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對個人的影響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意願都是由自己所生活的環境,所儲備的知識和個人的經歷所決定的;在現實的環境中有人缺少物質資源,有人缺少良好的教育,這兩方面帶來的欠缺都會給個人帶來不同的影響;對於缺少資源的人而言,迫於生活的壓力自己只能選擇妥協與讓步,因此外在的表現難免會顯得怯懦,對於缺乏教育的人而言,內心的空虛往往會表現的自負。

一個人外在的窮困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一個人內心的貧困;外在資源的貧困可以通過艱苦的努力奮鬥來改變,但是內心的貧困卻會讓人固步自封,從而限制個人未來的發展。

一個人的未來成就既取決於個人內心樹立的遠大理想,更取決於自己付出的實踐行動和在遇到問題時的決斷,當一個人內在貧困的時候,對事物是缺乏明確判斷力的,因此對於外在資源的使用也就會憑藉着過往形成的習慣來進行。

對於貧困者而言自己很難獲取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在成長過程中自己的競爭力顯然是有限的,面對現實自己只能從事一些門檻較低的工作,隨着時間的推移自己也就形成了相應的生活習慣。

房一個人的生活習慣養成之後,再想要進行改變不僅需要他人良好的引導,同樣需要自己長時間的堅持,但是很顯然在貧困者生活的環境中要想尋找一個引導自己的人難免會困難,縱然有這樣的人自己也未必願意聽從。

對於資源缺乏的人而言,不需要付出而得到的資源顯然是最好的,但是現實情況中付出與回報往往是對等的,當自己不願意付出資源進行改變時,也就意味着自己很難得到改變。

隨着時間的推移,貧困者對於外界環境的落差越來越大,自己內在的知識儲備不足以爲個人提供支撐,面對外界撲面而來的壓力,自己很難進行抗拒,自然也就表現的很不適應,在面對他人的指責時更顯得唯唯諾諾,當遭遇的次數多了之後,也就形成了固定的反應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