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日仿燭」智慧照明緩解失眠憂鬱 清大成果登國際期刊

清華大學材料系特聘教授周卓𪸩團隊研發「追日仿燭」智慧節律照明,經5年臨牀實驗證實緩解失眠及憂鬱症狀,該研究也經臨牀前期研究證實,可助精神患者康復。記者黃羿馨/攝影

清華大學材料系特聘教授周卓𪸩團隊研發「追日仿燭」智慧節律照明,經5年臨牀實驗證實緩解失眠及憂鬱症狀,該研究也經臨牀前期研究證實,可助精神患者康復,成果更獲「大腦與行爲」國際期刊刊登。周卓𪸩今天發表成果,期許推廣到各大醫療院所。

周卓𪸩研究團隊、臺中維新醫院院長許景琦和清大材料系博士生蔡雅琦今天出席記者會發表成果。周卓𪸩指出,醫學、科學界早已證實白天光要亮,晚上若不得已要用光,儘量不可以有藍光,但現今家庭使用LED燈大都含藍光,夜晚容易刺激交感神經活性影響睡眠,因此團隊專利研發無藍光的「日追陽,夜仿燭」的好光,利用節律照明,讓人白天有精神,晚上有睡意。

「大腦與行爲」論文第一作者,清大材料系博士生蔡雅琦表示,經臨牀實驗,維新康家全體住民使用節律照明後,精神病症都穩定下降,其中女性在情感淡漠,也就是精神病竈上有非常顯著改善;男性比較突出的病竈,也就是認知功能方面也有提升,因此認爲使用節律照明,有助於精神病患康復,該研究也榮獲「大腦與行爲」刊登。

維新醫院院長、同時也是臺灣精神科名醫許景琦指出,憂鬱症常在北歐國家流行,根據研究與日照時間有關,過去醫界也發現,如果能透過燈光導正,讓日照接近自然節律,憂鬱症狀就會明顯的改善。

軒豊照明公司協理陳必強表示,非常榮幸能與清大團隊合作,共同開發「追日仿燭」智慧節律照明,白天可模擬自然日光,入夜釋放燭光,幫助人們調節生理節律,改善睡眠品質和情緒波動,特別是失眠、憂鬱症及思覺失調等患者。

現今家庭使用LED燈大都含藍光,夜晚容易刺激交感神經活性影響睡眠,因此團隊專利研發無藍光的「日追陽,夜仿燭」的好光。記者黃羿馨/攝影

經臨牀實驗,維新康家全體住民使用節律照明後,精神病症都穩定下降,其中女性在情感淡漠,也就是精神病竈上有非常顯著改善。記者黃羿馨/攝影

周卓𪸩研究團隊、臺中維新醫院院長許景琦和清大材料系博士生蔡雅琦今天出席記者會發表成果。記者黃羿馨/攝影

清華大學材料系特聘教授周卓𪸩團隊研發「追日仿燭」智慧節律照明,經臨牀實驗,維新康家全體住民使用節律照明後,精神病症都穩定下降,其中男性認知功能方面也有提升。記者黃羿馨/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