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長照Training在元宇宙
圖/本報資料照片
臉書執行長祖克伯(Mark Zuckerberg)日前在臉書線上大會Facebook Connect 2021上正式宣佈公司將更名爲「Meta」並全力朝着「元宇宙」來佈局。自此,元宇宙,就成了全世界最夯的科技跟商業話題。那到底什麼是元宇宙?目前可能還沒有一個標準的解釋或定義,但若從祖克伯提到的幾個重要元素:臨場感(Presence)、虛擬替身(Avatars)、主空間(Home space)、瞬間移動(Teleporting)、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隱私及安全(Privacy and Safety)、虛擬裝置(Virtual goods)以及自然界面(Natural interfaces)等,筆者頓時不禁大嘆,原來「元宇宙」就是長照人員訓練的最佳解方啊!
以照顧服務人員來說,目前只要經過90小時的訓練(含課程以及實習)就可取得資格,而之後每6年須完成120積點的繼續教育積分,倘若有專業的照護需求則需另完成如失智或身障照護的專業課程。
課程的規畫雖然包括了職前與在職訓練,也考量了初階與進階的專業需求,但現實情況仍是「訓用落差極大」!其中關鍵的原因在於臨牀實習的機會太少、且經驗累積時間太長。試想,僅僅經過90小時課程的新人,若沒有好的督導員手把手帶領,如何能夠了解工作的重點?如何能輸出專業的服務?如何能保障自己以及被照顧者的安全?
此外,以照護的核心是希望提供專屬且合宜的照顧內容,這是非常需要大量經驗累積的!但一般的居服員往往因爲自己服務的個案不夠多,而難以快速累積充足的照護經驗,因爲經驗不足、又不好意思主動發問請教的人愈來愈多,所以在Line或FB的社羣組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匿名社羣,除了抒發工作的壓力相互取暖外,更透過匿名的方式來詢問其他夥伴更多的照護技巧或所遭遇的困難。
之所以匿名,是不想讓人知道自己是誰,更不想讓人知道自己能力或專業有所欠缺;也因爲匿名,所以能在相對虛擬的社羣裡做真實的自己,大膽地說出自己心裡的話,某種程度來說也是重要的紓壓方式。
在長照人員的訓練制度裡面還有個重要問題尚未解決,那就是長照積分累積與查詢的系統尚未完成。說來有些遺憾,醫事專業人員的繼續教育積分累積與查詢系統早已完善,但長照人員的積分累積與查詢系統在長照2.0走了5年的今天尚無法解決,是遺憾更是難過!
筆者想像在元宇宙裡的長照人員訓練是:
1、透過虛擬裝置,在各個空間裡打造模擬的照護情景,有個案、有家屬,在虛擬的空間裡面以實際的照護情景來成爲訓練的素材,透過最有臨場感的訓練來強化各種專業的照護技巧。
2、透過各種虛擬替身來爲自己扮演不一樣的角色,例如參與實做的訓練課程(考量身高體重與自己相仿)的角色、參加靜態課程或研討會的角色、參加不同關係連結社羣的角色。透過虛擬的分身來滿足自己不同角色的定位,既有隱私更有個性,還可以隨心所欲地穿梭在不同空間、不同社羣中。
3、透過區塊鏈的技術,將所參與的課程訓練的內容、過程,以及在不同的場景、不同角色下所累積的訓練積分都能做獨一無二的完整紀錄。甚至可將志工人員的部分時數進行類似的累積,有朝一日經過一定的程序就可轉換成爲專業積分。
4、將個人的工作心得或紀錄製作成爲NFT(非同質化代幣),讓真實世界的工作成果轉變成爲數位世界的「價值」,這更有機會提高照顧服務的專業地位與價值感。
祖克伯說了,元宇宙可能還需要很多年的努力纔會成真,但長期照顧的人力資源訓練議題若能及早開始想像,相信就有機會搭着「首發太空船」探索無限可能的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