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臺灣農漁產品遭陸禁 僵局何解?

由於過去對中國大陸市場的高度依賴,蔡政府雖投入龐大費用,來紓解農漁產品面臨的滯銷壓力,然而根據官方統計,2022年1~9月臺灣農漁產品出口數量計142.9萬公噸,總金額爲39.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65.7萬公噸,總金額爲49.1億美元,分別減少13.7%及18.7%;特別是遭中國大陸禁運的生鮮冷藏鳳梨、釋迦、蓮霧出口數量分別減少23.8%、80.3%及95.18%,顯示目前仍難以填補失去中國市場的份額。

國際農產品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而臺灣農業多屬小規模經營體,且未能加入區域經貿合作組織(如RECP或CPTTP),未享有優惠關稅甚至零關稅的待遇,想開拓穩定的新興市場更屬不易。爲了臺灣農漁業的穩定發展,自然不宜放棄具廣大消費力的中國市場;不過基於風險管控,臺灣農產外銷不僅需分散市場,更需要建構兩岸農產品風險監控機制,降低風險,而不是繼續用意識形態,用政治語言來推升兩岸人民的仇恨值。

畢竟目前臺灣輸中的農漁產品,非具有不可替代性,何況中國大陸消費力增強,對高品質蔬果的需求大幅提高,當地消費者正逐漸成熟,不再爲產地買單,不再以價格爲唯一考量。配合此一趨勢,智利櫻桃、厄瓜多南美白蝦、菲律賓香蕉、泰國榴槤、越南火龍果等,正積極深耕中國市場,透過品種差異化、反季節特性或成本優勢,努力擴大市場佔有率。這對強調品質優勢的臺灣農產品是機會也是挑戰。

細究臺灣農漁產品屢屢遭禁的主要原因,在於兩岸關係惡化及存在食安疑慮。過去當兩岸關係融洽,中國官方對來自臺灣的農漁產品,給予諸多關稅檢疫通關等優惠,即便檢出有違反大陸食安規定的產品,也以將該批有問題產品銷燬,退運,煙燻等方式爲之,未採取全面禁運措施。如今兩岸關係惡化,原先建立的溝通橋樑幾乎斷裂,不僅中方不再獨厚臺灣農產品,臺灣官方也將問題導向系中共惡意打壓,而不是如臺蕉輸日遭日方檢出殺菌劑百克敏超標時,農委會並未指責日方刁難,反而採取加強輔導農民落實田間管理、遵守用藥及安全採收期規範;輔導包裝場強化選別作業及有害生物檢查;請防檢局加強取樣檢查,確認出口農產沒有有害生物,才能核發輸出植物檢疫證明書等措施;同樣在面對蝴蝶蘭輸美被檢出雜草遭退貨時,也是要求國內業者做好品質管控並提高檢驗率,與輸中農漁產品遭暫停輸入的激烈迴應,明顯兩套標準,這樣的作爲只會讓兩岸關係更加惡化,讓臺灣水果及水產禁令難以解除,受害的還是臺灣農漁民。

常言道:『解鈴還須繫鈴人』,中方既然認定兩岸屬同文同種,理應善待自己同胞,古云『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即便要打擊臺獨也要精準,不應拿農漁民當代罪羔羊,反失去更多的民心。至於臺灣官方也應擺正心態,面對輸中農產品的食安問題,應採與美日同樣標準,由主管部門協助農漁民確實檢討整個產銷環節,找出疏漏所在,亡羊補牢並將整個過程暨資料公開透明,歡迎外界檢驗以昭公信。

農產品輸中金額雖只佔臺灣外貿總額極小部分,但是糧食已成爲國家重要戰略物資,重要性不亞於先進武器。面對農漁產品遭禁,政府採取大量補貼或可暫時安撫農漁民情緒,但是不願正視問題的結果,將會讓臺灣農漁業失去國際競爭力,使得糧食安全危機隱現,屆時即便購買再多武器,也難以保護臺灣民衆的生命安全。

在自由民主臺灣,透過選票是展現民意的重要工具,此次九合一選舉,執政黨繼續高舉抗中保臺來爭取選票,農業縣市不妨用選票結果,來檢驗多數農民究竟希望透過與中國大陸協商,恢復正常通關,還是支持蔡政府強硬應對,中國大陸對臺水果及水產實施禁令的作法,由民心向背決定政權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