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就「不舉」 臺大醫取小腿神經移植 少年重生

橈神經損傷造成的垂腕,要把握肌肉未萎縮前,進行神經重建術等治療。(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一名17歲少年右上臂被人砍了一刀,送醫縫合無礙,半年後傷口長好了,但手腕與手指都無法翹起,輾轉到臺大醫院,發現是橈神經損傷造成的垂腕,醫師取他的小腿腓腸神經,做移植重建手術,術後的他終於可再做手腕伸展及手指伸展動作。醫師提醒,若手外傷痊癒後,仍有無力、麻痛、運動功能喪失情況,要警覺恐是神經受損,要把握肌肉未萎縮前,進行神經重建術等治療。

收治病例的手外科醫學會理事,臺大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謝榮賢表示,橈神經是掌管手臂運動的重要神經,自腋下走到上臂肱骨之下,沿上臂外側一路下行直到手掌背部,一旦受損,依其損傷區域,可能出現手肘無法伸直、手腕或手指無法伸展的情況。

少年手術前右手手腕,與手指都無法擡起與伸展。(圖/謝榮賢醫師提供)

謝榮賢表示,上述少年求診時,已是受傷半年的事,右上臂傷口已長好,右手腕卻呈現垂腕與手指無法翹起情況,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人生頓入黑白,經檢查懷疑是橈神經損傷並神經瘤,因此安排手術,手術時發現上臂的橈神經斷裂,兩側神經斷端距離10公分,這是造成少年垂腕與手指無法翹起的原因。

謝榮賢隨即取少年小腿腓腸神經做神經移植重建手術,術後少年出國求學,2年後回診,右手手腕可以擡起,手指可以伸展,可以做他手術前無法進行的拿書、握杯等動作,少年也再度展現自信的笑容。

謝榮賢表示,橈神經受傷的原因包括手臂外傷、骨折、車禍等造成神經的拉扯、斷裂,最理想狀態是最初受傷時,就做神經縫合修補術,但若是沒有做,表面傷口長好,內部橈神經損傷,依舊可能出現麻痛、無力、運動功能喪失、垂腕、手指無法伸展等情況。

謝榮賢表示,橈神經受傷原則最好在半年之內,要趕緊進行復健,神經縫合、移植等治療,「愈早進行愈好」,否則有可能會造成肌肉萎縮,關節畸形,這時候再做任何治療,也是沒有意義的。

少年手術後右手腕可擡起,手指也可伸展。(圖/謝榮賢醫師提供)

謝營賢提醒,手臂外傷的病人,除了最明顯的外傷處要注意外,也要留心神經受損「內傷」的可能性,以這名少年爲例,外傷處是在上臂,影響的卻是遠端的手腕與手指關節功能。

謝榮賢表示,民衆手臂外傷後,除傷口照顧,要留意肌肉力量,關節活動度是否有不一樣?是否有麻痛、無力或運動功能喪失,若有上述情況,一定要及早告知醫師,做必要理學、神經傳導、肌電圖等檢查,評估是否需安排復健、神經修補或移植術,才能達到最好功能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