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的年輕人,看不起電視

年輕人作爲消費市場的主流羣體,一直以來都是消費行業拉攏的對象,但電視行業卻似乎與這個羣體無緣。年輕人成爲了一個不需要電視機的羣體,不管是新的家居理念的興起,還是智能手機對電視的取而代之,電視逐漸被驅逐出年輕人的世界,以至於電視的開機率大幅下降。

這背後是無數的年輕人仍然在爲落腳問題而犯愁。隨着城市化的發展以及北上廣深杭等特大城市建成,無數的就業機會向大型城市聚集,走出象牙塔的年輕人不得不進入大型城市闖蕩。而出租房成爲了,年輕人的第一難。

年輕人在大城市裡見到這個繁花的大千世界的另一面。上海的羣租隔斷房、廣州深圳的城中村,給予年輕人安歇的位置,卻也困住年輕人的靈魂。佔據住房面積以及休閒時間的電視,對於北漂、滬漂、粵漂的年輕人來說,已經變成了一類奢侈品。

買電視的前一站是提升住房質量

去年火爆的CityWalk在互聯網上遭遇了一陣羣嘲,儘管在街頭用統一的舞蹈動作佯裝愜意的行爲讓人費解,但背後卻是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不願困在出租屋的心酸。

這已經成爲現代中國都市特有的一種“賽博朋克”式的迷幻:白天年輕人出入在光鮮亮麗的CBD,彷彿擁有一份光鮮的職業,以及對未來的無限希望。但到了夜晚,年輕人又坐上地鐵公交,再穿梭人海回到破落的出租房裡。

這就是年輕人在進入職場後遭遇的第一場毒打。現實裡沒有《愛情公寓》裡的美好,也不存在一個讓三五好友住在一起的環境還不錯的社區,而是一個個被隔板隔開的單間,而這個單間可能是建在廁所裡,睡覺的地方被挑空在天花板下,下面就是馬桶。

又或是一個樓梯間改造的小住房,雖然五臟俱全,但廚房卻建在樓梯邊上,人要站在高低錯落的階梯上做飯。能夠租上別墅裡被間隔出來的閣樓一側,已經是頂好的條件:雖然無法擁有一個平整的天花板,但至少也能擁有一個廚房是廚房、臥室是臥室的小房間。

這是當下滬漂年輕人的現狀,短視頻興起的租房探訪潮流公開了都市年輕人的真實生存狀況。而想象中告別羣居的幸福生活,那是月入20k才能做得起的夢。想要住得更好,就只能搬去更遠的郊區,忍受一個小時以上的單次通勤時間以及擠得滿滿當當的地鐵。

年輕人沒有時間待在出租房,也不願意待在出租房,更不用說在出租房裡看電視。

生活質量纔是決定年輕人要不要擁有一臺電視的因素

購買電視的決定權並不在租房的年輕人的手上。年輕人並不是不需要電視,而是不敢擁有電視。電視並不昂貴,甚至可以說是廉價,不到2000塊就可以擁有一臺55英寸的電視。真正難的是一種可以看電視的生活狀態。

電視的大多數場景都和客廳匹配,而擁有一個客廳對年輕人來說卻並不簡單。小區合租房裡的客廳是公共空間,沒有交集的合租室友彼此都不會在客廳裡逗留太久,客廳久而久之成爲了存放快遞箱子的場所。而每天回到只能躺在牀上的單間,也容不下買一臺電視的需求。而遠在郊區的年輕人,每天就要在通勤上消耗大量的時間,很長時間都不會有看電視的自如。

空間是稀罕的財富,而時間是更加稀罕的財富。年輕人無法在大城市裡駐足,總有各種各樣的理由,讓人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電視成了帶不走的負擔。而郊區更低的房租更好的居住品質不是憑空得來的,爲了住得舒適人們奉獻了最寶貴的財富。

據《2023 中國城市長租市場發展藍皮書》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的租房人口已近2.6億人。而這2.6億人裡,又有多少人會在出租房裡買電視呢?比起電視,可移動的設備更容易滿足租房的年輕人的娛樂需求。

事實上,電視廠商能做的非常有限。這幾年,電視市場不斷進行價格戰與技術升級,但仍然無法改變電視出貨量下滑的情況。這背後不僅有電視產業內部的原因,更有大部分租房人羣的電視需求被現實因素凍結了的原因。

據奧維雲網預判,2024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爲3085萬臺,將同比下降1.8%,零售額爲1125億元,同比增長2.5%。電視產業只能繼續往上卷,用更先進的技術繼續去開拓有房一族的“存量市場”,又或是另轉方向去海外淘金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