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 動物園生物學
在1998-1999年期間擔任北美動物園和水族館協會(AZA)主席的 泰瑞·梅寶 博士(Dr. Terry Maple),可以稱爲動物園界的傳奇:1984年,年僅38歲的他便以動物行爲學家的研究背景,接手執掌亞特蘭大動物園,在他剛剛擔任園長時,亞特蘭大動物園被評爲“美國十座最爛的動物園之一”。在面對這副爛攤子兩年多以後,泰瑞決定去拜訪 海尼·赫迪格 (Heini Hediger)。後來的事情,可能大家就都知道了,泰瑞連續18年擔任了亞特蘭大動物園的園長、主席,並將該動物園改造成爲現代動物園的典範。
1987年的那次訪談,在赫迪格面前,泰瑞就像一個小“迷弟”,他自己曾說過:“赫迪格是對他個人職業生涯影響最大的一位導師”。當時身爲亞特蘭大動物園園長的他所要做的就是,去拜訪這位仍然在世的最偉大的動物園園長。是的,沒錯,赫迪格也曾經擔任三座動物園的園長,並且對整個動物園行業產生了最深遠的影響,綿延至今。
赫迪格是一位瑞士生物學家,曾擔任伯爾尼動物園(1938–1943)、巴塞爾動物園 (1944–1953) 和 (1954–1973) 園長,被業界譽爲“動物園生物學之父”。1942年,人類世界正處在二戰的血雨腥風之中,赫迪格卻在此時極大拓展了人在照料野生動物過程中所形成的飼養科學,並整合、開拓了一個全新的、綜合性的生物學分支,史稱“動物園生物學”(Zoo Biology)。簡言之,動物園生物學是一門關於“動物園中所有生物”的科學,圈養的野生動物、遊客、飼養員、園內植被,甚至寄生蟲等所有生物類型,都是這門新興學科的研究對象。對於促進其後動物園行業的發展和進步,動物園生物學就像寒武紀大爆發對後續生物的演化進步所起到的作用一樣,爲日後在動物園中出現的種種潮流、趨勢塑造了雛形,我們眼下熱衷討論的丰容、行爲訓練、刻板行爲、動物園的職能等等議題,赫迪格早在上世紀40年代就已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且提出了超越所處時代的真知灼見。1992年,赫迪格去世,享年83歲。爲了紀念他對於全世界動物園做出的卓越貢獻,世界動物園與水族館協會(WAZA)於1996年將該協會的最高榮譽獎項命名爲“海尼·赫迪格獎”(Heini Hediger Award),用以授予那些爲動物園和水族館團體提供出色服務和終生承諾的個人,這也足以說明赫迪格這個名字在動物園行業所佔據的崇高地位。
海尼·赫迪格(Heini Hediger,1908.11.30 - 1992.8.29)
然而,非常遺憾的是,赫迪格在國內動物園行業的從業者當中卻知者寥寥。他所創立的動物園生物學,也幾乎從未引起業內的熱切關注。這一點似乎也是國內動物園行業發展相對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
動物園生物學爲野生動物飼養領域帶來一個新的視野,它的主要立場是:動物園中的動物不應被視爲“囚徒”(captives),而應被視作“資產的擁有者”(owners of property)。在此,這裡的資產係指動物所生活的籠舍區域內的領土。如果,動物能將籠舍視作自己的資產,它們便會像在自然環境中一樣標記和保衛這片領土,前提是籠舍中須包含那些即便在野外環境裡對它們來說也很重要的元素。如此一來,它們既不需要也不會想離開所擁有的這份資產。恰恰相反,即使有機會逃脫,它們也會選擇留在裡面,或者即使不小心跑出去了也還會想要返回這個“避風港”(safe haven)。因此,赫迪格強調籠舍的質量(設施、結構)與數量(空間、規模)同等甚至更加重要,並且通過對自然棲息地的觀察證實了這一點。他明確指出,在自然棲息地中當動物的所有需求都可以在近距離內得到滿足時,它們並不需要絕對意義上的巨大空間。實際上,動物不是爲了快樂要四處遊走,而是爲了滿足自身的需求。因此,動物園生物學意味着 必須研究動物在自然環境中的生活 ,以便人類爲它們提供適當的照料條件。在動物飼養中,這一概念的目標——“變籠爲疆”(changing cages into territories)——就是爲了滿足展出動物的生物學和行爲學要求。赫迪格的理念及其著作對野生動物飼養產生了重要影響,特別是在籠舍的建造和動物園規劃方面。
下面這張圖非常著名,描述了野外動物領地的主要功能劃分。與之相對應,在動物園籠舍設計之中,如果能滿足動物的這些需求,那麼就相當於動物擁有與野外生活相同的資產。當今動物園展示設計界“教父”級人物 約翰·科 (John Coe)經常引用的一張圖便源自於此。
早在 1940 年代,赫迪格就定義了動物園的四項主要任務:娛樂、教育、研究、保護,至今仍然被全世界動物園視爲自身的機構功能。到了 1960 年代,他又按照人、財政、空間、技術、組織、動物和研究的順序定義了動物園應涵蓋的七個方面。
赫迪格所著的《圈養野生動物》(WILD ANIMALS IN CAPTIVITY)出版於1942年,這本著作遠遠超越了它所處的時代,清晰而明確地概述了動物園的責任和潛力。書中將動物園中存在的生物學問題歸納爲三類:空間、飲食、人與動物的關係。強調人們必須拋棄擬人化的概念,“ 我們必須儘可能設身處地爲動物着想,預見它們的需求。 ”
本文一開始提到的那次訪談,泰瑞專門製作了一段視頻發佈在互聯網上,在視頻當中,他多次向赫迪格致敬,併爲他不可思議的前瞻性深感震驚和傾倒。在視頻的最後,泰瑞面向觀衆苦口婆心道:“ 我能給你們的最有價值的建議,就是去讀赫迪格所寫的書。 ”
動物園生物學,作爲一門支撐和指導全世界動物園發展的科學,也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來到中國,並在上海動物園舉辦過一次“動物園園長培訓班”,當時有二十多位來自國內各家動物園的管理者參加了這次培訓。萬分遺憾的是,受當時特殊歷史因素的影響,這門科學並沒能在國內動物園行業中生根發芽。但那次培訓班,也不是什麼都沒有留下。當年,上海動物園負責翻譯《 發展中國家動物園生物學教程 》的那幾位年輕技術人員,後來都成爲業內精英;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上海動物園也一直穩穩保持着國內動物園中的高水平。
參考資料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ini_Hediger
2. Hediger Maple Interview (1987)
3. WILD ANIMALS IN CAPTIVITY — An outline of the biology of Zoological Gardens,This Dover edition is published by special arrangement with Butterworth & Co. (Publishers) Limited, 88 Kingsway, London W. C. 2, England.
4. MAN AND ANIMAL IN THE ZOO,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