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武漢1733例新冠患者 76%半年後「至少有1症狀」 

新冠肺炎的長期後果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圖/路透社)

記者蔡儀潔綜合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超過1年,全球有8950萬人感染。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9日發表研究指出,經過追蹤1733例武漢的新冠患者,發現超過76%的患者在發病6個月後,仍有至少一種持續症狀,其中疲勞、肌肉無力最常見。

據《澎湃新聞》報導,《柳葉刀》9日在線發表了由武漢市金銀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呼吸中心、國家呼吸醫學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所聯合完成的一項研究,題爲《6-month consequences of COVID-19 in patients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a cohort study》。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醫護人員。(圖/路透)

研究評估了新冠病毒對患者的長期結局影響,發現超過四分之三(76%)的患者在發病6個月後,仍有至少一種持續症狀,其中疲勞、肌肉無力是最常見的症狀,佔比達63%;26%患者存在睡眠障礙;23%患者報告出現焦慮或抑鬱。

在390例進行肺功能檢查的患者中,由於41例無法配合完成,最終349例完成了肺功能檢查。住院病情越重的患者中出現肺功能下降的情況更常見:7等級量表評分5-6分(住院期間接受機械通氣治療)的患者中,56%出現肺彌散功能障礙,意味着氧氣肺泡血流中的擴散能力下降;肺彌散功能障礙在7等級量表評分4分(住院期間接受氧療)的患者中比例爲29%;在評分3分(住院期間不接受氧療)的患者中比例爲22 %。

住院時病情更重的患者,在6分鐘步行試驗測量受試者於6分鐘內步行的距離)中表現更差,7等級量表評分5-6分的患者中,有29%未達到正常預計值的下限。該比例在3分患者中爲24%,4分患者中爲22%。

研究還發現,部分患者在出院後出現腎臟問題。除了肺臟,COVID-19還會影響包括腎臟在內的其他器官實驗室檢查發現,住院時腎功能正常的患者中有13%在隨訪時出現腎功能異常。

值得注意的是,94例患者在隨訪時完成了抗體檢測,與急性期住院時相比,中和抗體的滴度下降了52.5%。研究團隊表示,這可能會帶來對再次感染風險的擔憂。

▲醫護人員。(圖/路透社)

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教授指出,因爲COVID-19是一種新發疾病,纔剛剛開始瞭解它對患者健康的長期影響,隨訪研究表明,大部分患者在出院後仍然會繼續受到該病毒的至少部分影響,出院後的醫療照護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別是針對住院時病情更重的患者。

該研究入選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20年1月7日至5月29日期間出院的新冠患者,中位年齡57歲,中位隨訪時間爲發病後186天。在2020年6月16日至9月3日期間,研究團隊對1733例患者完成了集中隨訪。

研究對所有患者進行面對面訪視,通過一系列問卷評估其症狀和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這些患者還接受了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和評估患者耐力水平的6分鐘步行實驗。

當中390例患者接受進一步包括肺功能評估在內的檢查。此外,94例參與另外一個臨牀試驗(LOTUS China)且完成急性期SARS-CoV-2抗體檢測的患者在隨訪時再次進行抗體檢測。

針對該研究的侷限性,研究團隊提到,由於本研究在急性期和隨訪時都完成抗體檢測的患者數量有限,未來需要更大樣本的研究來闡述抗體隨時間的動態變化趨勢。

另外,由於武漢疫情期間輕症患者均在方艙醫院集中治療,本研究未能入組輕症患者,因此也十分有必要進一步開展研究比較門診輕症患者與住院患者之間長期結局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