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偉大的意大利電影,我看了一遍又一遍
作者:羅傑·伊伯特
譯者:朱溥儀
校對:Issac
來源:羅傑·伊伯特官網
一種傳統的觀點認爲,費德里科·費里尼爲了自己的幻想放棄現實主義是走錯路了。從《甜蜜的生活》(1959)開始,他的作品雜亂充斥着弗洛伊德、基督教、性和自傳性的影像。《大路》(1954)中精準的觀察是他職業生涯的最高點,根據上面的觀點,從這開始他放棄了新現實主義。
《甜蜜的生活》(1959)
《甜蜜的生活》已經夠糟糕了,《八部半》(1963)更甚,到《朱麗葉與魔鬼》(1965),他完全偏離了軌道。在這之後,直到1987年他一直在走下坡路。除了講述自己童年回憶的《阿瑪柯德》(1974),這部十分迷人的影片會讓你不顧任何理論,向它繳械投降全心享受。
《阿瑪柯德》(1974)
這種觀點大錯特錯。我們認爲能代表費里尼電影的特點在《甜蜜的生活》與《八部半》中達到極致。除了《阿瑪柯德》,他之後的作品都不怎麼樣,有些的確比較糟糕,但是它們明顯有製作者的印記。早期的作品通常很精彩,但費里尼電影的魅力被壓上了繼承新現實主義的重擔。
《八部半》(1963)
評論家阿蘭·斯通在《波士頓評論》上對費里尼強調影像多過觀念的風格傾向表示惋惜。而我深表讚揚。觀念優先於影像的導演永遠進不了第一梯隊,因爲他正在與其藝術本質作鬥爭。
印刷出的文字是觀念的理想形式;而電影是爲影像而生的,它們能自由地喚起諸多關聯,不一定非要與特定目的連結起來。斯通是這麼點評《八部半》的複雜性:「沒有人能確定他們剛剛看的是什麼。」這句話說得很對,但是這句話適用於所有偉大的電影。只有在看完一部淺薄的電影后,你才能確切地說出剛剛看了什麼。
《八部半》是有史以來關於電影製作的最佳影片。它以導演的視點進行講述,影片的主人公圭多(馬塞洛·馬斯楚安尼)無疑代表費里尼。影片的開頭是讓人窒息的噩夢,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漂浮在空中的圭多,他想要回到地面,只能讓他的同伴用力拉綁在他腳上的繩子,而同伴們威脅他趕緊制定好下部片子的計劃。
影片幾乎全部發生在羅馬周邊的療養地,圭多爲他下部科幻史詩片搭建了巨大的佈景,但他也失去了所有的興趣。
現實與幻想在片中相互交織。一些評論家批評說,根本搞不清楚什麼是現實什麼是圭多腦中的幻想,但是我一絲絲困難也沒有,因爲當圭多從不自在的現實逃向夢境中的舒適世界時,總有一個明確的轉折點。
有時候,這交替的世界就是純粹的虛構,在著名的妻妾成羣的場景裡,圭多生命中所有的女人都出現在他主宰的房子裡——他的妻子、情人,甚至那些他曾想與之發生關係的女人。
在其它場景中,我們看到了因想象力而被扭曲的真實記憶。當小圭多和同學一起在沙灘上色眯眯地盯着妓女莎拉紀娜時,她是青少年會記得的高聳、難以抗拒、肉慾的形象。
當他被天主教學校的祭祀懲罰時,我們看到一整面牆是多米尼克·薩維奧的巨大聖像,這是當時當地的純潔象徵;那幅看起來太大反而不真實聖像,反映了圭多的內疚,因爲他缺少成爲年輕聖人的決心。
所有的影像(真實的、記憶中的、虛構的)匯聚在一起,成爲所有費里尼的電影中結構最緊密的一部。劇本在構思上非常注意細節,因爲故事是關於一名混亂的導演,他不知道接下來想怎麼做。「八部半」本身用來形容沒有計劃的導演。
一名網絡評論人問,「當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導演沒有了想法時,到底發生了什麼呢?不是普通的沒思路而是徹徹底底的沒辦法拍下去。事實上他拍了一部關於自己沒辦法拍電影的片子?」但是,《八部半》並非關於沒有思路的導演,它是一部充滿了迸發的靈感的片子。圭多沒有辦法拍片,但費里尼明顯不是。
馬斯楚安尼飾演的圭多因爲託詞、謊言、感官刺激而筋疲力盡。他的妻子時髦聰明,他愛她但無法與之溝通;他的情人粗鄙淺薄,有失他的品味卻能激起她的力比多。他處理事情失當,妻子與情人同時出現在療養院,療養院裡還有沒耐心的製片人、挑剔的作家、希望或者說相信能在片中出演的不安分的演員。
他每時每刻都不得安寧。「幸福是,」圭多在影片最後沉思道,「能在不傷害任何人的前提下說出真相。」圭多的作家沒有把這項天賦給他,並告訴圭多,他的影片是「一堆完全沒意義的事,沒有先鋒派影片的優勢卻有其所有的缺點。」
圭多向各方尋求建議。年老的神職人員悲傷地搖了搖頭,然後閃回到他童年時的內疚;作家是馬克思主義者,公開地鄙夷其作品。醫生建議他喝礦泉水,好好休息。製片人求他趕緊重寫,他爲了圭多的堅持已經花錢搭了巨大的佈景。
圭多時不時幻想着克勞迪婭·卡汀娜代表的完美女人:瀟灑、美麗、寧靜、不尖銳,她有着所有問題的答案。她出現的時候,這種幻想變得讓人失望(她和其他演員一樣無助,)但在他心裡她是繆斯,他想象着從她那獲得支持聊以慰藉。
費里尼的攝影一直讓人欣喜。他的演員們似乎時常舞蹈而不是簡單的走路。我去過《愛情神話》的片場,費里尼在拍每場戲時都放音樂,這個引起了我的興趣(他與同時代的意大利導演一樣,不現場收音,後期製作時再配音)。音樂帶動了演員的動作也帶來了微妙的節奏感。
當然了費里尼的片中經常出現音樂:在《八部半》中,我們能看到管絃樂隊、伴舞樂隊還有巡迴演出的音樂家,演員按照設計好的路線移動,好像他們全都與音樂同步。費里尼的配樂師是尼諾·羅塔,他結合了流行音樂與舞曲音樂,推動了故事情節。
幾乎沒有導演比費里尼更會運用空間。他最愛用的技巧之一就是聚焦背景中正在移動的人羣,跟拍他們走到前景處面對鏡頭,再跟拍他們走入走出景框。他還喜歡用主鏡頭建立起場景,然後當人物進入景框、出現在我們面前時再用特寫鏡頭。
另一個技巧是拍正在走路的人物,當他們轉身背對攝影機時只拍進整個人的四分之三。他還喜歡當舞伴之一微笑地朝攝影機走來時就開始舞蹈,完全不等到另一個舞伴的加入。
所有的這些都以他獨特的遊行形式結合在一起。因爲童年時期對馬戲團的熱愛,費里尼的每部影片都出現了遊行——那種隨意的而非有組織的遊行,人們因爲共同的目標或喜歡相同的音樂聚在一起,有些人在前景,有些人離得遠些。
《八部半》結尾處的遊行有明顯的馬戲團感,音樂家、影片的主要人物、還有費里尼喜歡用在自己影片中的典型的、古怪的、穿着奇裝異服人們。
我把《八部半》看了一遍又一遍,我對它的欣賞只會加深。它完成了幾乎不可能的事情:魔術師費里尼討論、揭示、解釋、解構自己的小把戲,但仍舊把我們弄得暈頭轉向。他聲稱他自己不知道想要什麼,也不知道怎麼去實現。但是這部電影證明了他知道並且興致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