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萬億帝國的新篇章

2021年底,一篇《萬億電池帝國的裂縫》讓寧德時代處在了風口浪尖,恰逢寧德時代股價不斷下跌,一時間,天下苦寧王久矣的聲音甚囂塵上。

如今三年時間過去,當初的質疑,現在都兌現了嗎?

市場份額不降反升

當年的質疑,主要集中在兩點。

第一,爲擺脫對寧德時代的依賴,越來越多核心客戶“集體出逃”,開拓新的供應商;第二,車企不願給電池企業打工,紛紛要自建電池廠。當初普遍認爲,一旦電池不再稀缺,那麼寧德時代的優勢將不復存在。

但事實卻是,在主流新能源車品牌裡,除了比亞迪,用的幾乎都還是寧德時代電池。

當然,小鵬汽車是個特例。

在跟寧德時代“鬧翻”後,小鵬汽車先後與5家電池供應商達成了合作,分別是中創新航、億緯鋰能、蜂巢科技、欣旺達和弗迪電池。但遺憾的是,在頭部造車新勢力裡,小鵬汽車的銷量是最糟糕的。

儘管說,靠着MONA M03這款車有所起色,但是,最近又曝出了受電池供應商拖累,導致延遲交付等問題。另外,小鵬汽車的品牌溢價越來越低,銷售均價不斷下降,也是不爭的事實。

對小鵬汽車來說,需要思考的是:

跟寧德時代“鬧翻”後,爲什麼銷量越來越差?明明有五六家電池供應商,爲什麼交付還是受限?爲什麼會陷入越賣越便宜、卷價格的漩渦中?假設未來年銷量能夠達到100萬輛,如何確保電池供應和售後的穩定?

大家有沒有想過,爲什麼“成本管理大師”的馬斯克,可以容忍寧德時代的毛利率比自己還高?因爲,寧德時代的電池品質是最出色的,在保證大規模供應的同時,還能保證電池的一致性。

坊間有傳聞,今年三季度特斯拉業績之所以超預期,主要是因爲寧德時代給特斯拉降價了10%,幫助齊毛利率提升了2個百分點。正是憑藉於此,特斯拉的股價纔在一夜之間漲出了個寧德時代。

根據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數據,今年前9個月,寧德時代的國內市場份額爲45.85%,較去年同期提高了約3個百分點;根據SNE Research的數據,今年前8個月,寧德時代的全球市場份額爲37.1%,較去年同期提高了約1.6個百分點。

顯然,雖然動力電池不再稀缺,但寧德時代的市場份額不是弱化而是進一步增強。

自研電池是僞命題

再來說車企自研電池這事。

事實上,頭部新能源車企都有自建電池廠,也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是,車企低估了自研電池的難度。

首先是技術層面。動力電池是一個“看似很簡單,但一做就廢”的行業,關於這一點,無論是埃安還是極氪或者說蔚來,都非常有發言權。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在接受採訪時就表示,“雖然長期看,自研電池可以改善毛利,但三年內電池製造改善不了毛利”,算是給自己找了個臺階。

其次是成本層面。一方面,造電池涉及鉅額資本開支,讓原本就深陷虧損的車企應接不暇;另一方面,如今廣大二三線電池企業的毛利率都不到15個點,處在盈虧邊緣,車企無利可圖。

再有就是,不要低估了寧德時代的創新能力。

10月24日,寧德時代發佈了驍遙超級增混電池,全球首款純電續航達到400公里以上又兼具4C超充能力。

2022年6月,寧德時代發佈了麒麟電池,在4C倍率下實現整車1000公里續航;2023年8月,發佈神行電池,全球首款磷酸鐵鋰4C超充電池;2024年4月,又發佈神行PLUS電池,全球首款實現1000公里續航的磷酸鐵鋰電池。除此之外,寧德時代還發布過鈉電池、凝聚態電池,尤其是後者,單體能量密度高達500wh/kg,遠超現有三元鋰電池。

於是問題就來了,車企有信心能夠超過專做鋰電池,且每年光研發費用就接近200億的寧德時代?要知道,一旦電池出現問題,對整車的品牌形象將是巨大的傷害。

目前來看,越來越多的車企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

技術品牌化

加速“To C”

驍遙電池最大的賣點是什麼?

針對增程和混動市場,普及超長純電續航和4C超充。除此之外,再加一個耐低溫性能,滿足寒冷地區對新能源車的需求。

在此之前,很多車企打擦邊球,用“小電池+大油箱”,表面上用的是電,實際用的是油;驍遙電池發佈後,增混車型將進入“大電池+小油箱”時代,更多時候用電而不是用油。

這樣的話,驍遙電池算是補齊了最後一塊細分市場:

麒麟電池主打高端純電市場,追求極致的能量密度和充電倍率;神行電池主打高性價比純電市場,兼具長續航、超充和成本等要求;驍遙電池則主打增程和混動車型,滿足增混市場對純電長續航和超快充的需求。

寧德時代將不同技術品牌化,針對不同細分市場,不斷增強寧德時代在C端消費者的地位。可以預見的是,2025年將是“增混超充元年”。

不出意外的話,往後寧德時代會像手機廠商一樣,每年召開發佈會推出迭代產品。據說,寧德時代會在2025年正式發佈麒麟II電池,充電倍率達到6C;另外,第二代鈉電池,也將在時隔四年後再次亮相。

嚴謹態度

看不見的核心競爭力

過去兩年,大家討論最多的就是“價格戰”,但是,大家知道嗎,今年三季度寧德時代的毛利率是31%,不降反升。

事實上,寧德時代不願意參與內卷,而是不斷追求高質量發展。

是不是很多人有疑惑,不是說寧德時代是一家研發驅動的公司,且又是一家To B企業,爲什麼銷售費用那麼高?原因是,在銷售鋰電池時,寧德時代會按照3%的比例進行保證金計提,也就是將電池收入的3%算作銷售費用。

注意,同行可沒這麼激進計提。

需要補充的是,儘管計提比例很高,但因爲寧德時代電池一致性做的非常出色,實際發生的售後服務費用僅佔電池收入的0.1%左右。正因爲這樣,寧德時代常常被投資者戲謔隱藏利潤。

再給大家舉個例子。

寧德時代發佈麒麟電池的時候,峰值功率能夠達到5C,但是,寧德時代出於嚴謹態度,還是將其定義爲“4C超充電池”。在儲能市場,根據國內權威機構統計,很多投入運營的能量型儲能,承諾壽命20年,但實際運行僅3-5年,就出現了各種問題,年循環次數大部分不到設計值的一半。

簡單來說就是,寧德時代是一家非常嚴苛、極其嚴謹的,不會像某些同行公司那樣瞎承諾。

除此之外,嚴苛還體現在製造層面。

寧德時代的單體電芯的失效率已經降到了十億分之一,即PPB級,遠高於百萬分之一的行業標準。這麼說吧,寧德時代的安全性大致是同行以及燃油車的千倍。

事實上,只有做到PPB級,才能保證鋰電池在儲能,包括未來在民用電動飛機、電動輪船的廣泛應用。

更廣闊的賽道

開啓新篇章

很多人都忽視了電動飛機和電動船舶的市場前景。

2009年,全球航空業擬2050年前將其淨碳排放量削減到2005年的一半水平;2024年,國際民航組織呼籲,擬2050年前實現航空業淨零碳排放,加速綠色轉型;電動船舶也與之類似,根據國際海事組織的目標,到2050年,國際海運溫室氣體排放量相比20008年減少50%。

顯然,無論是航空業還是航運業,要想完成上述轉型目標,都繞不開電動化。

那麼,寧德時代做了哪些工作?

電動飛機方面,據曾毓羣透露,寧德時代已經成功試飛了4噸級民用電動飛機,正積極投入8噸級研發,預計2027年至2028年發佈,可支持約2000-3000公里的續航。

儘管跟大飛機的起飛重量比還有很大差距,但是,完全能夠滿足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以及各類無人機的要求。注意,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不僅可以用來載人,還可以用來貨物運輸,有可能改變現有物流貨運市場。

2017年,寧德時代正式佈局船舶電動化,截至目前,全球已有700多艘搭載寧德時代電池的新能源船舶投入使用。今年1月,全球電池容量最大的純電船型中遠海運綠水02試航,可搭載700個國際標準集裝箱,續航約600公里。

儘管說,目前的電動輪船主要集中在內河航運,但是,就像10年前大家質疑新能源汽車一樣,未來隨着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電動遠洋貨運也或將照進現實。

大家還記得當初那篇引起了巨大爭議的研報嗎?國信證券把寧德時代的估值給到了2060年。研報提到了幾個關鍵數字,第一,預計全球2025年/2060年新增儲能需求爲175/1632GWh;第二,保守預計寧德時代終局15%-25%的份額,2060年營收中樞1714億元。

但事實是,僅2023年,寧德時代儲能系統營收就達到了599億元,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了40%,徹徹底底的擊碎了上述譁衆取寵的預測。

2019年的時候,當時各大券商對寧德時代2025年的業績預測尚不到200億,但事實卻是,寧德時代2023年的淨利潤就達到了441億,2025年極有可能超過500億,遠高於當初的預測。

這麼說吧,如果全球要實現碳中和,無論是新能源汽車還是儲能,亦或者電動飛機、電動輪船,都是萬億賽道,寧德時代的成長空間,遠高於各大機構的測算。

真正的全球性企業

2019年前,很多人認爲寧德時代是靠政策支持,是《白名單》保護下誕生的公司,在國際巨頭的衝擊下將不堪一擊。

事實剛剛相反。

2020年,寧德時代的全球市場份額是24.8%;今年前8個月,這個數字變成了37.1%。相反,韓國電池企業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以及日本松下的市場份額不斷下滑、節節敗退。甚至,即便只計算海外市場,寧德時代的市場佔有率也反超了第二名的LG新能源。

注意,要不是保護主義,這種趨勢還將進一步擴大。

截至目前,寧德時代已披露的海外工廠有德國工廠和匈牙利工廠。另外,福特、特斯拉、通用汽車在尋求通過技術授權的方式合作建廠。除此之外,據傳全球第四大車企Stellantis也在尋求與寧德時代在西班牙建廠,寧德時代印尼工廠也計劃2027年投入運營。

儘管說,以上很多細節並未披露,但是,所謂的“國際巨頭”沒一個能打的,卻是事實。日韓電池企業市場份額不斷下滑,且深陷虧損泥潭;被譽爲“歐洲希望”的Northvolt連產能遲遲沒辦法兌現,甚至傳出裁員、關閉工廠。

從誕生開始,寧德時代靠的不是保護和政策扶持,而是市場競爭、技術領先,成長爲真正的全球化公司。萬億市值的寧德時代,只是新篇章的起點。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本文首發於泡財經風口解讀專題,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