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曼徹斯特Aviva Studios創意總監劉祺豐:擁抱前衛、放眼國際的曼城精神

「國際工房」爲近年來享譽國際「曼徹斯特國際藝術節 (Manchester International Festival, 簡稱MIF)」的主辦單位,及曼徹斯特甫成立的藝術機構Aviva Studios營運單位。國際工房創意總監劉祺豐在加入「國際工房」之前,已經在亞洲藝術圈經營耕耘多年。

【Aviva Studios曼徹斯特新藝文場館】OMA讓藝術蔓延在城市的紋理中

Aviva Studios英國曼徹斯特藝術機構。專訪創意總監劉祺豐擁抱前衛、放眼國際的曼城精神。圖片版權:OMA and Factory International

經驗豐富的劉祺豐

細數劉祺豐的過往經歷,包括曾任職於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National Arts Council) 並舉辦「新加坡雙年展」及「新加坡國際藝術節」,也曾擔任香港「西九文化區」藝術發展主管 (戲劇),同時也是劇場表演者,文化政策觀察家,藝術策展、行政與創作經驗豐富。儘管如此,「國際工房」對他來說依舊是個很獨特的存在。「我一直對MIF很感興趣。他們的作品都是全新委託製作,結合流行音樂、視覺藝術還有表演藝術的跨界形式,放眼全世界,都是非常獨特的。」

一進到Aviva Studios,不同於在臺灣兩廳院看到大小觀衆,時時被提醒注意言行,不可喧譁吵鬧的場景。在這裡的大廳 “Social”,小孩們追逐奔跑,嬉戲歡笑。家長們則在吧檯點杯飲料後,坐在沙發上,享受着一天難得的休憩片刻。「早上的Aviva Studios,常常有很多小朋友,或是嬰兒就在地上爬。這棟樓剛開放的時候,我還有點擔心,有些工程還沒結束,或是還在收尾,但是小嬰兒就是很舒服的活動,就像在家一樣,我後來覺得這樣挺好的。」劉祺豐回答道。

「國際工房」爲近年來享譽國際「曼徹斯特國際藝術節 (Manchester International Festival, 簡稱MIF)」的主辦單位,及曼徹斯特甫成立的藝術機構Aviva Studios營運單位。圖片版權:OMA and Factory International

作爲一個策展人,我很強調『未來』的面貌,而且不只是單一的面貌,是多重的面貌。圖片版權:OMA and Factory International

從亞洲到歐洲,從18天到365天的轉換與挑戰

「新加坡雙年展」與「新加坡國際藝術節」是以整個城市來做節目規劃,香港「西九文化區」則是實體空間的經營,恰恰滿足「國際工房」以整個曼城來規劃藝術節與管理Aviva Studios的工作需求。「雖然會面臨的問題有些類似,但每個城市的文化也都不一樣。在亞洲,政府的介入比較深,管理階層都是政府派來的,跟工作團隊的背景很不相同,所以在工作推動上會比較困難。在這裡,曼城市政府、董事會、工作團隊有共同的努力目標,工作起來就容易很多。」

然而,在Aviva Studios面臨管理規模的大幅擴增,以整棟建築經營爲主體的根本性轉變,着實帶來相當的困難與挑戰。「以前不用管整棟樓,現在要管理整棟樓,我們的人員從20多位增加到180多位。以前藝術節是18天,藝術節結束後大家就去放假了。現在是一年365天,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刻都要管理,這個很不一樣。」

Aviva Studios英國曼徹斯特藝術機構。專訪創意總監劉祺豐擁抱前衛、放眼國際的曼城精神。圖片版權:OMA and Factory International

以前不用管整棟樓,現在要管理整棟樓,我們的人員從20多位增加到180多位。以前藝術節是18天,藝術節結束後大家就去放假了。現在是一年365天,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刻都要管理,這個很不一樣。圖片版權:OMA and Factory International

藝術與企業的雙贏合作 連結社羣開創新文化地景

這個每一分、每一秒的管理,也反映在活動規劃的形式與密度上。不同於藝術節一場節目的幾個檔期,在Aviva Studios,一個節目涵蓋時間動輒一個月。「表演時間很長,觀衆需求量就很大,像Hall (音樂廳)就可以容納1600位坐席觀衆,如果上演 ”Lost and Found”一個月的表演,你要如何維持這個觀衆量,就很重要,這個反而是企劃需要去構思的。」

作爲一個藝術機構的營運者,經費來源是重要關鍵。跟大部分的機構一樣,Aviva的經費來自「政府補助」、「活動票房」與「機構自籌」。在節目安排與構思上,票房是關鍵,但也不應該是障礙。「我們可以只賣票就好,但我們要的遠不止於此。」劉祺豐希望維持節目安排的彈性,不用爲了票房而限制節目創作的自由度。同時,票價也不應該是觀衆看錶演的阻礙,人人都買得起票來看錶演,是Aviva的創立初衷。於是他們持續推動「3鎊票券」、「10鎊票券」的優惠活動。而這一切之所以成爲可能,英國行之有年的「企業冠名贊助計劃」起了重要功效。「我們跟保險公司Aviva的冠名合作,讓我們可以償還政府投資的費用,也可以繼續施行便民的福利政策。我們在規劃活動的時候,不僅思考票房數字,也思考更深的可能性。」

不同於藝術節一場節目的幾個檔期,在Aviva Studios,一個節目涵蓋時間動輒一個月。圖片版權:OMA and Factory International

作爲一個藝術機構的營運者,經費來源是重要關鍵。跟大部分的機構一樣,Aviva的經費來自「政府補助」、「活動票房」與「機構自籌」。圖片版權:OMA and Factory International

我們會策劃『草間彌生』的展覽,因爲我們知道這個一定會很紅!人們就是喜歡她。這也讓更多人在短時間內知道Aviva的存在。圖片版權:OMA and Factory International

劉祺豐希望維持節目安排的彈性,不用爲了票房而限制節目創作的自由度。同時,票價也不應該是觀衆看錶演的阻礙,人人都買得起票來看錶演,是Aviva的創立初衷。圖片版權:OMA and Factory International

這個「更深的可能性」,劉祺豐關切的是表演藝術帶給城市的影響與願景。期許自身作爲英格蘭北方文化的發電機,「國際工房」希望連結整個大曼徹斯特郡 (Greater Manchester),共同開創一個新的文化地景。「現在我們有作品就是直接跟當地社區一起創作,例如“The Welcome“, 就有22位居民一同參與。過程中我們也學習到很多,例如:我們觀察到哪些觀衆不會進來這種文化場所,要怎麼吸引他們。所以我們會策劃『草間彌生』的展覽,因爲我們知道這個一定會很紅!人們就是喜歡她。這也讓更多人在短時間內知道Aviva的存在。」一切亦如「國際工房」在官網上標榜的核心理念:「一同攜手打造明天」(Invent Tomorrow Together)。「我真的超喜歡這個核心理念。作爲一個策展人,我很強調『未來』的面貌,而且不只是單一的面貌,是多重的面貌。另外就是跟社羣的連結,一起跟不同的社羣創造不同的未來,對我來說很重要。」

2022年1月,Aviva Studios與藝術家Luke Jerram合作大型裝置 ”First Breath”。作品由78個燈束組成,象徵曼城每天平均有78個小嬰兒的出生。「這個計劃就是一個Open Call,邀請2022年1月份出生的嬰兒家長來參與我們的兒童節目策劃。我們想要製作節目給1-5歲的小孩,這些家長意見就很重要,因爲他們知道孩子需要什麼。」相互合作,相互激盪的交集,就是不同的聲音與觀點的彙集,除了豐富節目的多元性,也讓社羣不單單只是來Aviva Studios看錶演,而透過更實際的創作參與,慢慢培養出對於這個機構的歸屬感。

他們持續推動「3鎊票券」、「10鎊票券」的優惠活動。而這一切之所以成爲可能,英國行之有年的「企業冠名贊助計劃」起了重要功效。圖片版權:OMA and Factory International

放眼國際的曼城精神

「國際工房」所策劃的「曼徹斯特國際藝術節」也一直向曼城區民傳遞藝術的各種可能性。每兩年20-25檔全新委託製作的前衛藝術表演,擁抱跨界不設限的創作型態,已成爲業界標竿。但他們更致力於將前衛藝術的觸角延伸至曼城的居民生活。面對如何讓主流觀衆接受前衛藝術創作的大哉問,「我覺得曼城市民真的很特別,這裡有一種『曼城精神』,就是『敢爲天下先』的精神與態度 (can-do attitude and spirit),他們很勇於嘗試。80年代的北方其實很辛苦,英政府主要以倫敦爲主,北方其實是被忽略的,很多工廠倒閉,經濟發展蕭條。曼城居民培養一種自立自強的精神,讓眼光不只放在英格蘭、倫敦,而是全世界,要跟世界比拼。所以MIF成立了,希望曼城的藝術也有世界級的發展,『國際』(International) 的概念很重要,就是我們的核心。」

無獨有偶,Aviva Studios獨特的建築體也激活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創作欲,每個來到這裡的世界級藝術家無不躍躍欲試。「我們2022年邀請很多知名藝術家來看場地,大家第一個問題都是:『我們什麼時候可以開始?』甚至有位非常知名的視覺藝術家,我現在還不能透露他的名字,他說Aviva不是一個「呈現」藝術的地方,而是一個「創造」藝術的地方。那我覺得這個就很清楚的指名了『我們是誰』,還有『我們未來的樣貌是什麼樣子』。」

社羣不單單只是來Aviva Studios看錶演,而透過更實際的創作參與,慢慢培養出對於這個機構的歸屬感。圖片版權:OMA and Factory International

「國際工房」所策劃的「曼徹斯特國際藝術節」也一直向曼城區民傳遞藝術的各種可能性。每兩年20-25檔全新委託製作的前衛藝術表演,擁抱跨界不設限的創作型態,已成爲業界標竿。圖片版權:OMA and Factory International

開放與包容的共創 孕育無限

對於「國際工房」而言,經營管理的商業壓力或許成爲每天不可避免的挑戰,他們始終提醒自己不忘做藝術的初衷。關乎未來,劉祺豐期許「國際工房」成爲英格蘭北方居民生活的一部分,豐富居民的生活經驗,也繼續擁抱社羣共同探索藝術的更多可能。「2022年的Pride Week,我在廁所放了兩個DJ Set。我的技術部門同事還以爲我在搞笑,後來發現我是認真的。觀衆一開始也很驚訝,後來他們開始在廁所跳舞,到最後,廁所變得最受歡迎。這聽起來很瘋狂,但我很喜歡這樣,我們總是一直在創造些什麼!」

在藝術的國度裡,或許就如MIF三個字所象徵的:「無極限」、「無疆界」、「無法預測」。而一切的一切,因爲開放包容的共創,而有無限可能!

在Aviva Studios面臨管理規模的大幅擴增,以整棟建築經營爲主體的根本性轉變,着實帶來相當的困難與挑戰。圖片版權:OMA and Factory International

@責任編輯|elif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