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歲公託嚴重不均 婦團諷政府:神龍見首不見尾

婦團表示,托育政策最弱的環節就是0-2歲公共托育資源不足且不均。根據統計,不足在於0-2歲之送託率只有17.1%,全國可收託人數僅9988人,相較於2021年新生兒1萬5380人,家長只能無奈搶抽、排隊等公託名額。(李柏澔攝)

臺灣利潤導向的托育結構下,政府管理鬆散,只先求「有」但沒要求「好」,且托育資源分佈因城鄉差距產生嚴重不均,許多母親的職業生涯搖搖欲墜,經濟自主遙遙無期。婦團今(4)日表示,政府應儘速落實公共托育建置,每一鄉鎮市區都應至少提供一處0-2歲公託服務資源,保障女性工作權,讓弱勢家庭穩定生活品質。

母親節將屆,今年兒童節蔡英文總統在臉書上再次宣示「0到6歲國家一起養」,增加平價托育名額」,圖卡中說明「0-2歲:累計至2021年增設公共化托育313處」蔡總統說政府要當家長的神隊友。

然而仔細檢視政府迴避不談的地方,托育政策最弱的環節就是0-2歲公共托育資源不足且不均。根據統計,不足在於0-2歲之送託率只有17.1%,全國可收託人數僅9988人,相較於2021年新生兒1萬5380人,家長只能無奈搶抽、排隊等公託名額。

此外,全國0-2歲公共化托育共313處,其中新北市佔93處、臺北市佔79處,共計172處就估去全國服務資源55%;若以覈定收託人數來看,臺北市4921人、新北市1565人,合計6486人就估了全國收託人數的65%。

婦女新知基金會今日舉辦「有政府,要做事!保障媽媽工作權,0-2歲公共托育別漏接」記者會。

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姜貞吟表示,政府長期漠視0-2歲公共托育資源嚴重不足,以及城鄉不均的問題,0-2歲小孩通常丟給媽媽帶,政府所謂的神隊友角色只能說是「神龍見首不見尾」,雙北以外幾乎看不到。

當照顧責任高度家庭化、女性化,後果就是女性的勞動參與率難以提升,長年停滯在51%上下,政府應在全國332個鄉鎮市區,每一鄉鎮市區都應至少提供一處0-2歲公共托育服務資源,包含公設民營託嬰中心、社區公共托育家園等。

臺灣婦女展業協會秘書長林香如表示,許多單親媽媽必須倚賴其他家人照顧,但僅有一人可取得特境弱勢身份而申請到公託,其餘無法順利使用公託的單親媽媽最後只得請家人照顧,或從事可將孩子帶在身旁的工作,希望政府能提供更普及的0-2歲托育,而且要社區化、可近性,才能讓單親家庭穩定就業、穩定家庭生活品質。

東吳大學社工系教授洪惠芬指出,公共托育的取得也不該排除掉不具公民身份的新住民母親,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更普及的公共托育不僅有助於緩解雙薪家長的工作家庭衝突,也是防範女性離婚後貧窮的最好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