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解封時機須滿足1條件 陳秀熙估這時間可達標
臺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最佳解封時間點會落在「超額死亡接近零」的時候,預估臺灣可在5、6月到達最佳時機。(圖取自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三年多,各國陸續解封迴歸常態生活,臺大公衛學者指出,Omicron時期有三大死亡軌跡,防疫警戒雖有助於降低新冠肺炎直接死亡和共病死亡,但可能導致間接超額死亡,最佳解封時間點會落在「超額死亡接近零」的時候,預估臺灣可在5、6月到達最佳時機。
臺大公衛學院「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團隊統計,新冠肺炎流行至今,全球已有6.7億人感染,其中Omicron時期就有3.8億人,佔了一半以上;截至今日已有686.3萬人死亡,Omicron時期約佔20%,釀成139萬人死亡。
陳秀熙分析,相較於Alpha和Delta時期大多是感染導致重症死亡,也就是直接死亡(Die from COVID-19),到了Omicron時期僅有6到7成是直接死亡,另外3到4成則是共病造成死亡(Die with COVID-19),換言之,很可能新冠肺炎是輕症,但伴隨其他疾病造成死亡。
另外,防疫警戒可能造成醫療能量緊縮、人力不足,非新冠肺炎的重大疾病死亡超過預期,稱爲間接死亡(Die from Insufficient Medical Care),又稱「超額死亡」。陳秀熙指出,臺灣從Omicron BA.2到BA.5流行期間,超額死亡相較於基礎線,都還有很大的距離。
陳秀熙指出,Omicron的三種死亡軌跡在每個國家經驗不同,最好的解封時間點是「超額死亡接近零」的時候,也就是全死因死亡率曲線回到疫情前預期死亡率;目前許多國家都在拿捏時機點,例如丹麥2022年2月解封后,超額死亡率呈現下降趨勢,目前已達到疫情前的基礎死亡水準。
「臺灣預估在5、6月之間可以到達最佳解封時間。」陳秀熙分析,現階段關鍵是中重症監測、改善醫療照護能量,並持續監測病毒株,一方面防止直接死亡和共病死亡,另一方面逐步解封以降低間接超額死亡;另根據研究,施打疫苗可降低64%到75%的直接死亡,亦可降低33%到58%的共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