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噪音車限制多 新北開罰率僅2%

全國推行的噪音科技執法開罰門檻高,被質疑效果有限。記者葉德正/攝影

全國推動聲音照相取締噪音車,但開罰須滿足「前後3秒無車」、「地幹無雨」、「風速小於每秒5公尺」等要件,導致定點設備拍照數量大,開罰數卻極低,統計新北去年至今年4月,196處噪音科技執法設備共拍45萬件,符合裁處條件有9301件,開罰率2%。環保局長程大維說,已反映給中央盼放寬開罰條件,也與中央配合,從源頭改善車輛不當改裝噪音問題。環境部表示,多數條件短期無法克服,但3秒無車部分去年已修改程式排除。

環境部大氣司長張順欽說,民衆站外面吹風就會聽到風聲,噪音可能風速所致,因此規定風速逾每秒5公尺不開罰,不能全歸咎在機車上。他提到,連單車騎經過有水的地方,都會發生噪音,更會干擾測驗結果,這兩項規定,短時間無法克服。

中央從2021年起,推動全臺各地在熱區設置固定式聲音照相系統,限速50公里以下路段,不得超過86分貝、限速50公里至70公里路段,音量不得超過90分貝。

新北市環保局目前已在196處噪音陳情熱點設置科技執法設備,並逐年增加,市議員陳偉傑指出,不管是科技執法據點增加,還是管制時段擴大24小時,車輛噪音問題不減反增,去年公害陳情,噪音佔比達57%最多,民怨居高不下,質疑政策有發揮效果嗎?

程大維說,科技執法要達裁罰標準相當困難,各縣市政府與中央開會時,紛紛反映希望修正條件,才能提到嚇阻力道。

除新北市,基隆市民多年來也飽受車輛噪音所苦,市府從法令面、執行面雙管齊下,今年2月起車輛使用不合格排氣管妨害他人安寧,白天罰鍰提高到6000元起跳,深夜再加倍開罰1萬2000元。環保局統計2至4月已罰161件,希望透過強力執法及重罰,壓制違規者氣焰。

基隆市環保局也表示,今年會再採購聲音科技照相執法設備,擴充執法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