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問引領思考

來源:經濟日報

在《耶魯的心理學第一課》一書中,作者、美國心理學家安宇敬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作者4歲的兒子曾在坐車的時候問她,紅綠燈裡的“黃燈”爲什麼是橙色的?帶着理所當然的認知,她順口糾正兒子“黃燈就是黃色的”,直到在下個路口才發現兒子說的竟然是對的。她事後去查證才得知,黃燈是故意設置爲橙色的,因爲這樣能見度更好。

“從小到大,我竟然從來都沒有懷疑過黃燈的顏色,不能不說是一種先入爲主的錯誤。”安宇敬寫道。

根據她的研究,被先入爲主的認知誤導,導致對現實的解讀出現偏差的現象非常常見。不只是成年人習慣於憑藉直覺和經驗作判斷,青少年也是如此。很多“思維陷阱”就這樣不知不覺地干擾了我們的生活。

對此,愛因斯坦給出過一個解決方案——訓練大腦學會思考。

多年之後,教育學家將愛因斯坦的觀點總結爲“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並認爲判斷教育成功與否的分水嶺,很大程度上就在於能否幫助孩子建立起獨立、健全的思辨能力。

批判性思維本質上是一種反思性的思維方式,它既是一種思維技能,也代表了一種思維傾向。其核心在於培養獨立思考、理性分析、嚴謹求真的習慣,從而幫助自身更好地認識世界、理解問題、作出決策,以應對複雜多樣的挑戰。

大多數哲學家和科學家都是批判性思維的高手。他們往往能在常人無疑問處提出質疑,展開創造性想象,提出新的觀點和理論,由此推動哲學和科學的進步。進一步說,批判性思維還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需要。從源頭上看,創新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的前提是發現問題、釐清要點。甚至可以說,正是因爲有了批判性思維,人類才能成爲思想和知識的生產者與創造者,而不僅僅是前人智慧的使用者和消費者。人類文明發展和進步的一大動力正在於此。

遺憾的是,小朋友通常都非常擅長“審訊般沒完沒了地追問”。但當孩子長大,問題就會變少,到了成年人階段,更多人會小心翼翼地隱藏自己的疑惑,謹慎提問甚至儘量避免提問。

研究者認爲,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因爲人們對批判性思維存在兩種誤解。

其一是認爲批判性思維天然帶有衝突性、對抗性。實際上,批判性思維和批判行爲是兩件事,前者是一種思維方式,對形成正確認知有益無害;後者則代表了一種實際行爲,是否有益要看具體場景。

其二是認爲批判性思維是純粹基於邏輯的,這也導致一些自認爲不擅長邏輯思考的人對其持敬而遠之的態度。這也是一種誤解。批判性思維確實需要邏輯,但並不止於邏輯,對現實的觀察與反思纔是一切的起點。

要保持並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最需要的不是掌握結論,而是形成廣泛探討問題的氛圍。很多時候,提出問題、梳理難點、激發思考遠比直接給出答案更有啓發性,甚至於因爲沒能得出結論而帶來的挫敗感,對成長也是非常有益的。

需要明確的是,主動培養批判性思維並不僅僅是爲了審辨他人的觀點,更重要的是覺察自己的態度,形成自己的判斷,使自己成爲擁有靈活思維和活躍思想的人。這既是通往理性的途徑,也是一個人乃至整個社會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林白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