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誠協助企業淨零減碳 邀各界專家給建議

綠電與碳交易現況及展望研討會合照。圖/資誠提供

在全球淨零碳排趨勢下,碳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議題,爲協助企業實踐淨零之路,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及臺灣電力企業聯合會共同舉辦「綠電與碳交易現況及展望研討會」,從不同面向解析綠電與碳交易的現況與展望。

研討會邀請濟部能源署副署長吳志偉、經濟部標檢局組長黃志文、臺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與資誠普華綠色科技公司董事李宗哲進行專題演講及座談。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能源轉型事業服務團隊主持會計師蔡亦臺表示,過去五年來,臺灣的再生能源產業蓬勃發展,不僅綠電市場逐漸完善,碳權交易制度也逐步實施,例如,臺灣碳權交易所於2023年底正式啓動國際碳權交易平臺。此外,碳費制度於今年八月底公告,並預計於2025年開始正式徵收。

蔡亦臺指出,企業針對綠電如何有效的安排案場與用戶間的轉供契約,以達到綠電採購成本效益的最佳化,此外,碳權交易如何配合企業的碳管理,將是企業實踐淨零碳排和推動能源轉型的重要議題。

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吳志偉表示,國家發展委員會2022年公佈的「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包含「十二項關鍵戰略」,其中有六項與能源相關,除了風電與光電之外,前瞻能源包括氫能、地熱、海洋能及電力儲存系統等議題。

吳志偉透露,目前短期投入較多資源的會是地熱,氫能則是要看技術發展的趨勢決定未來方向,而儲能的布建速度則會依整體再生能源的布建速度來進行調整。

綠電交易市場現況,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組長黃志文則說,截至目前爲止已有353家企業參與綠電採購,而今年上半年度,中小企業約佔兩成交易量,顯示綠電市場的逐步開放。

黃志文指出,在供給端,由於太陽光電案場三轉一政策的鬆綁,透過售電業即可參與綠電交易市場,目前的售電業高達78家,而案場亦在蓬勃發展,從2022年的100多案申請,2023年300多案,到今年超過1000案,爲因應案場爆增,案場查覈將規劃改採用書面審查等新措施,最晚於10月召開說明會。

臺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分享碳定價的國際動態,介紹臺灣碳權交易制度和相關規則,說明碳權交易即是透過經濟誘因推動企業減碳。鼓勵企業在排碳有價的時代,及早制定適應碳市場變化的減碳策略,將碳權視爲碳管理工具,進一步發展低碳產品或服務,提升永續競爭力。

談到目前臺灣碳權交易發展,田建中表示,「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臺」將於10月2日上線,即國內的碳市場,由環境部核發的減量額度,並補充說明國內法規目前無「碳權」此二字,是以減量額度表示所謂的「carbon credit」。

環境部近期公告碳費三項子法,資誠普華綠色科技公司董事李宗哲從溫室氣體排放減量規劃的角度切入,先介紹減量額度 (即俗稱的碳權) 的來源類型,依現行臺灣自願減量專案法規分爲「移除」及「減少或避免排放」兩大類型。

李宗哲舉例,固碳或碳捕捉技術爲前者,減少或避免原有的排放量則顧名思義爲後者,並解析現行「自願減量計劃」制度的法規進程、減量類型、基本原則及申請方式。

李宗哲提醒企業,須確認自願減量專案符合所採用之減量方法的適用條件,並鼓勵非碳費徵收對象之企業取得減量額度後,可積極透過碳交所的平臺進行交易,參與推動國內減碳成效。

綠電與碳交易研討會專題座談。圖/資誠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