人議題。

當父母開始解決自己的焦慮源,一方面,孩子不必承受來自父母的額外壓力;另一方面,父母也會更有力量去支持孩子。

給文章點個【在看】,願你始終走在成長之路上,永遠都有支持自己和孩子的力量。

世界和我愛着你。

作者:芒來小姐

編輯:一顆多肉、笛子

圖源:網絡、Pexels

參考資料:

[1]三聯生活週刊:《開學一個多月後,兒童精神科爆滿》,2023.10.23.

[2]大風新聞:《究竟誰有病?大學男生被“精神病”住院83天,出院後帶父母去體驗看病不料兩人也被確診》,2024.7.31.

[3]林崇德. 發展心理學[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4]威廉·斯蒂克斯魯德、奈德·約翰遜.自驅型成長.機械工業出版社,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