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support/小鎮生活 重拾舊時光陰

圖、文/17support 社會企業一起幫一個出生於南投水裡、20出頭的大學青年,放棄完成高階學位,用他人生最精華的10年一步步寫下竹山特有的人事物,同時爲這個鄉鎮聚落創造近10萬人次的觀光商機,如今,仍逐年成長。

他,是羣聚計劃(注1)裡的重要夥伴,也是「天空院子小鎮文創創辦人何培鈞。從修復百年民宿、青年專長換宿、輔導老店轉型,到成功串起竹山這座沒落小鎮的吃喝玩樂,小鎮文創要讓觀光客成爲創造小鎮歷史的一部分,並化身社會學家,透過精心設計的旅宿行程,掇拾美好光陰、重現在地文化價值,何培鈞認爲,「觀光不該只是花錢而已,應該要讓消費這件事成爲振興社區助力。」

但是,如果大家只能有一天時間,如何讓一個外來客在24小時內看見竹山、參與這裡最美的人文風情呢?何培鈞說:「最困難的時候,也是機會來的時候。」鎮上老街山城便當、天空的院子、上山閱讀…,每個看似獨立卻又處處充滿竹山味道的文化,小鎮文創一手策劃出《小鎮生活一日訪》體驗利用一條龍服務成功讓山上與鎮上完美無縫接軌:

▲圖/17support提供當陽光灑進這座帶點羞怯的小鎮時,老街早已人聲鼎沸,成羣遊客正跟隨小鎮專業導覽人員走進溫馨親切的竹山巷弄,小鎮文創透過與店家羣聚合作,讓旅人們一窺鎮上所謂的市井生活。

一路上,我們踏過打鐵巷的百年曆史、見證中藥行的創新轉型、DIY傳統棉被的血與汗、一嘗小鎮獨有的傳統美食…;從近距離體驗接觸,聽見那些口耳相傳的民間故事,感受鄉民人情,更從當地職人的特有商品中娓娓道出竹山的歷史、文化、與誠摯。

▲小鎮文創推出的幸福便當,有鐵盒竹盒兩種,囊括竹山在地食材、花布竹藝(圖/小鎮文創提供)

和竹山的人文風情打過招呼,當然也得上山一趟聞聞空氣中的茶香竹香、古早香。大鞍山城上,帶着一隻幸福便當漫步山城間,最後在山景下細細品嚐菜盒裡風味,這看似與一般無恙的觀光便當,其實藏着小鎮對文化的創意設計;強調「一個便當,扶植在地三個行業」,除了就地選用食材,包裝上也結合竹山棉被店傳統的花布及竹簾店家的廢材,小鎮文創用「吃便當」告訴遊客一件事:你所付的費用會成爲支持三個家庭、三個行業、三種文化繼續下去的力量,也參與着三項產業的復興革命!

▲大鞍山上「天空的院子」百年民宿。(圖/17support提供)

用完餐,順着大鞍山而上,一個轉彎就是一片竹海,海拔九百多公尺處,不能錯過的還有那棟擁有百年歲月的「天空的院子」,這裡也是何培鈞開始文化保存的起點,一做就是10個年頭。10年的故事透過小鎮管家生動口述,即使只是短暫參訪,也讓人感受到與這棟房子之間的文化融合。

▲圖/17support提供只有住宿夠嗎?要對當地經濟產生實質效應,還要有吃、有玩,才能讓人停留吧!因爲產業衰弱,人口外移,山上鄰近的建築幾乎呈現荒廢狀態,何培鈞一家家拜訪,說服屋主們加入復興在地文化價值,並協助翻修廢墟代爲管理,「上山閱讀」就是。

從天空的院子,幾步路腳程,便能看見大片落地窗的刷白建築,很難想像這裡以前曾是廢棄的農舍,隨四季變化卻擁有竹山最美的風景,在這裡,上山閱讀希望每個旅人放慢旅行的步調,享受一頓下午茶之餘,順便咀嚼竹山一日生活的感動,然後內化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何培鈞表示,小鎮在做的是文化保存,我們看見需求了,再創造價值。一日生活訪結合在地吃、玩、住,利用創意包裝在地文化價值,小鎮文創不以一人獨樂樂,反而與整個竹山地區共同合作,一起共享這份果實,落實社區營造精神,從前這個連客運都不經過的大鞍山,如今,已有7家民宿、3間餐廳,還有更多竹山青年正準備返鄉,爲地方注入不同創新的活水

▲小鎮文創於竹山鎮上成立的工作室。(圖/17support提供)

一個人的力量很小,一羣人的力量卻很大。如果可以,來竹山走走!即使只有一天的時間,也足以讓你看見臺灣鄉鎮的韌性與勇敢,以及舊時生活臺灣文化的價值,也讓自己從一個觀光客有機會變成一位社會的實踐家

注1:產業羣聚計劃爲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共同發起,主要結合相異或相同產業的盟友,建立價值鏈的分享與分工,共同拓展新商圈。以社會企業爲例,17support與小鎮文創彼此因理念認同而合作,組成羣聚,計劃推動在地產業活化、創新模式,實現社會企業理念。

本文由17support 社會企業一起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