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些價值是高於政治的
(圖/本報系資料照)
日前賴清德提醒宮廟,兩岸交流時不要被對岸「拐去」,免得影響國安,陸委會副主委樑文傑也指出「不只是媽祖,包括保生大帝、關帝爺、神農大帝,都是中共近年對臺統戰的工具」,從國安的立場談宗教交流,以憂國憂民,說者乃能大剌剌吐出斯言,可其間所折射的價值觀卻讓識者驚心。
政治是管理衆人之事,換句話說,它帶有更多工具性的味道,這項工具,雖說目的在追求羣體的共同利益,調和不同立場的意見,因此須擁有一定的權力,但在擁有的同時,它更須節制自己的力量,否則政治獨大,剩下的只是權力的競逐與赤裸的鬥爭。
要能節制自己,一在瞭解權力是被交付的,這在民主社會尤其如此,另一則在體得政治除了追求共同利益,調和矛盾外,它還須爲更高的價值服務,只有這樣,政治纔不致淪爲強者的坐地分贓,而是人類價值的一種支撐。
這所謂更高的價值,在文化、在人權、在學術、在藝術,它們關係生命的尊嚴與心靈的豐富,而宗教更是重要的一端,因爲它牽涉到生命的皈依。正因此,在「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的西方,即便惡名昭彰的蓋世太保,也不敢對教會做唐突的管轄與搜索。
當然,這樣的「神聖性」與「世俗性」的分野,在中國文化裡不曾出現,以「人間性」爲本質的中國文化,如果歷史記載無誤,在顓頊「絕地天通」後,政治領袖就接收了祭司的權力,也因此,佛教進入中國,就有了與皇權該有何種關係的論辯。中國的皇室與士大夫認爲「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而佛家以自己舉揚的既乃「出世間法」,又何須對「世間」的君主禮拜,這「沙門敬不敬王者」的爭論,持續了一百多年,後來雖然以廬山慧遠的《沙門不敬王者論》作結,但慧遠也在這裡強調「不依國主,法事難立」,做了一定的調和。
正如此,歷史中帝王與宗教的關係一直處於緊張狀態,但通常,都是政治力佔有優勢,而政治勢力既有藉由「宗教名目」變天者,執政者乃更爲戒慎,也不時要以管束的心態面對宗教。
根柢來看,賴對宮廟的「提醒」,其實也是這種中國傳統文化心理的產物,正如此,說起話來就振振有辭,然而宗教的異化雖時有所聞,但它畢竟不是宗教存在的原點,做爲一個在歷史與現實中更爲強勢的政治力,在此能做的,是營造更好的環境,讓宗教的發展與交流更爲純化,以更高層次的心靈交融,裨益諸方。
讓「神聖性」與「世俗性」有較清楚的界線,是兩岸共同的文化課題,臺灣這些年宗教鼎盛,政治人物面對這「超自然」塊面,原有一定謙抑,但近來,政治人物參拜宗教場所,更多的就是選票的考量,而爲了「去中國化」,更有人以偷換概念的方式說媽祖、關公都不是「中國人」,以此處理所謂臺灣人信仰「中國神」的問題。
媽祖、關公、保生大帝,都是歷史人物成「神」的,當然有他們做爲人時的「籍貫」,但他們之所以被信仰,跟他們的出生地原無關,你不會因爲關公是山西人就信仰祂,你信,是因祂的忠義,你信媽祖,也不因祂是莆田湄洲人,而是因祂乃海神,是衆生的庇護者。
原來,臺灣以自己的歷史進程,生命的信仰與皈依這個塊面是很可以作爲大陸參照的,舍此不圖,卻就從自己定義的「統戰」角度談論兩岸交流,不僅是對自己的沒信心,也將宮廟的存在更推向世俗化。其實,不只宗教,一個真正的政治人物必然是要將「總有些價值是高於政治的」這樣的信念,時時掛在心頭的。(作者爲文化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