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於智能機電伺服系統研發設計,「航星傳動」累計融資已超億元 | 早期項目

作者 | 林晴晴

編輯 | 袁斯來

36氪獲悉,近日,我國自主研製的HH-100商用無人運輸機在陝西成功完成了首次飛行試驗,標誌着這型飛機正式轉入科研試飛階段。其中,該無人機機電作動系統由硬科技企業「航星傳動」配套研製,併成功應用於本次商用無人運輸機飛行試驗。

「航星傳動」2021年成立於北京,是一傢俱備“航空、航天、航海”伺服系統研發、設計、批量生產、試驗及售後等“全流程、體系化”配套及服務的民營供應商,是專注于軍用、民用伺服系統(智能機電作動系統、高性能電動舵機系統)的研發、設計及批量生產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致力於爲客戶提供“海陸空天”各領域武器裝備舵機系統的產品及服務,已建立了完備的航空、航天產品研製體系,並具備伺服系統研製及批產的質量控制能力。

去年,「航星傳動」宣佈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成立至今累計融資已逾億元。該輪融資由中信建投資本領投,絲路金橋、國儀資本跟投。

伺服系統是工業自動化控制設備主要的動力來源之一,主要由伺服控制驅動器、伺服電機、傳動部件、反饋元件(高性能傳感器)四部分組成。伺服含義爲“跟隨”,指按照指令信號做出位置、速度或轉矩的跟隨控制。

通過對控制指令的響應和控制參數的設置,伺服系統可通過多維度閉環方式實現精確、快速、穩定的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轉矩控制,也可通過自適應智能控制算法來滿足不同被控對象的需求。因此,伺服系統目前廣泛地應用於對定位精度、運行速度、產品可靠性、工作壽命和響應帶寬要求較高的高端智能自動化控制領域。

其中,機電伺服機構由於使用維護性好、產品配套簡單、效費比高等優點,特別適合於大、中、小功率級別(50KW以下)的實戰化武器裝備、各類火箭彈和無人機系統等。

智能裝備市場的巨大市場空間牽引着伺服系統(舵機系統)的需求釋放,比如:商業火箭、無人機、水下潛航器等場景累計市場規模達數百億,未來市場空間巨大。具體來看,據國聯證券預測,到2026年軍品伺服系統現存市場規模將超過200億元;隨着低空經濟時代的到來,多電無人機和eVTOL等應用場景帶來的全電化舵機系統的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100億元,而商業航天賽道雖火熱,但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伺服現存市場規模約爲5億元,預測到2030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伺服產品市場規模將超出50億元。此外,據有關機構預測,2025年全球水下潛航器產業有望增長至91.20億美元。

2019年,第一枚民營商業火箭成功發射,「航星傳動」CEO嶽振波看到了商業航天的發展機會,他決定帶領團隊切入商業火箭伺服系統研發領域。

當前,「航星傳動」核心產品主要爲“中小功率電動舵機系統“和”中大功率機電伺服系統“兩大類,二者功率範圍覆蓋了20W到50kW,可滿足“商業航天、商業航空、商業航海”和特種裝備行業領域的不同功率級別的“定製化、專用化、規模化”應用需求。

此外,「航星傳動」還將航天伺服系統的生產能力釋放出來,開發伺服相關衍生產品,如伺服電機、一體化關節、諧波減速器、地面模擬負載臺、專用測試設備等,以滿足不同總體單位的實際需求。

「航星傳動」實質運營三年多以來,已與航天科技、航天科工、航空工業、中船集團等多家軍工集團達成合作,目前已進入多個型號。嶽振波表示,“此次HH-100商用無人運輸機採用的航空雙餘度舵機系統技術由「航星傳動」自主研發,實現了100%全國產化、低成本。團隊未來將繼續助力實現我國關鍵核心設備自主可控,爲商業航天、航空、航海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團隊方面,「航星傳動」團隊核心人員均來自航天系統、航空系統等,團隊成員均完整經歷過國防裝備機電伺服系統的全流程研製,平均從業時間超過14年,型號預研、研製及批產經驗豐富。

未來,嶽振波認爲,“我們即將迎來全電化的時代,伺服系統將來會往‘帶寬更高、速度更快、效率更優、體積更小、重量更輕、負載力更強’的方向發展,且會往‘小型化、智能化’方向升級。商業航空、航天、航海領域增量市場也很大,存在很大想象空間和發展空間。我們也將持續致力於以‘先進伺服技術’推進‘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的發展,迎接太空經濟、低空經濟時代的到來。”

當前,「航星傳動」正計劃開展A輪融資,本輪投資將主要用於產品批量生產能力建設、業務拓展、人才團隊持續提升、航空無人機領域舵機系統的研製及配套應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