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省錢的旅行打卡地,一天能去三個省
每逢節假日,出遊的年輕人都不免在“尋求沉浸式體驗”的深度旅行,和“以最少時間逛最多目的地”的性價比郊遊之間搖擺。
由此也催生了新的好奇——到底有沒有一個地方,能同時滿足“既慢又快”的旅行設想?
翻開《邊城》,我們會發現,沈從文早在90年前就安利了一個寶藏邊陲小鎮——茶峒。 由於地處湖南湘西大山的邊緣,被蜿蜒的羣山懷抱,這裡交通不便,幾乎與世隔絕。因而在歷史上,“茶峒”一度是化外之境的代名詞。
△茶峒古鎮。(圖/視覺中國)
直到《邊城》出版面世,茶峒鬆弛、自然、淳樸的小鎮生活,纔開始被世界熟知。駕一葉扁舟,行於翠綠之上。多少遊人踏行至此,只爲了尋找沈從文筆下的邊城蹤跡。
邊城之火,不僅因爲文學,還在於它“一腳踏三省”的獨特地理位置。站在茶峒沿岸,與重慶、貴州僅僅一江之隔,兩岸的距離不過百米,夜晚時分,甚至能遙望對面的燈火闌珊。你可以選擇在小鎮上游覽,也可以花上幾分鐘的時間出省、入省,當一回真正的“特種兵”。
△入夜後的茶峒古鎮。(圖/視覺中國)
能夠早上在湖南“嗦粉”,中午去貴州喝酸湯,晚上到重慶涮火鍋的夢想之地,還有比茶峒更適合的地方嗎?
邊陲水鄉,特產是對I人友好
2005年改名爲“邊城鎮”的茶峒,雖然也與鳳凰古城一樣,有意把自己打造成旅遊名片,但這裡依然難得地保留着最自然古樸的小鎮味道,沒有太多商業化的痕跡。不需要千方百計找角度避開人羣,停下來觀望,每一處都是鬆弛生活的味道。
遊走在古老的青石板街,兩邊的吊腳樓錯落有致,孩子穿過街巷上學,有人在流水邊畫生,擔水的老人路過小橋,偶爾還有機會見到坐在門口拉京胡的小鎮音樂家。對於厭倦了熱鬧景區的I人來說,實在非常友好。
△臨河的吊腳樓。(圖/視覺中國)
踏入茶峒,首先記住的便是那一條彎彎曲曲繞城而過的清水江,臨河邊是一排排傳統吊腳樓,居民通過可活動的梯子,擡着盆子徑直下樓到河堤邊洗衣。茶峒依山傍水,是名副其實的水鄉。居民的生活與水息息相關,也由此誕生了獨有的習俗。
《邊城》中寫到,每逢端午,三省邊界的年輕男女會聚在河堤邊參加、觀看賽龍舟與捉鴨子活動——賽船結束後,有人會往河中放入數十隻鴨子,誰率先捉到,就成爲這鴨子的主人。懂水性的男子下岸競賽,女子則站在河堤、吊腳樓上爲他們加油。
清水江是邊城的母親河,哺育了小鎮的繁榮生活。過去,蜿蜒的羣山爲這裡製造了一個天然的屏障,維持着茶峒與世無爭的獨立姿態;一條碧綠的江流過小鎮,則爲這裡帶來了與外界的聯繫與流動的商業。
△停靠在江畔的船隻。(圖/視覺中國)
茶峒,最初是西南官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沈從文在《邊城》開篇便提及這座邊城小鎮的作用:“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爲‘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由於流經茶峒的河流可通往貴州、湖南等地,水深且寬,便於航行,因此成爲極爲重要的水路。
茶峒商賈雲集的盛況,在沈從文筆下,同樣得以還原:“船下行時運桐油、青鹽、染色的五倍子。上行則運棉花、棉紗,以及布匹、雜貨同海味”,當時河街商鋪林立、繁榮異常。
過去,村民要到對岸的古鎮做生意,“拉拉渡”是唯一的交通方式。《邊城》故事中的翠翠和爺爺,便靠渡客爲生。與漁船不同,拉拉渡不用划槳,而是由一根鐵纜將兩岸碼頭緊緊相連。有人過渡時,靠船伕引手攀緣那鐵纜,慢慢牽船過對岸去。
△如今,已有大橋銜接兩岸,零零散散的船隻在水面上。(圖/圖蟲創意)
雖然如今水面上已經建起了大橋,但這種古老的過江方式,直到今天仍在使用。在靜謐的、緩慢行渡的方頭船上,江邊的餘暉就像奢侈的禮物。城市之外,不少獨自旅行的遊人,選擇以這種方式修復自己疲憊的靈魂。
相融的文化,相融的美食
一方水土,有一方煙火。茶峒是土家族、苗族、漢族等多個民族聚居的小鎮,同樣也融合了多種民族的飲食習性和特色。如果沒有品嚐過當地的招牌菜,那麼你將會錯失深入瞭解茶峒的機會。
近年來,“酸鮮”的貴州菜、“麻香”的重慶菜,又或是以“辣”字當頭的湘菜,逐漸征服了北上廣年輕人的味蕾。在茶峒,則像打開了三種菜系的美食壓縮包。無需四處尋覓,一次便能一飽口福。與“一腳踏三省”的地域文化相對應的,是茶峒“一鍋煮三省”的飲食特色。
△洪安醃菜魚。(圖/小紅書)
比如當地有名的招牌菜“洪安醃菜魚”,又叫“角角魚”。主料是貴州的特產“黃顙魚”(也名“黃骨魚”),肉質細嫩,骨刺少且營養豐富。搭配嫩豆腐、姜、醃菜、辣椒等一鍋燉煮,口感融合了貴州的酸、湖南的鹹辣,還有四川的辛麻。大概也只有在這樣的特殊地理位置,才能一口品嚐到三省風味了。
茶峒的特色小吃除了米酒、糯食,便是各種五花八門的“酸辣”。米豆腐、綠豆涼粉、蔥油豬肉粑粑,就連燒烤都可能是酸辣的。就連沈從文也在《邊城》中也提及,茶峒人翠翠喜歡把蒜苗泡在米湯裡做成酸蒜苗;城中飯店的鯉魚豆腐,都裝飾了紅辣椒絲。
△鯽魚豆腐。(圖/圖蟲創意)
身處水鄉,爲什麼茶峒人越辣越快樂?除了祛除溼氣等可能的飲食文化觀念,更重要的還是受到了清代官鹽管制的影響。
清代蔣深《思州府志》記載:“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鹽。”由於當時鹽井稀缺,鹽價高昂,辣椒成爲鹽這一調味料的重要替代品。
辣,形成了茶峒人的吃食日常,同時也釀造了他們的脾性。沈從文筆下如此描述他記憶中的邊城人:“也愛利,也好義......不拘救人救物,卻同樣在一種愉快冒險行爲中做得十分敏捷勇敢。“
茶峒,
不僅是地理概念,也是文化概念
沈從文的一本《邊城》,讓茶峒名聲大噪。茶峒之所以爲邊城,不僅僅是地理位置使然,它的“邊”還在於獨有的風土人情,代表了作者內心對人情美的嚮往。
△走進茶峒古鎮,處處可以見到它與《邊城》的連結。(圖/視覺中國)
上世紀30年代的中國,艱難與混亂是人們的生活常態。沈從文認爲,人們對幸福的樸素追求已經逐漸被利益至上的風氣磨滅,躲在羣山深處的茶峒,就像遠離紛爭的“淨土”
就像《邊城》中靠渡船爲生的翠翠與爺爺,雖然爺爺是爲公家幹活,但渡河的人會體恤他們的辛苦,投下錢幣或送菜送肉,但爺爺每次都不接。茶峒的居民敦厚、善良,以雙手作爲安身立命的本事,也從不計較得失,這種平凡讓他們獲得了輕盈的精神力量。
邊城雖“邊”,但獨有的民俗文化熱鬧而有趣。
茶峒至今依然保留着每逢農曆五、十趕集的“邊邊場”活動,它可以理解爲獨有的三省市集。早上八九點鐘時,三省邊界的人們便會向茶峒聚集,他們大多身着傳統服飾,帶着家裡自種的蔬菜、水果、茶葉,自制的竹筐、揹簍、椅子、掃帚等在街頭售賣。不管時代如何變,這裡的人依舊留存着那份“懷舊”的生活習慣。
△ 茶峒古鎮上售賣的竹編工藝品。(圖/視覺中國)
過去,由於交通不便,“邊城”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難以被看見的狀態,也成了留於讀者、外界想象中的夢幻之地。
但如今,“矮寨特大懸索橋”正駕於雲端,打破了制約湘西發展的交通瓶頸,也爲遊客提供了去往茶峒的便捷公路。曾經漫長的盤山路途,如今僅僅數分鐘便能完成。
邊城擁有了被打開的可能,它不再那麼“邊”。但在這裡新建起的“翠翠島”,如同《邊城》筆下淳樸、堅韌的姑娘翠翠,依然承載了人們心中對自然、美好生活的想象。
編輯:曾寶氣,校對:無姜魚,排版:小梨
nico
你想去茶峒古鎮嗎?
讀完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