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海基會想轉型?不能害人害己

海基會功能不彰卻預算暴增,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羅文嘉日前親上火線迴應問題。本報資料照

海基會最近動作頻頻,與身爲冷「衙門」,但卻預算暴增的矛盾現象有關。簡言之,民進黨執政下,海基會作爲政府白手套,多數業務早已停擺,然而,明年度預算卻暴增二成,政府補助更超過四成,創下歷年新高。

這個矛盾自然引起立委注意。爲此,已有人在媒體放話,海基會高官也出動辯護。該會匿名官員表示,預算暴增因海基會有「轉型」計劃的企圖心與人事加薪,還坦言,蔡英文政府時代的海基會確實有點擺爛,如果要讓海基會發揮功能,預算增加是必要的。

外界應好奇的是,海基會原功能萎縮情況如何?還要發揮什麼新功能,萎縮業務的預算不能移用嗎?而新功能會不會更惡化該會處境呢?首先看海基會功能萎縮情況。協商、交流和服務是該會三大功能,上述匿名官員啥也沒提,只講蔡時期該會擺爛,已在暗示過去業務無力施展。

綠營執政後,海基會早無協商功能。就拿最近兩岸「協商」:0214金門漁船事件來看,海基會有派人去,卻似乎不是主談角色,中共也沒把它當主角,代表們是以紅十字會名義參與協調。值得一提的是,外界對細節不甚瞭解,是因陸委會說,協商文本不公開。但這牽涉到兩岸是否對等尊嚴處理事情,如果綠營在野,不會輕易放過政府,立委應該問個清楚。

而交流本該成爲現今海基會的主要功能。這可從成立時的海陸大戰談起。當時兩岸剛接觸,政府在思想上還受三不政策影響,李登輝總統雖想藉兩岸交流推動大陸民主改革,並透過兩岸事務性談判,彰顯對等政治實體,但行動卻是派任保守親信在陸委會嚴格管控。

可是海基會基金由政府與民間共同捐助成立。該會高層們認爲,以民間團體身分處理兩岸事務,應有較大揮灑空間,而基金既有民間捐助部分,所以受政府委託處理兩岸談判事務,授權之外就不受政府支配。工商業界尤其希望能擴展交流,這就該是海基會有權利自己去做的。從歷屆海基會高層往訪大陸的內容來看,這恐也是他們着力最深的部分。

綠營也不想放棄:前董座鄭文燦曾拋出想採取混團方式,安插海基會人員在學術或民間交流團登陸,試圖爲兩岸兩會重啓接觸打開新局。

但到現在仍沒好消息。9月傳大陸學術團來臺申請未過順延。秘書長羅文嘉僅表示,「如果只有一種聲音,那會變成唱和或附和,不是有意義的交流。」海基會若有機會赴陸,應不至於講這種酸言酸語。

但這卻是近期該會預算「亮點」之一。近期公佈明年度預算書中,揭露該會擬派員赴陸相關人數經費,約爲381萬元、48人次。所列工作內容雖然洋洋灑灑,遺憾的是,112年度海基會就有編大陸旅費,但完全沒有去大陸出差過。

最後就只剩服務功能了。因有部分在臺執行,業務還能推展,但牽涉對岸協助合作議題,還是很難表現。且看服務檯商的〈海基會協處臺商經貿糾紛案件處理統計表〉,馬政府上任前,一年最多接案291件,馬執政後案件立刻暴增近兩倍,等馬卸任的105年,協處案件隨即跌回292件。綜觀蔡執政八年,沒有突破過105年數量。賴執政的6月到8月,僅有52件。

猜測海基會可以拿來說嘴的,是爲臺商舉辦活動。例如「2024大陸臺商秋節座談聯誼活動」,首邀大陸與亞洲臺商相聚、介紹東協四國投資環境,也請產官單位宣講,讓大陸臺商可以全球佈局。但根據《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該會「設立目的爲處理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往來有關事務」,上述新推介活動,恐怕不符法律規定之該會設立目的,也撈過其他單位的界了。

接下來待解的疑問是,海基會還能發揮什麼新功能?會不會更惡化該會處境呢?目前披露的轉型更像是讓海基會自廢武功。且看羅最近解說陸委會捐助款增加的關鍵,以及預算實際增加原因。他稱前者是海基會接受陸委會委託執行國家政策事務,這些費用本應來自政府預算,不是每年向民間募款;再者,海基會業務事涉兩岸,倘若捐款者有目的欲影響政策,「我們如何自處」,並指出「我覺得應以健康態度看待海基會財務結構,應該逐年調降海基會對外募款額度」。

後者則是明年度預算一半爲人事費,另一半主要用在擴大辦理臺商子女夏、冬令營,以及增加對中國大陸政經社會情勢掌握與識讀,取得的資訊也將會和政府相關部門與社會各界共享,強化國人對兩岸處境與中國現況的瞭解。

羅的解釋,讓人懷疑他故意混淆視聽。對岸就是不想跟賴政府牽扯太多,才波及海基會,海基會卻欲增加政府捐助,這種主動脫去白手套的行爲,似要製造出政府對政府接觸的印象,中共是否願意接受呢?該會原業務恐怕還會進一步萎縮。

而除了好奇最近政府一直宣傳大陸臺商越來越少情況下,還要擴大辦理臺商子女夏、冬令營的奇怪邏輯外,還該注意到之前該會重新開始辦理的夏令營裡,領導特別介紹過的課程,包括認識南島文化起源等內容,以及最近想增加對中國大陸情勢掌握與識讀。把這些訊息聯繫起來,海基會想轉型的,恐怕只有認知戰側翼了。而該會既不能去大陸,對掌握大陸情勢的第一手資料,只能是從臺商臺胞下手。這種轉型,恐怕還會害到與該會接觸的人。海基會真要這樣搞嗎?爲今之計,反該淡化該會與領導的政治性,或許還能保留海基會功能的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