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臺灣的一則新聞的感想,美國製造似乎失去了快速大規模量產的能力
最近看了《參考消息》上面的一則新聞,這則新聞和我看到的其他情況可以說有一種互相呼應和印證的感覺,並讓我覺得加深了一些對美國製造業現在情況的認識,我先把圖片內容貼出來,
我們都知道美國在武裝臺灣,但是這個武裝臺灣的進度,這則新聞反映出來的信息讓人着實感覺有些意外。
根據《參考消息》5月2日的報道,
根據臺灣地區立法機構2019年11月通過的特別預算案,自2020年起,臺灣地區分7年度編列超過2472億元新臺幣(1元新臺幣約合0.22元人民幣),向美國採購66架F-16V戰機。
嗯儘管這個F-16V比起中國大陸的殲20還是落後了一代,但也將極大的增強臺灣空軍的戰鬥力,依據臺當局防務主管部門向臺灣地區立法機構報告的交機規劃,首架F-16V戰機應於2023年初交機,共分4年,至2026年底,全數完成66架交機,也就是說,計劃2023-2026年完成全部的交付.
但現在已是2023年5月,美方卻告知臺灣方面,首批新機出廠時間在2024年年底,交機時間爲2025年年中以後。這個時間比起計劃的2023年初足足延遲了兩年半。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軍售的款項臺方每年是按照特別預算規劃的進度支付,並未因美方推遲交機而調整金額與付款時間,而臺軍方官員說,軍售未能如期、如質完成,也並無“違約條款”。
我看到這裡感覺實在是太震撼了,美國人的霸道作風簡直是體現在方方面面啊,難怪當初毛澤東說“美帝國主義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講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講理,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對此,臺灣地區國民黨民代賴士葆說這是不平等條約,臺當局防務主管部門要負最大責任,報道稱,賴士葆質疑:“美方要求按時間交錢,交貨日期卻是當參考用?”美方交貨時間延到後年,臺灣方面卻沒有相關違約、處罰條款,根本是不平等條約。
這個新聞讓我感到比較欣慰,沒有想到美國製造在產能方面竟然如此拉胯。
實際上延遲的還不只是66架F-16V戰鬥機,而且400枚魚叉反艦導彈的交付也一併延遲了,前不久彭博社等境外媒體發佈的新聞,稱美國將向臺灣出售400枚美國陸基“魚叉”反艦導彈,預計在2025年第一批運抵臺灣,並在2029年3月之前完成全部生產與交付任務。雖然五角大樓在4月7日公佈了這筆交易並稱已經和波音簽約,但並未公開具體買家,不過美媒體普遍認爲這批導彈是爲臺灣而準備的。
400枚魚叉導彈,竟然要到2029年才能生產完?這對一個超級大國來說有這麼難嗎?
但實際上根據國內媒體報道,這筆400枚導彈的軍售實際上在2020年10月就已經被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批准了,一直拖到現在才又公佈進展,當然這個進展就是一枚也還沒有交付。
我查了下之前的新聞,下圖是2020年10月的報道,該軍售包括100套魚叉岸艦導彈系統和400枚魚叉導彈。
根據臺灣《經濟日報》援引《彭博》4月17日報道,魚叉導彈採購合約是美國衆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邁克·麥考爾等議員所稱的,需要加速推動的對臺190億美元“積壓”軍售訂單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清單上還包括F-16 Block 70戰鬥機(F-16V)、MK-48魚雷、M109A6自走榴彈炮和毒刺導彈。
也就是說,F-16V也好,魚叉導彈也好,都還只是對臺軍售積壓的一部分,這可以看出美國對臺灣軍售已經積壓了多少。
臺灣那邊的媒體認爲,美國方面延遲交付跟新冠疫情有很大關係,全球供應鏈在新冠疫情期間受到很大影響,導致生產不順,使得美國方面積壓了大量對臺軍售項目無法準時交貨。
但是我覺得這其實並不是一個非常有力的理由,即使疫情影響了三年,也不至於F-16V的首機交付也要推遲兩年半吧,就算疫情導致了物流停頓,交付一架或者幾架也這麼難嗎?
我覺得美國的製造業出現了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以至於這樣嘴邊的肉都無法實現按時交付,臺灣對於美國而言可不僅僅是賺錢的事情,而且是美國遏制中國崛起的戰略關鍵,在一個關鍵領域表現的如此拉胯,絕不是僅僅新冠疫情的影響。
畢竟F-16V首批交付要等到2025年了,400枚魚叉導彈全部生產完竟然要到2029年,都到2029年了,這就很難說是因爲新冠疫情影響了吧?
畢竟就算是繡花,這麼多年也能繡完了啊。
再舉個例子,在2023年4月份還有這樣一個新聞,
根據韓國《東亞日報》4月份的報道,韓國政府同美國達成統一意見,將會向美國提供50萬發155毫米炮彈,這些炮彈是以租借而非出售的形式交付給美國。
而非常清楚,美國從韓國獲取這些炮彈主要就是爲了支援烏克蘭作戰,而韓國爲了避免直接援助,採取了先租借給美國的形式,實際上美國政府去年就已經從韓國購買了10萬枚155毫米炮彈。
要知道美國很早就放開新冠疫情管控了,而且今年已經是2023年了,居然國防產能還是提不上來,連155毫米炮彈這種產品居然都還要向韓國租借,以彌補自己產能的不足。
在美國製造業本身就存在產能緊張,交付緩慢的情況下,烏克蘭戰場又大量的佔據美國軍工產能,這無疑阻礙了對臺灣的武器交付,這一點對我方是有利的。
要知道,美國之所以能夠獲得二戰的勝利,和其當時海量的工業生產能力高度相關,不僅能夠供給美軍的作戰需要,還能夠大量的援助物資到英軍,蘇軍和中國等盟友,最終獲得了戰爭的勝利。
今天的美國在科技上仍然先進,但是是否依然擁有快速擴張產能的能力實在是讓人懷疑,就拿特斯拉的中國工廠和美國工廠對比一下,
特拉斯的上海工廠2019年1月纔開工,2019年底就投產了,2020年當年就佔到了特斯拉全球產量的三分之一,2021年上海工廠48.41萬輛的產量佔到全球51.7%,2022年更是佔到了全球產量的54.2%,這就不僅僅是超過美國工廠了,而是超過了中國以外全球所有工廠的總和。
這顯然不是馬斯克不想美國工廠產能迅速擴張,而是確實比不上上海工廠的能力,可以說上海工廠的建設改變了特斯拉的命運。
再說美國的新一代福特級航母,這是取代現役主力尼米茲級航母,
首艘艦福特號是2005年開工的,到2017年才服役,耗時12年;
而二號艦肯尼迪號2015年開工,原計劃2022年交付美國海軍,後來延遲到2024年,現在又延遲到2025年交付,如果說第一艘是有研發的時間,那麼第二艘航母也耗時10年的時間。
美國自己製造大型軍事裝備時間居然要這麼久,福特級航母從2005年開始製造到2025年,竟然只能交付兩艘,其中一號艦形成戰鬥力,二號艦還只是到2025年剛剛交付。
有意思的是,跟福特級一號艦開建的時間一樣,中國也是在2005年開始了第一艘航母遼寧艦的改裝建造工作,到2025年同樣的時間內預計會實現了遼寧艦(改裝)服役--山東艦服役(自制滑躍起飛)-福建艦服役(自制電磁彈射,預計在2025年前服役)--004號和005號航母開工(很可能將會有核動力)的不斷升級。
我現在對美國製造業有一個觀點,那就是美國現在0-1的原始創新能力依然強大,體現在R&D研發投入仍然是世界第一,世界五百強裡面的優秀美國製造業企業仍然衆多,但是從1-N的大規模擴張製造業產能的能力已經大大削弱了,這種能力我覺得已經弱於東亞地區不少,尤其是中國。
今天本文的這些新聞,我需要說的是,從證據的充分性角度似乎還不足以說明美國製造就完全缺乏產能擴張的能力了,
但是美國援助烏克蘭居然連155mm炮彈都無法足額供給,還需要從韓國購買和租借,要知道俄烏戰場僅僅是一場局部戰爭,而且很少有大規模的兵團作戰,居然就讓美國連炮彈都無法足額供應了。
美國對臺軍售,就不說戰鬥機了,居然400枚魚叉導彈要差不多十年才能交付完。
就連我們一直認爲美國保存的不錯的汽車製造業,通用,福特,特斯拉,豐田,本田,日產,大衆等公司都在美國進行汽車製造,其產能擴充能力也不如中國了。
根據彭博社,Techweb等國外媒體的報道,根據對美國70多家汽車工廠2021年產量數據的統計,
2021年特斯拉的加州工廠是美國生產效率最高(產量最大)的工廠,平均每週生產汽車達到8550輛汽車,超過了其他北美地區主要的汽車工廠:
特斯拉加州工廠,530萬平方英尺,每週生產8550輛新車;
豐田肯塔基州工廠,900萬平方英尺,每週生產8427輛新車;
寶馬南卡羅來納州工廠,700萬平方英尺,每週生產8343輛新車;
斯特蘭蒂斯密歇根州工廠,500萬平方英尺,每週生產約6000輛新車;
福特密蘇里州工廠,470萬平方英尺,每週生產約5800輛新車;
現代起亞印第安納州工廠,340萬平方英尺,每週生產約5600輛新車。
日產田納西州工廠,600萬平方英尺,每週生產約4900輛新車;
特斯拉德州工廠,790萬平方英尺,2022年投產(2021年未生產);
但是從特斯拉加州工廠的情況來看,儘管是2021年產量排名美國第一的汽車工廠,但其擴產能力遠不如上海工廠,上海工廠的實際產量平均到每週爲9284輛,要知道加州工廠是2012年生產第一輛電動車,而上海工廠是在2019年底才投產,真正大規模量產是在2020年。
特斯拉上海工廠,竟然投產兩年就在產量上超過了美國所有的汽車工廠,這着實讓人吃驚。
類似這樣的各種行業新聞我還能找出許多,
像臺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在建的兩座工廠,第一座工廠於2021年6月份開始動工建設,2022年夏天封頂,計劃2024年開始量產4納米芯片(之前計劃的5納米芯片),規劃月產能僅爲2萬片晶圓。
由於工程和設備安裝進度延遲、人力資源短缺和成本緊張,該工廠可能會推遲到2025年全面投產。
不知道是不是因爲美國的壓力,臺積電後來又在2022年12月6日宣佈計劃在亞利桑那州建設第二座芯片廠,該工廠計劃於2026年開始生產3nm製程技術,月產能爲3萬片晶圓。
即使到2026年這兩座工廠都按照計劃完成了,而且實現滿產,也只佔臺積電2022年產量的(臺積電2022年出貨1530萬片等效12英寸晶圓,每個月127.5萬片)4%左右,而臺積電產量還在不斷增長,到2026年估計佔比4%都不會到。
種種以上新聞,讓我感覺今天的美國製造,似乎更適合製造量級在中小規模的高科技產品,而缺乏極大規模量產的能力,美國人尤其是年輕一代的美國人習慣了服務業,金融業的工作,已經不太想進流水線工作了,也不想在工廠當工程師搞枯燥的研發工作了,缺乏足夠的工程師和工人。
同時這也意味着美國已經沒有大規模和完整的上游供應鏈了,這也是支撐1-N大規模快速量產能力所必備的。
如果這個判斷是正確的話,那麼無疑對我國是有利的,這意味着在民用領域,
一旦科技上被我國突破,打破了美國的技術優勢,則我方可以迅速的擴產和降低成本,壓垮美國的同行,
而在軍事上,由於美國缺乏快速擴張產能大規模量產的能力,甚至在俄烏戰爭爆發一年後居然還無法做到155mm毫米炮彈足額供應,則這種情況也是對我方有利的。
而這種情況似乎對我國也是有一些啓示的,那就是一個國家制造業能力的衰落,首先是從快速和大規模量產的能力衰退開始的,這種能力越是衰退,則越可能影響到該國的製造能力越來越聚集於“量小价高”的產品上,快速和規模量產的能力越是缺乏,則該國有製造競爭力的範圍會越來越小。
因此我們不要看不起我們目前擁有的大規模和快速量產的能力,非常重要,也可以看出我國保持完整的供應鏈,以及保持足夠的理工科人才供給的重要性。
往期文章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