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亞幣競貶再起 救得了出口?
美元獨強,新臺幣、日圓、韓元等亞幣恐會出現新一波競貶潮。圖/本報資料照片
美聯準會(Fed)的升息循環是否進入尾聲,目前看來仍是未定之天,於是市場衆說紛紜,雜訊四起。近日,美國公佈8月份ISM服務業指數由7月的52.7升至54.5,寫下今年2月以來新高,市場對通貨膨脹疑慮於焉再起。由於升息呼聲再度甚囂塵上,加上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擔憂加劇,美元指數亦由7月中的99.77低點回升,到上週五(9月8日)更一度升破105,導致亞幣競貶再起,新臺幣也貶破32元,創逾10個月新低。
最新的發展是,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在上週末見刊的專訪中透露貨幣政策將轉「鷹」,加上中國人民銀行本週一(11日)召開「全國外匯市場自律機制專題會議」,強調「該出手時就出手」,促使11日美元指數終止八連漲,亞幣因此止跌反彈。儘管如此,在基本面未變的情況下,短期內似乎仍難扭轉美元強亞幣弱的走勢。
以人民幣爲例,由於今年以來,中國大陸經濟的表現復甦無力,而且大型房地產企業頻繁陷入風暴。除了第二季度GDP增長低於市場的預期水準外,國家統計局於8月15日發佈的7月主要經濟數據中,包括工業、消費和投資增速均較6月有所回落,今年前七個月的進出口總值更是較去年同期下降了6.1%。
近期,恆大地產由於無法償還到期債務,於8月17日在紐約聲請破產保護;同時,民營房地產企業巨頭碧桂園也爆出財務困境。就連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中植集團也傳出鉅額債務違約問題。房地產投資下滑、新房開工面積減少逾2成,從而導致整體民間投資下滑,加上美元強升,人民幣在岸價於9月8日盤中一連跌破7.34、7.35元關卡,再創逾15年來新低點。雖然人行11日已重申「該出手時就出手」,但實際若未大手筆阻貶而任人民幣續貶,則包括新臺幣、日圓、韓元等亞幣恐會出現新一波競貶潮。
中韓自貿協定(FTA)於2016年1月生效後,中國大陸成爲韓國最大貿易伙伴,但韓國近年與中國大陸的貿易逆差卻逐漸擴大。統計至今年上半年,其貿易逆差已擴大至118億美元,預估8月,韓對中出口恐連續第11個月衰退。至於臺灣方面,今年上半年對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年減26%。看來,臺韓二國是難兄難弟。
至於日圓匯率方面,因爲植田和男的鷹派發言,11日自近十個月的谷底強彈,但因爲日圓愈貶,資金流入的愈多,而且也帶動了國內的企業獲利及日股漲勢,因此日銀未必不樂見。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清算銀行(BIS)所公佈的7月新臺幣實質有效匯率指數(REER)下降至98.4,韓元REER續升至97.91。新臺幣REER連27個月高於韓元REER,意謂臺灣出口價格競爭力自2021年5月起,兩年多來持續輸給競爭對手國。臺幣8月重貶4.24角,新臺幣名目有效匯率指數(NEER)及REER雙雙下降至100.63及103.8,分別創下近30個月及近29個月新低。臺幣貶值,固然有利出口,但因全球通膨仍處高點,中國大陸復甦力道乏力、半導體去庫存不如預期,如今又有亞幣競貶等因素干擾,至8月爲止,出口已連12黑。至於出口何時能「止黑轉紅」,新臺幣匯率是一大關鍵因素,也將考驗央行的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