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暉病逝,3800億市值貝殼彭永東接手?

業內多數認爲,對於左暉患病,貝殼內部應早已知曉,有足夠的時間對公司的後續經營做鋪排。但無論如何,領路人的猝然離世,對貝殼影響都將是震撼性和持續性的。

本文由無冕財經(wumiancaijing)原創首發

作者:陳欣苗

編輯:雷緩之

設計:嵐昇

編輯助理:朱智琪

5月20日,“中介教父”左暉驟然離世,業內氤氳着震驚、悲痛、惋惜,資本市場亦迅速反映,貝殼找房(NYSE:BEKE,以下簡稱“貝殼”)盤前一度跌超10%,收盤股價跌幅收窄至0.82%。

▲經歷消息傳出之初的暴跌後,貝殼股價有所回升。圖片來自富途牛牛。

投身房產經紀20年,從不吃差價、真房源,到ACN(經紀人合作網絡),從鏈家到貝殼,左暉被視爲行業的變革者。去年貝殼上市的高光更予房企巨大沖擊,連萬科都說貝殼重新定義了它所在的行業,給萬科以很大啓發。

貝殼無疑承載了左暉重塑行業生態的厚望。“我們在做個球場,希望在這裡踢球的人越來越多,規矩越來越好”,左暉曾用足球形容貝殼,在他看來,行業本質在發生變化,貝殼做的事情,是以店長和經紀人爲中心在重築整個行業生態。

而今,左暉的人生被按下了停止健,但貝殼才3歲有餘。中介戰爭交戰正酣、競爭對手虎視眈眈,失去“靈魂人物”的貝殼,前路仍艱險難料。

C位的榮光與爭議

貝殼之前,粗放發展的房產經紀行業並無規則可言,貝殼是吃螃蟹的那一位,它被視爲是左暉將價值觀推廣至全行業的一種嘗試。

真房源樓盤字典和ACN,是貝殼的兩大武器。具體來說,在平臺規則下,房產交易流程被拆分爲多個環節,鼓勵經紀人間相互合作,參與到不同環節中,分享收益;平臺上的經紀品牌可無差別共享所有真實房源信息。

與普通的互聯網平臺不同,貝殼對平臺規則是強管控的,目標是強化經紀人信息交互,提高交易效率。但這也意味着,入駐的經紀品牌需接受貝殼制定的規則。

“既做運動員又做裁判員”的爭議也從此處得來,貝殼亟待自我證明。不過,目前來看,貝殼的模式走通了。規模、跨店品牌合作和店效等數據,是其規則奏效的較好證明。

2020年,貝殼分別實現營收、GTV(交易規模)705億元、3.5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3.2%、64.5%;全年淨利潤27.78億元,首次實現美國會計準則下的全年盈利。

放眼行業,貝殼亦遙遙領先。以全國房屋交易額計算,2019年貝殼的市佔率爲9.5%,而中原地產、我愛我家、樂有家爲代表的主流經紀公司市佔率分別僅爲4.3%、1.9%、1.3%。

另據官方披露,目前貝殼平臺上二手跨店合作率提升至75%、2020年末非鏈家連接門店貢獻在售二手房源量超過81%。

不過,作爲行業的“新物種”,貝殼的爭議從未停過。

譬如,貝殼是否會成爲行業壟斷者。今年4月,安居客姚勁波在微博、微信公開發帖,稱房產交易領域有更明目張膽的“二選一”包裝成“自願”,呼籲國家反壟斷罰款貝殼40億,再次將貝殼的壟斷話題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作爲競爭對手,姚勁波對貝殼的進攻不遺餘力。圖片來自微博。

更早之前,2019年9月,浙江省金華百家房地產中介機構代表共同簽署了《反殼聯盟條約》,聯盟中530家門店喊出“反對壟斷,抵制不良競爭”;2020年4月,江蘇鹽城百家中介公司也以“抵制不良競爭”理由反抗貝殼系。

是否壟斷之外,有觀點認爲,貝殼利用自身優勢地位在一些城市提高二手房交易佣金,十分“強勢”。據此前多家媒體報道,貝殼在深圳、廣州、成都、鄭州、重慶等多個熱點城市將中介費由2%上調至3%,其中買家承擔2%,賣家承擔1%。

中信證券在去年7月發表的研報中指出,長期來看,貝殼能否真正定義房屋交易的基礎設施?這既是一個商業賽道的競爭問題,也是一個市場監管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房產交易之外,貝殼的業務還將延伸至裝修、家裝、社區服務等領域,意圖“在全產業鏈中創造全新的價值”,不過這些業務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

據中信證券分析,房屋交易低頻、大宗的特點決定了貝殼的GTV很高,但交易頻次、C端連接卻並不高(相對互聯網龍頭而言),公司能否有效切入房地產相關泛生活服務領域(如裝修),能否找到營收更爲穩定的基本盤業務,是有疑問的。

可以看到,雖僅成立3年、上市不足1年,但貝殼交出的成績單是亮眼的。但也正如左暉所說,貝殼做的“難而正確”的事情,要走的路還很遠。而今他的離去,無疑給這份未竟的事業增添了更大的不確定性。

中介江湖翻涌

於貝殼而言,外部的競爭不容忽視。

隨着“反貝殼聯盟”的瓦解,58同城已落下風,旗下的房產信息平臺安居客,目前無論是業績表現還是規模體量,都難與貝殼匹敵。

但面對長勢兇猛的貝殼,互聯網、開發商等各路資本爭相涌入房地產交易市場這片“藍海”。

這其中,恆大推出的房車寶、易居聯手阿里推出的“天貓好房”,都視貝殼爲勁敵,來勢洶洶。

房車寶的壯大,從大規模收編中介開始,路徑則是鉅額補貼,速度極快。據恆大管理層在今年的業績會上披露,目前房車寶已有門店4.3萬家,去年交易規模(GTV)爲1.2萬億元,預計在2021年底 GTV 達2.2萬億,進一步接近貝殼。

相比之下, 截至2020年末,貝殼找房旗下門店數約4.69萬,交易規模爲3.5萬億元。如此看來,房車寶的規模正向貝殼步步逼近。

▲2020年12月30日,房車寶集團正式揭牌。圖片來自網絡。

更重要的是,恆大已爲今年房車寶進行更大規模的併購提供了充足的“彈藥”。3月29日,恆大官宣房車寶引入17家戰略投資者,融資額達163.50億港元。今年,恆大計劃將“房車寶”通過資本市場上市。

目前,房車寶上還大多是恆大的房源,後續能否如願成爲開放平臺尚未可知。不過,留給房車寶的市場空間仍舊很大。

據CIC報告估計,2024年全國房產交易總額可達30.7萬億元,2019年至2024年複合增長率可達到 6.6%。貝殼雖強,但目前其市佔率不到四分之一。

這一點,亦被阿里巴巴、京東、字節跳動等互聯網巨頭看中,目前聲量最大的當屬阿里巴巴與易居的聯手。

貝殼上市後不久,阿里便攜手易居,推出“天貓好房”,並推出不動產交易協作機制(ETC),提供新房、二手房、特價房和拍賣房四大交易場景。根據規劃,天貓好房至少在未來3年內不賺錢,所有收入100%補貼購房者。

不過,今年4月28日,易居公告稱,易居將收購阿里所持有的天貓好房85%股份,交易完成後,天貓好房成爲易居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周忻繼續保持易居第一大股東地位,持股22.84%,阿里仍爲第二大股東,持股22.57%。

這意味着,天貓好房從此將由易居主導。據景暉智庫首席經濟學家胡景暉分析,經過這次重大調整,阿里通過易居來對抗貝殼的這個戰略路徑更加清晰,預計投入也會繼續加大。

今年4月,周忻透露了天貓好房“下一個三年小目標”,力爭實現平臺每日活躍用戶300萬,年度交易規模超過2萬億元,年營業收入500億元。

胡景暉認爲,相較此前鬆散的防禦式聯盟形式,此番新入局者背後都有大資本支持,多方勢力的涌入之下,未來可能真正能夠形成一兩股可以對抗貝殼的力量。

房產交易這塊蛋糕仍舊很大,面對虎視眈眈的對手,貝殼一刻也不得鬆懈。而今核心人物離場,誰來扛起大旗,穩住貝殼的行業地位呢?

接班人待解

目前,貝殼的權力真空由誰填補?仍是市場關注的焦點,這關乎公司能否實現管理和運營的平穩過渡,以及未來的管理模式和戰略走向。

據貝殼2020年財報,其董事會共有8人,分別爲創始人兼董事長左暉、執行董事兼CEO彭永東、執行董事單一剛、CFO徐濤、首席業務幹事(COO)徐萬剛、董事李朝輝(騰訊派駐)以及兩位獨立董事。

目前, 僅次於左暉的“二號人物”彭永東,被視爲最有可能接手貝殼的人選。

今年41歲的彭永東曾任職於IBM戰略諮詢部,併爲鏈家提供諮詢服務,2010年加入鏈家,曾擔任鏈家網CEO。他不僅是貝殼平臺的操盤手,也同時落地左暉的戰略抉擇和公司價值觀。

綜合公開信息來看,彭永東與左暉頗爲投契,且左暉似乎早有“放手”的準備。

據“虎嗅”此前報道,一位曾接觸過彭永東與左暉的人表示,彭永東有種“一眼看到本質”的能力,且跟左暉同頻、投契,價值觀高度一致。而早在2019年,左暉在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時便表示,“我自己很清楚,貝殼是彭永東和團隊的事。”

對於左暉的離世,彭永東稱,“我們極其有幸和老左一起開創事業,一起奮鬥拼搏,一起改變行業”,且將繼續執行戰略和增長計劃,爲行業創造價值。

▲左暉去世當天,彭永東公開發表悼念,稱會繼續做“難而正確的事”。圖片來自網絡。

此外,貝殼COO徐萬剛、貝殼執行董事單一剛、鏈家COO王擁羣、也被外界列入接替左暉的可能性人選。這其中,單一剛是鏈家的創業元老,見證了公司發展的全部階段,在內部頗具威望。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投票權上,以騰訊爲主的機構投資者佔據優勢。

在貝殼的股權結構中,騰訊持股11.6%,爲第二大股東,有3.6%的投票權;軟銀旗下的投資公司SVF II Holdings Subco (DE) LLC.持股7.1%,有2.2%的投票權;高瓴資本持股5%,有1.5%的投票權。

相較之下,彭永東持股3.1%,僅有1%的投票權,徐萬剛、單一剛、徐濤均持股不足2%。

對於左暉去世後的公司管理,貝殼官方表示,董事會將就公司治理和相關事宜做出適當安排,並在兩週內適時發佈公告。

業內多數認爲,對於左暉患病,貝殼內部應早已知曉,有足夠的時間對公司的後續經營做鋪排。但無論如何,領路人的猝然離世,對貝殼影響都將是震撼性和持續性的。

誰將接手這個公司?接班人能否貫徹左暉的理念?貝殼的行業地位是否會動搖?大家都在等待答案,而這也是貝殼需要思考的問題。

版權聲明

▶本文由無冕財經原創首發,版權歸無冕財經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