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光靠延長簽證無助於吸引數位牧民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表示,盤點未來經濟發展所需人力,將爭取數位牧民來臺灣工作。記者邱德祥/攝影

來自民間的國家發展委員會劉鏡清主委首場大戲,提出「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方案」,其中以數位牧民政策最受關注。欲吸引10萬數位牧民來臺,最後可以留下一萬人,爲臺灣搶下AI人才。然臺灣觀光對數位牧民缺乏誘因,最後恐由淪爲口號。

1997年Tsugio Makimoto和David Manners撰寫《數位牧民》(Digital Nomad)一書,推廣數位牧民的工作與生活的新形式。引用維基百科,數位牧民是指通過電信技術(尤其是網際網路)來移動辦公,以支援生活和旅行的一種生活方式。數位牧民經常在世界各地旅遊,只要有電腦、網路就能工作。

過去此工作型態並未受到重視,但在新冠疫情後,許多人開始思考至其他國家遠端工作,進而使數位牧民人數大增。根據全球人員移動平臺Localyze統計,2023年全球數位牧民人口已高達3500萬人,約一半爲美國籍(1,700萬人),九成以上受過高等教育,平均年收入在5萬美元到 12.3萬美元,近五成(47% )年齡在30-39 歲。

數位牧民常駐他國,有助於帶動當地的消費,許多國家遂推出數位牧民簽證,吸引這些年輕多金的數位牧民進駐。全球簽證的在線免費資訊網站VisaGuide.World列出影響數位牧民考量的因素,包含簽證、網路速度、稅收(含免稅期限)、收入門檻、生活費用、全球健康評分(GHS)與旅遊人氣等要素。

我國也有意跟進,國發會表示,將臺灣目前免籤三個月,再延長三個月,提供共六個月的數位遊牧簽證,吸引數位牧民來臺。臺灣在網速與醫療水準都有競爭力,若延長免籤時間有機會提高來臺誘因。

引用CNBC五月整理提供數位遊牧簽證44個國家,六個月簽證可謂是最低門檻,很多國家都是提供一年的簽證,還有機會延長。國發會規劃地數位遊牧簽證,採3+3,免籤三個月再延長一次、三個月,等於最長六個月,並無吸引力。

不過臺灣最大的問題是對外籍人士的旅遊誘因不高,去(2023)年來臺旅客人數僅有648.7萬人次,其中數位牧民主要來源地美歐旅客僅94萬人,整體人均接待遊客比例只有0.28。遠低於其他數位牧民大國,如希臘3.4;葡萄牙2.5和西班牙1.8。

我國國際觀光存有國際化偏低、國際飯店價昂、旅遊深度有限、公共運輸不完備等問題,對外籍旅客不甚友善,無怪乎外籍旅客來臺意願不高。許多人將旅客崩跌歸咎於陸客,惟連歐美旅客數量也較疫情前的人數2019年的115萬人次大減近二成。

君不見,名列前茅的數位牧民大國,如西班牙、阿根廷、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克羅埃西亞與葡萄牙等國多屬就是旅遊業大國,擁有完善的基礎旅遊設施與環境。

職是之故,若要吸引數位牧民,光靠提供遊牧簽證效益有限,仍需迴歸改善我國旅遊品質,針對各項缺失全面改善,以符合外籍人士需求。

全球科技大廠積極搶AI人才,加薪挖角自不待言。(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