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陷落:爲宋高宗斷後的明州之戰
公元1130年初,距離金兵渡過長江不過三個多月,宋朝的整個江南防務已完全崩潰。前者爲抓捕趙構而,甘願冒孤軍深入的風險瘋狂突擊。後者爲保皇帝安全,只能硬着頭皮組織大規模抵抗。明州之戰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悄然發生。
儘管宋軍沒能堅守到底,卻爲高宗的跑路爭取到充足時間,並間接導致金人後來的全面放棄。
唐朝的明州城還規模比較有限
作爲今日寧波的前身,明州早在早在中唐已是浙東地區的最重要商港,在體量規模上僅次於揚州、廣州和洪州等頂級口岸。由於安史之亂的蝴蝶效應,原先的地區大都會揚州慘遭血洗,迫使大批番商轉換陣地。尤其是那些走海路抵達的印度或阿拉伯人,都傾向於將明州作爲替代品。不僅因爲那裡有條件更好的港口錨地,還能在空間位置上遠離傳統的中原鬥爭高頻區。
此後,明州的貿易量和商業重要性都與日俱增。四方來客往往先到廣州駐足,或直接沿東南海岸線北上,再利用聯通明州與杭州之間的浙東運河北上。隨後便可利用隋唐兩代的漕運航道,選擇重建後的揚州與洛陽作爲終端市場。同時,日本、高麗、渤海三國商販,亦可從北方驅船南下,在明州當地與南洋人互通有無。無論當權者的唐帝國擁護者、五代軍閥勢力與兩宋流官,都樂於把這套複雜財富網絡延續下去。因而建有相對完好的城牆,另有專供外商居住的番坊,以及負責抽稅的是博士生機構。
市場規模擴張 讓明州的面積在宋朝時增大一倍
在政治軍事層面,小小的明州同樣有過驚人貢獻。譬如五代時期的阿拉伯客商,就從這裡將希臘火武器傳入東土。不僅幫吳越國頂住江淮楊行密集團的進攻,稍後還作爲貢品覲獻給北宋,成爲其攻城略地、嚴防死守時的重要助力。本地製造的各類海船同樣技術精湛,完全有能力向南北兩頭水域輸送影響力。若非宋朝沒有海軍需求,則成就還會更高一些。但還是有趙構這樣奪路狂奔的流亡者,優先選擇明州大船充當保命載具。
當然,作爲重點硬件的貿易口岸,明州的城市防禦系統在唐宋兩朝也有較大發展。首先是公元821年修建的內城,其次是公元898年加設的外城,以及總計10座大小城門。其中有些門直通水路,可以駕船來去自如,其他陸地部分亦有壕溝增強防護。美中不足的地方在於宋朝對內地城牆規格有限制,使明州的外牆高度可能僅有3.6米、厚度不超過1.3米,還是容易被投石機打穿的夯土構造。
明州是唐宋運河體系的最南端
建康陷落後 江南宋軍一度無力組織抵抗
公元1129年冬,由於馬家渡之戰的全面潰敗,完顏宗弼的金兵輕易擊破長江防線。本着迅速抓捕趙構的初衷,先後攻陷建康、宣城和湖州,從太湖西側直撲杭州。此時,尚有大批宋軍殘部駐紮在江北的淮東,以及包括蘇州在內的江東地區。但普遍不敢直面女真精銳,又或是在先前的潰敗中遭打殘,換言之,能供皇帝差遣的部隊已非常稀薄。
於是,趙構斷然丟掉任何死守杭州的念頭,率領親信經紹興抵達明州。然後索要樓船出海避難,卻並不清楚究竟去哪,以及到底要滯留多長時間。因而在初期僅選擇落腳舟山,後來才因爲局勢惡化而依次遠遁至台州與溫州。可能是擔心通訊不暢,失去對形勢發展的瞭解,這位跑路先鋒始終不肯南下規模較大的福州,而是堅持在臺州和溫州之間來回遊走。至於慘遭放棄的杭州、紹興兩地,只經過象徵性的抵抗便開門迎降。
明州也是趙構出海逃亡的起始點
到了1130年2月,擋在逃亡船隊和完顏宗弼之間的屏障,僅剩孤懸浙東的明州一城。後來位列中興四大名將的張俊奉命斷後,防止對手輕易奪取船隻出海。可惜,他手頭的部隊同樣匱乏,只有少量西軍部殘部可堪大用。剩下的增援多爲地方廂軍和鄉兵,很難應付高強度衝突。
因此,明州之戰註定不會有死磕到底的決絕豪邁,只剩下各類複雜算計。防禦方不惜對城牆外的各市鎮搞堅壁清野,焚燒掉幾乎所有房屋。同時只派約2000人重點佈防城西高橋,用配置牀弩的土壘充當陣地,希望能吸引到對手注意。同時還不忘留出大量預備隊,在城牆掩護下見機行事。
張俊雖不善於打硬仗 但算計能力相當突出
另一方面,完顏宗弼的金國主力尚在越州休整,追擊過來的前鋒不過4000騎兵。所以在坐擁12000正規軍+數千鄉兵的張俊看來,對方還是能輕易拿捏的小角色,必定因嚴密的設防陣地而停滯不前。
可惜,張俊的作戰計劃從一開始就進展乏力。由於職業生涯的大部分階段都忙於應付盜匪內亂,這位南宋初代大將的軍事經驗實際有很大缺陷。他並不清楚金國的具體兵制,想當然把前出本陣的先鋒視爲普通魚腩。豈料帶頭的斜卯阿里和烏延蒲盧渾都是狠人,早在完顏阿骨打的時代就屢立戰功,麾下士卒同樣都身經百戰、見識豐富。平日裡策馬馳騁於沙場,遭遇城池就立刻落地化身爲精銳步兵。何況女真人的東北亞老家廣佈山巒密林,連日常的部族衝突都免不了攻取堡寨,更不用提構築在低窪平面上的單個土壘。故而絲毫不懼各類大小弩射擊,迅速在攻堅戰中打死多名將領,逼的宋軍連夜跑回明州主城。
大部分情況下 女真騎兵的衝鋒讓宋軍很難抵擋
另一方面,張俊還在按計劃派出包抄分隊。主要是由楊沂中帶領的3000官軍,坐船從城市西側的望京門過水閘,準備走西塘河迂迴到高橋西側。同時,還有知州劉洪道率領的數千部隊,準備走陸路繞到南側,從而實現對女真騎兵的徹底合圍。豈料這批人剛逐步抵達,號稱堅固的土壘早就被金人攻陷。於是,原本的側翼瞬間成爲正面主力,不得不承受女真胡騎的反覆衝擊、蹂躪。幸虧張俊及時把手裡的最後一支預備隊派出城,對金兵的新側翼構成威脅,才得以將身陷險境的主力回收入城。
至於是否真如某些史料記載那般陣斬1000人,恐怕不應屬於歷史研究範疇,而是一個有關社會經驗或智商的測試題。
明州地區的城郊環境 非常不適於騎兵作戰
此後,斜卯阿里選擇在外圍郊縣休整,還給徹底龜縮的宋軍統帥寫去勸降信。由於對方只派一個低級軍官回話,引得女真貴族們的極端不滿,便直接領兵衝到明州城下。好在望京門附近有不少水網溝壑,即便開發過的農田也相當泥濘,迫使對手只能分批走很窄的道路抵達。
張俊藉機讓官軍登上城頭放箭,只派由本地人組成的鄉兵出門迎擊。這些武裝老鄉使用長矛和鉤鐮槍,分頭圍捕落單的女真騎兵,竟成功抵擋住幾輪小規模衝鋒。金國方面意識到戰場環境極其不妙,非常識趣的主動脫離接觸,後撤到餘姚等待主力前來。
即便不在馬背上 女真騎兵仍舊是相當可怕的存在
明州終成金兵搜山檢海的終點
儘管暫時逼退金國前鋒,張俊已清楚認識到明州也難以保住。所以在完顏宗弼的主力抵達前,成功把守城部隊和居民都撤往台州。
但佔領軍仍舊能找到不少船隻,多到足以運送一支偏師到海上追捕趙構。幸虧女真人不適應風浪顛簸,又被浙江當地的水師攔截,才讓趙氏皇族的最後希望得以延續。但城市本身依舊劫數難逃,在金兵離開前被付之一炬,多年積累的財貨也遭清空。
南宋到元之間 重建後的明州仍舊保持繁榮
後來,選擇偏安的南宋朝廷下令重建明州,甚至有將之設成唯一的市舶司。城市外圍面積擴張到7個鎮+22個市場,成爲龍皮、象齒、文犀、紫貝、夜光之珠和照乘之玉雲集的奢華之地。順便將本土的絲綢、瓷器輸送出去,成爲支撐軍費開支的重要部門。乃至蒙古人佔領江南,亦沒有對這些經濟活動做過多幹涉。
直到明朝建立,屬於古代寧波的好日子的才宣告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