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平羅縣:建好基層立法聯繫點 架起民情民意“連心橋”

寧夏平羅縣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認真履行三級人大基層立法聯繫點工作職責,廣泛匯百家之言、集人民之智,以實實在在成效書寫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平羅實踐。

立足“三個堅持”,助力基層立法聯繫點工作新發展

堅持黨的領導,高位謀劃推進。始終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貫穿人大工作全過程各方面,成立由縣委、縣人大常委會、縣人民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副組長的基層立法聯繫點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由人大法工委具體負責工作落實。搭建了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依託、基層羣衆主動作爲、立法聯絡點有效延伸、立法聯絡員廣泛參與、信息採集點無縫銜接的“金字塔”式工作體系,充分發揮“連心橋”“直通車”作用,推動立法工作更接地氣、更具實效。

堅持提質強能,健全制度機制。牢牢把握基層立法聯繫點機制暢通,先後健全完善基層立法聯繫點工作職責、立法徵詢工作制度、融合工作制度等9項制度機制,推動基層立法聯繫點工作規範化、制度化、信息化,爲有效發揮基層立法聯繫點橋樑紐帶作用提供製度機制保障。將基層立法聯繫點工作經費列入每年專項經費預算,進一步規範基層立法聯繫點工作經費使用管理,全力保障陣地建設、日常工作等有序開展。組織赴上海虹橋、江蘇崑山等“國字號”基層立法聯繫點學習考察,開闊思路、拓寬視野,提高參與立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堅持升級擴容,意見徵集全覆蓋。堅持立足基層、廣開言路、當好橋樑、傳遞民意的原則,以基層立法聯繫點爲原點,構建以人大法工委爲協調中樞、信息採集點爲陣地、聯絡員爲觸角的立法聯繫工作網絡,有針對性地擴大立法聯絡員、信息採集員、聯絡單位和信息採集點數量,立法信息採集點從最初的24個拓展到現在的32個,信息採集員從89名增加到2000多名,因地制宜開展立法徵集意見活動,持續深入鄉鎮、社區、企業、學校等基層一線,將瞭解社情民意的“神經網絡”廣佈在各行各業,實現人民羣衆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參與立法工作。

聚焦“三個探索”,打通基層立法聯繫點工作新路徑

探索工作新方式,架起服務羣衆“連心橋”。探索建立接收任務、前期解讀、制定方案、徵求意見、徵集彙總、專業把關、撰寫報告、整理上報的“八步工作法”,在法律法規草案的立項、起草、調研、審議等立法全過程、各環節廣泛收集羣衆意見。以“走出去+沉下去”工作方式,深入田間地頭、百姓家中,與羣衆“拉家常”,通過“羣衆會”“板凳會”“炕頭會”“田埂會”等形式,調動和保護基層羣衆參與立法的積極性,讓老百姓感受到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發揮專業示範引領作用,組織召開由專業人士參加的研討會和基層百姓參加的座談會,更好的將人民羣衆的“樸素價值取向”轉化爲法言法語,實現公衆意見建議與立法工作的有效銜接。

探索平羅新模式,跑出傳遞民聲“加速度”。立足寧夏平羅發展實際,探索構建“133998平羅新模式”,即:構建一體化工作格局,堅持精、準、深三個導向,聚焦委員、專家、羣衆三個維度,探索九大功能作用,搭建九個平臺,形成八步工作法,讓羣衆智慧碰撞的“金點子”結出顆顆“碩果”。在“平羅新模式”的引領下,針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草案,提出的“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加強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工作的綜合協調、指導、扶持力度”“增加保障有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不因結婚而導致成員身份‘兩頭空’的相關條款”等意見建議被吸收到最新出臺的法律中,切實增強了立法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探索納言新平臺,開啓社情民意“直通車”。進一步整合民意表達平臺和載體,充分發揮寧夏平羅縣緊靠黃河的區位優勢,探索建立了“四省八縣”黃河灌區、“結對聯建”區域協同機制,攜手寧夏靈武市、寧夏中衛市沙波頭區、吳忠市利通區、固原市涇源縣和甘肅省崆峒區、陝西省的定邊縣、內蒙古的阿拉善左旗7地人大共同開展意見徵集工作,以擴大國家立法“直通車”的輻射面爲目的,讓協同成員單位和更多人民羣衆的意見建議通過國家立法“直通車”,便捷直通最高國家立法機關,有效地擴大輻射面、增強帶動力。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法立法調研時,通過遠程視頻的方式,徵集到“將愛國主義教育納入村規民約”“加強對歷史文化的挖掘和保護”“加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等建議,取得了較好的實踐效果。

依託“三個融合”,構建基層立法聯繫點工作新格局

家站點建設相融合,織密地方立法“信息網”。創新謀劃家站點共建、資源共享、功能融合工作特色,將人大代表家(站)已有活動場所、辦公設施、管理人員與基層立法聯繫點共享,實現場地融合、功能融合、人員互補。鼓勵不同領域基層人大代表圍繞法律法規草案意見徵集、執法檢查、立法調研等活動“雙向履職”,依託現有的79個人大代表家(站)、1120名四級人大代表,廣泛吸納民意、彙集民智,傾聽基層代表與羣衆的呼聲,使立法聯絡更“順”、信息採集更“全”,讓立法建議從人民的土壤中高效吸納彙集到國家立法機關。

高校與立法相融合,充實地方立法“智囊團”。2024年,寧夏平羅縣在北方民族大學法學院建立了“立法教學實踐基地”並將北方民族大學法學院設立爲立法信息採集點,雙方在立法徵詢、普法釋法、志願服務與法學實踐教學中進行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把來自基層、融匯各方的社情民意、意見訴求及時準確的反映出來,把國家立法關切的有關情況和信息真實地傳播出去。

立法與普法相融合,打好地方立法“組合拳”。圍繞“載體強、作用強,創特色、創品牌”,不斷深入探索新時代基層立法聯繫點在政治、立法、普法、法治政府建設、法治社會建設、協商民主、融入社會治理、矛盾糾紛化解、備案審查等方面功能作用,從中梳理研究可以通過立法解決的問題。依託法治長廊、法治廣場、微信公衆號、代表履職通等宣傳媒介,廣泛開展各項法律法規的解讀闡釋工作,使徵求意見的過程成爲普及法律的過程,讓立法與普法實現良性互動,羣衆參與立法的積極性被有效調動,立法建議質量不斷提高。2023年5月,平羅縣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繫點被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確立爲全區首批法治社會實踐站。

今後,寧夏平羅縣將積極發揮基層立法聯繫點在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中的作用,主動學習借鑑全國其他基層立法聯繫點好的經驗做法,不斷拓寬人民羣衆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將基層立法聯繫點打造成爲聯繫羣衆的橋樑、宣傳法治的陣地、立法工作的窗口。

來源:平羅縣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