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會考社會衝刺/跨域多元題為趨勢 掌握長題不用慌
國中教育會考5月18日至19日登場。本報資料照片
國中教育會考5月18日至19日登場,聯合新聞網推出會考衝刺系列報導,1日至3日爲國文、英文、數學科,4日至5日爲社會、自然科,採訪國中老師及補教老師最新命題趨勢、必考重點及答題訣竅,協助考生事半功倍拿高分。
跨領域素養是趨勢 跨科多元測驗題型
社會科一直是會考中拉擡分數的科目,想要取得高分,臺中文華高中老師李佳浤表示,要留意跨領域素養命題,多元測驗的觀念。
李佳浤表示,社會科出題時,常見以某歷史事件或社會議題爲題幹,除了測驗該歷史觀念,也同時延伸相關地理或公民觀念來測驗,例如以清末的「皇族內閣」爲題幹,除了測驗歷史情境外,也可能同時測驗公民科關於政府或民主制度的觀念。
因此,李佳浤建議,最後衝刺期,除了練習近年的會考歷屆試題外,也應注意各領域觀念的橫向連結,例如:歷史上鄭成功驅逐荷蘭人的歷史,就可以同時思考1661年鄭成功藉由冬季東北季風的影響,由廈門(北)抵達安平(南)的地理觀念。
只要善用解題觀念與技巧,獲得高分不是難事
想要更輕鬆選出正確答案,補教老師馮敬之表示,解題可掌握「圈關鍵字」以及「善用刪去法」兩大方法。首先,考生可從題目圈出時間、地點、專有名詞、特殊作物、年齡等等的關鍵字,看完題目後,刪去不對的選項,再根據題目敘述推論,就很容易選出正確答案。
遇到冗長試題時,也不用慌張,補教老師李威立表示,作答時,請先看過選項後,再看最後一句問句。通常在看過選項和最後一句問句,就能大致明白題幹所要詢問的關鍵重點爲何,更容易選答。
●歷史
臺灣史一直是會考重點,補教老師黃沾表示,臺灣的史前時代、清領時期和日治時期,以及中華民國在臺灣時期的經濟發展都是常見命題。威權統治與民主變革的部份,考生也必須掌握好年代,以方便答題;中外歷史部分,黃沾表示,宋元以後的史實較常出題,愈靠近現代出題機率愈高,中國史政治演變的過程是每年都會出的題型。
近年曆史題目愈來愈長是趨勢,馮敬之表示,歷史題目涵蓋訊息量較大,也常與圖表題結合,面對考題時,無須慌張,只要根據題目,運用時間觀念,加上邏輯推理,可以輕鬆選出正確答案。黃沾表示,世界史常融合時事題,但時事題只是題目的引子,考試內容依然以課本爲主,所以不必過度擔心。
●地理
地理科掌握地理事實與分佈很重要,也應訓練自我跨冊統合的能力。李威立表示,背多分時代已過去,考題多爲閱讀理解及圖表判讀,但記憶性的知識點相當重要,平常複習及練題目時宜記關鍵重點,但只要畫記課本中的關鍵字詞即可,切忌畫整行或整段。
地理因有地圖判讀,是大多數考生覺得最難的社會科。補教老師馮敬之表示,地理大多需要結合圖表及題目敘述來解題,若沒注意圖表中的資訊,或沒圈出題目中的關鍵字,就難拿到分,但這也代表地理是社會科三科當中的決勝關鍵,只要地理拿到分數,較容易在總分上奪得高分。
李威立表示,通常世界地理的佔分最多、臺灣次之,最後纔是中國地理且多以概念式的題目爲主,考生在最後衝刺複習時應注意時間比例分配,纔不會事倍功半。
●公民
除了留意跨域命題之外,臺中文華高中老師李佳浤表示,民法成年年齡降爲18歲、行爲能力、刑法責任能力等基本觀念及應用都是十分常見的考題,另外,消保法、機會成本、比較利益、外部成本、外部效益,以及政治主題中關於國家組成的要素,主權概念,選舉的基本原則(普通、平等、直接、無記名),政黨與利益團體的區別,也都是十分重要。
公民考題愈來愈生活化,較常與時事結合,羅文表示,例如政治的罷免、彈劾,法律上民法、刑法的判定,親屬關係中姻親血親的分別等等,以及經濟與生活篇的機會成本、比較利益、專業分工、供給法則都是很有可能會出的題目類型,都可以好好掌握住。
國內外時事方面,補教老師羅文提醒,校園霸凌事件、校園性騷擾事件、青少年被性剝削事件、全球化帶來的國際貧富差距與國際犯罪頻繁問題、廢除死刑議題、俄烏戰爭與全球通膨問題、以巴戰爭與宗教衝突,可以特別留意。
黃沾表示,考生不用擔心題幹敘述長,有時此類試題反而線索多,平時掌握各單元的重點,將題幹敘述或資料反覆閱讀,加強閱讀能力,有耐心地將關鍵找出,就能篩選出正確答案。
公民考前重點。圖/李威立團隊提供
地理考前重點。圖/李威立團隊提供
歷史考前重點圖。圖/李威立團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