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川上曰”的三重境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孔子《論語》
記得小時候,老師在講《論語》時,就讓我們將這句話背誦下來,以至於在此後的歲月中,在自己稍有懈怠或懶惰時,在耳邊或腦際就會想起這句話。
隨着我閱歷的增長,隨着自己對生活際遇體驗、感悟的增加,隨着對中國傳統文化所蘊含的人生哲理的深入理解,時不時地會對這句話產生些許不一樣的體會或感悟,偶爾是靈光一現的瞬間而悟到,從而使我對這句陪着我趟過青春、走過中年的名言有了一些新的認知。
我現在覺得,孔子臨川之嘆包含着三個不同層次的境界。
時光如水
第一重境界是要珍惜時間,莫讓時光白白地流走。相信,較大多數人在讀到夫子這句話教誨時,亦或是老師在講這句話時,都會強調這一層的境界。古語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對於青年、年輕人而言,中年前的大把時光不宜虛度,必須抓緊時間認真學習、努力工作,增長知識和才幹。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在人生的初始階段,看似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揮霍,但逝水流年,一切都是那樣的匆匆,真如白駒過隙,一晃就過去了。
所以,對於有志有爲者,實則是幾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用坐暖冷石的毅力與決心,假以時日,纔有可能達到人生的小目標。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壯志未酬,時時以進取之心激勵奮進,實則可以成爲我們人生的楷模。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赤壁賦詩的東坡先生,不僅僅是讚歎少而建功立業的周瑜,更是對自己雖已中年,但卻難以立下如周瑜般豐功偉業而嘆息!“時光容易把人拋!”“詩酒趁年華。”這是在說給自己聽的,何嘗不是一種激勵與豪邁?
人活天地間,盡人事,聽天命。
第二重境界是人間事有頗多難以把握之處,甚至是根本把握不住。這是我人過中年後一點一點感受到的。我們經常受到的教育是,人生要努力,有努力就會有收穫。但收穫的是你當初想要的嗎?或是你預期的收穫嗎?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我們活在天地間,所謂盡人事,聽天命。複雜的社會關係決定着我們的生存狀態,以及所謂的成功與失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切似乎都是有條不紊,循規依例地運行中,但實際上卻是每時每刻都在變化之中。古人講要見微知著,要善於察“青萍之末”,要未雨綢繆,要早做準備,要下先手棋,但更要留有後手。但說句實話,世事的變化既有其自身的規律性,又有其突變性,許多事都不是我們能把握的,看似握有主動權,實則可能就會面臨突如其來的變化。如一生謹慎的孔明,卻也有“失街亭”,不得不唱“空城計”的狼狽,所以,人們常說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孔子臨川而嘆,是否也在感慨其人生之不遇,世事就如同江河東流一樣,是其不能掌握或無能爲力的呢?我在經歷了許多挫折之後,才一點一點地感悟到孔子臨川而嘆還有這一層的深意!
世界的本質就是不斷變化。
第三重境界是提示了世界的本質。從中學時代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開始,就記住了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物質的運動是有規律的,並認爲這三句話提示了世界的本質。此後多年的工作、讀書、自省,逐漸地明白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哲學觀點與馬克思主義的相通之處。如老子講:“道可道,非常道。”其實就是對世界本質的另一種闡述。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我們生活的物質世界是在不停地運動、變化、發展的,所以,我們對這個物質世界的認識也是有侷限性的。因此,馬克思主義認爲,真理既有絕對性,也有相對性,當我們試圖闡述這個物質世界真理的絕對性時,也更多地體現着認識的相對性。可以闡述的“道”(某種意義上可以稱之爲規律)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道”是相對的,不可能是絕對的。
又如佛典講:“所謂佛法,亦非佛法”,大致上也是在闡述相同的道理或含義。禪宗的“不立文字”,就是想破除對某一思想觀念的執念。諸葛亮也曾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其實,都是在說我們生活的物質世界及我們的思想觀念都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的,對這個物世界的認識沒有標準的答案,只會有因時、因地、機緣巧合的“臨濟棒喝”“當胸一拳”。所謂“山水以形媚道”“道法自然”,就是藉助自然山水對道法(規律)的一種自然的表達,山水畫的意境、神韻,表達的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對世界本質的理解。
所以,我覺得孔子臨川而嘆,告訴了我們他對這個世界本質的認識。
讀朱良志先生《真水無香》一書,其有一段引文是朱光潛先生《談美》中的文字:
我讀《舊約·約伯記》、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彌爾頓的《失樂園》諸作,才懂得西方批評學者所謂“宇宙的情感”(Cosmicemotion),回頭在中國文學中尋實例。除着《逍遙遊》《齊物論》《論語·子在川上》章,陳子昂《登幽州臺歌》,李白的《日出東方隈》諸作以外,簡直想不出其他有“宇宙情感”的文字。
引這段文字,主要是我覺得朱光潛先生的“宇宙的情感”與我們常說的“世界本質”有相通之處。這也讓我想起了李叔同先生的《送別》,“長亭外,古道邊”所營造的意境和“一壺濁酒盡餘歡,夕陽山外山”所飽含的真實情感,不正是對“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的一個註腳嗎?
境界不同,人生不同
對於世間衆生而言,若從第一重境界進到第二重境界,進而再進到第三重境界,其人生的感言大概會是:人生如夢!若是其能從已感受到的第三重境界再重至第二重,進而又入第一重境界,則其人生的座右銘該是:勇猛精進。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
東方財經雜誌 東方文化雜誌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東方文化雜誌(ID:dfwh_hk)
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