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挑戰者3下線,沒實質性進步,坦克發源地居然從原來敵國買炮

近日,最新的八輛英國預生產型“挑戰者3”坦克原型車在位於特爾福德的萊茵金屬 BAE 工廠生產線下線,第一輛P1已經被送往德國進行測試,“挑戰者3”項目將計劃生產148輛坦克,前八輛原型車將進行廣泛的試驗。隨後挑戰者3將進入低速初始生產 (LRIP)和全速生產(FRP)階段,共計劃生產140輛“挑戰者3”量產型。

而這148輛的“挑戰者3”還不是最新制造的,而是用“挑戰者2”升級而成,與前型相比將55倍的L30A1型120毫米線膛炮換裝爲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的55倍L55A1型120毫米滑膛炮。

軍迷們一直不解,爲啥從1970年代開始別國的主戰坦克大部分都安裝滑膛膛炮而英國一直堅持用線膛炮?這是因爲“雞賊”和保守的原因,如果像德國和法國那樣研製新款的120毫米滑膛炮是要花大筆錢的,英國人不願意也根本沒錢投入研發,只能是將1960年代研製的L11a1進行不斷升級。

二是,英國人認爲線膛炮雖然炮管初速比滑膛炮小一些,但是彈丸飛行到4000米外彈道仍然比較穩定(膛線束縛穩定),且蘇聯坦克裝甲防護水平低,能被穿甲彈/破甲彈在5000米處擊毀,海灣戰爭期間“挑戰者2”也確實在4500米外擊毀了伊拉克的T-62坦克。

再有就是新的120毫米滑膛炮沒經過實戰檢驗,實戰當中效果如何不得而知,與其這樣不如繼續用技術穩定的滑膛炮…所以英國人一直堅持用線膛120炮。

但進入到21世紀後,北約裝備進一步一體化,再用線膛炮就顯得格格不入了,萬一爆發戰爭在北約裝備體制內後勤保障是很麻煩的…藉着升級“挑戰者3”的機會把炮也換了,當然“新坦克”的火控系統和防護能力也進行了升級。

而這140輛“挑戰者3”雖然數量太少,甚至不如烏克蘭坦克數量多,但也能滿足英國陸軍到2040年前的需要。

新版的《西線無戰事》當中法國聖沙蒙坦克,在德軍陣地裡大殺四方。

但是英國此舉受到了軍迷們的嘲笑,坦克是英國人發明的,用於對一戰二戰的敵國德國,現在反倒要德國來升級自己的坦克,大英帝國淪落到了這個地步。

這其實是英國早已經去工業化的結果,根據《大目標》這本書的說法,一戰是人類第一次工業化戰爭的雛形,坦克、飛機和汽車…等裝備(大量)進入到戰場,需要有強大的工業生產來支撐,法國當時只有3000萬人口,實際工業人口不足400萬,如果沒有美國對其進行軍事援助,連一年都堅持不下來,當時的英國由於隔海蔘戰且工業人口比法國多一點,再加上“英屬印度”的工業能力補充勉強堅持了下來。

而到了二戰這樣的全面機械化戰爭,需要5000萬人口的國家(要有1000萬的工業人口)去支撐,英國和法國都沒法堅持,德國當時是6000萬人口,蘇聯和美國都在1.4億以上,才能支撐下去。

二戰結束了,但各種新科技和工業發展大大向前邁進,英國在1970年代之前還算跟得上軍事科技和工業製造需求,但產能有限,如果當時沒有北約(美國),他們根本沒法抵擋華約的進攻…也是考慮到自己的工業能力不行了,開始利用歷史上從殖民地搶奪的金銀當本錢搞金融業,靠放貸維持,這導致了製造業進一步萎縮,也是現在從德國買炮的原因 。

目前法德聯合研製新一代的50噸級別主戰坦克,正在分別測試130毫米和140毫米主炮,英國只能是眼睜睜看着沒法參與(參與研製和購買是兩回事兒,話語權的問題)就是因爲工業落後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