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萬億大省“新春第一會”,如何當好創新驅動排頭兵
當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作爲GDP總量突破13萬億元大關的省份,廣東該如何當好創新驅動排頭兵?
2月18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在深圳召開廣東高質量發展大會。這也是廣東省繼2023年之後,再次在開年第一個工作日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此次“新春第一會”聚焦創新驅動,強調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讓產業和科技互促雙強。適逢《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開發布5週年,連續7年區域創新綜合能力全國第一的廣東,正發出推動大灣區成爲引領高質量發展重要動力源的聲音。
擁抱新的“科學的春天”時不我待
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在大會上表示:高質量發展是廣東實現現代化的根本出路,高質量發展本質上是創新驅動發展。廣東作爲經濟大省、製造業大省,擁有豐厚的科技創新資源和雄厚的科技創新實力,在依靠產業科技實現高質量發展上肩負重要使命和重大責任。
黃坤明說,科技浪潮滾滾而來,擁抱新的“科學的春天”時不我待。現在,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同我國轉向創新驅動、走向高質量發展歷史性交匯,新的“科學的春天”已經撲面而來。這是一場波瀾壯闊的革命與變革,也是一場搶佔戰略制高點的比拼。
他表示,廣東未來需堅定不移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把創新落到企業上、產業上、發展上,奮力建設一個靠創新進、靠創新強、靠創新勝的現代化的新廣東。
黃坤明在發言中提到,要視人才爲珍寶,要與企業同奮鬥,要用市場育動能,要向改革要活力。攜手港澳加快建設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堅持高標準精準引進和高質量自主培養兩手抓,創造更多平臺和機會,打通人才價值實現通道,做到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讓廣東的人才金字塔“塔基更實、塔身更強、塔尖更高”。並全力支持企業做創新的主角,始終堅持質量就是生命,效率就是生命,積極運用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以企業生產技術的整體提升,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傳統產業老樹新花,新興產業競相發展,未來產業孕育孵化。他表示,在企業方面,廣東計劃推出一批新重大科研項目,推動9000家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推動9200家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
黃坤明表示,要深刻把握產業科技創新的演進邏輯,用好超大規模市場這一獨特優勢,根據市場需求凝練科研問題,推動更多新技術、新產品在廣東市場率先應用推廣,加速迭代升級,積極發展科技金融、技術、數據等創新要素市場,營造更好的創新生態,加快形成創新發展的優勢、勝勢。此外,抓緊推進地方科技管理機構改革,積極探索新型舉國體制的實施路徑,堅持在開放合作中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能力,持續營造有利於創新的政策和制度環境,切實打通制約產業科技創新的卡點堵點。
視人才爲珍寶,與企業同奮鬥
廣東省發改委主任、省大灣區辦主任艾學峰在會上表示,未來將着力打造“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鏈,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深度融合。
在人才方面,廣東已出臺方案賦予事業單位科研人員科技成果轉化更大受益權。廣東教育廳廳長朱孔軍透露,去年廣東高校新增院士4人,牽頭獲批全國重點實驗室6家、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2家,今年力爭新增國家和省部級創新平臺10個左右、轉化創新成果2000項以上。未來計劃推進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建設,培育28個市域產教聯合體、79個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廣東省科技廳黨組書記龔國平表示,廣東將加快構建全過程創新鏈,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在芯片、軟件、顯示裝備、新型儲能、海洋科技等領域實施一批旗艦項目,在人工智能、腦科學、量子等領域佈局一批前沿顛覆性技術。同時爲產業發展搭臺賦能,建設一批概念驗證中心和成果轉化中試平臺,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體系,全球吸引集聚高端人才,助力“硬科技”企業快速發展。
廣東省工信廳廳長塗高坤提到,廣東將持續推進“突圍工程”“廣東強芯”工程、核心軟件攻關工程等重大專項,加快突破一批戰略性標誌性技術和產品。並將以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羣和5個未來產業集羣爲主軸,加快建設以科技創新爲引領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此外,廣東還將加快人工智能嵌入製造業各領域各環節,會同有關部門適度超前規模部署5G、算力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車聯網、千兆光網等新型數字基礎設施。
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灣實驗室主任顏寧在發言中說,自己與深圳的 honeymoon(蜜月)已經變成了 honey year(甜蜜的一年),正在向 honey life(甜蜜的人生)發展。她表示,自己的夢想,那就是讓更多的年輕人也能持續地在一個寬鬆自由的環境裡、能夠依靠內在的驅動力而不是外界的各種誘惑、能夠毫無後顧之憂地去發掘、施展自己的潛力,從而去做出更多真正原創性的發現。
她透露,圍繞着神經與精神類疾病、傳染病、自免疫疾病、生殖發育與老齡化、神經生物學、系統與計算生物學、化學生物學等,在深圳醫學科學院和深圳灣實驗室已吸引了70餘位優秀人才全職加盟,獨立領導實驗室,其中95%直接聘自海外。
4個萬億元級城市加快轉型升級
黃坤明在講話中透露,2023年,廣東經濟總量率先突破13萬億元,形成8個萬億級產業集羣,省內擁有1800多萬經營主體,超7.5萬家高新技術企業,90多萬高層次人才,1.27億常住人口,每天約1.5億實時在粵人口。
廣東已經連續35年穩居全國經濟總量第一,廣東經濟不但有數量,而且正在更有質量。2023年,全省研發經費支出超4600億元;研發人員數量、發明專利有效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等主要科技指標均居全國首位。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在發言中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率先打破技術壁壘,產銷量已連續9年全球第一,佔到全球60%以上比重,形成了極具韌性和競爭力的完整產業鏈,是高質量發展代表性產業。中國品牌在國內市場份額不斷提升,已從2020年的38%,提升到了去年的56%,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形成了很高認可度和品牌優勢。去年,全省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達253萬輛,全國每4臺新能源汽車就有一臺是“廣東造”,未來這一比例還將繼續提升。
此前,廣東確定2024年主要預期目標,其中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進出口總額增長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
此次廣東“新春第一會”上,廣東省內21個地市主要負責人也紛紛立下高質量發展的“軍令狀”,相繼明確今年主要預期目標,廣州、深圳、佛山、東莞4個萬億元級城市的轉型升級步伐正在加快。
廣州計劃在2024年GDP增速不低於5%,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以上,商品進出口總值保持正增長。
深圳計劃今年GDP增長5.5%,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5%,外貿進出口穩規模、穩份額、穩增長。
佛山計劃今年GDP增長5.5%,研發費用總額達到480億元,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4%,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10%,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2.5%,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到1.1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新增50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新增100家,“小巨人”企業新增50家。
東莞計劃今年GDP增長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8%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以擴大工業投資和技改投資爲重點,發揮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學裝置作用,積極探索出口帶動新路徑,推動鎮村經濟活力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