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軸線申遺,我們不僅僅是記錄者
編者按
在中軸線申遺的歷史進程中,《北京青年報》從平面、視頻、線下展陳等多重角度記錄了其中的諸多人物、故事以及細節,而這一記錄過程,又融入了《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修訂草案)》提交市人大審議、《北京市推進文化中心建設中長期規劃(2019—2035)》頒佈等立法和政策背景,因而,我們這些年的努力,不僅僅是在做一次報道,而是在“立體”地展示一段歷史;不僅僅是在做若干採訪的集成,而是在爲文化名城保護盡一份歷史的責任。
出於此想,在中軸線申遺成功的歷史時刻,我們重新刊發本報總編輯田科武在2020年底爲“中軸現時與願景”展覽寫下的一段結語,重發這篇文章,並非爲了“炒冷飯”,而是想借此說明:回顧彼時的一次展覽,不僅僅是對人和事的回望(展陳上涉及的一些生活在中軸線附近的老者已經離世),更是對“泱泱中華,歷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的衷心致敬,這正是我們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十年申遺我們不僅僅是記錄者
——寫在“中軸現時與願景”主題展開展之際
■田科武
十年彈指一揮間。從2011年醞釀已久的北京中軸線申遺工作啓動,北京老城保護全面推進,到2020年10月28日《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修訂草案)》提交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北京中軸線申遺行穩致遠,《北京青年報》作爲一張主流都市報,記錄、留存了海量的文字資料、音像融媒以及攝影圖片,我們組成了專門的項目組,披沙揀金、整合梳理,近日在紫禁之巔——景山公園辦成《中軸現時與願景》大型主題展,該展分爲兩部分:一是北京青年報梳理10年採訪歷程,整理出“媒體聚焦中軸線回望十年申遺路”爲主線的室內展陳;二是以中軸申遺的現實爲線索,以“老城不能再拆”系列報道爲基礎,梳理出“老百姓的感情軸”“老城保護的牽引軸”“首都建設的發展軸”爲主線的室外展陳。
兩大系列展陳以“人”爲核心,反映出以人民爲中心的城市文保思路;以“事”爲載體,展示出這條八百年城市骨架的現時場景;以“價值”爲邏輯主線,論證了中軸線的傑出性和普遍性價值,同時也用融媒形式展現了北京青年報“新聞+政務”的深度融合成果。
首先,普通老百姓的“感情”使中軸展陳“活”了起來。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我們在展覽中請到了很多生活在中軸線周邊的老居民來談自己的“中軸情結”。65歲的“老北京”範來友談到小時候自己在鼓樓北門外的茶館兒聽老人們講鑄鐘娘娘的故事;從小生長在玉河邊上的66歲的李長林老人爲我們歷數《京杭大運河風物圖》上的漕運場景。老人們動情地說:“如果把文物建築比做一個城市的外殼,生活在其中的老居民就是文物的魂兒啊!”
十八世紀德國著名的哲學家赫爾德在《人類歷史哲學觀念》一書中指出:“當我們踏上長長旅途,我們的心靈卻常常在家。”中軸線正是這樣,讓人充滿着一種“在家感”。比對世界各國的文化遺產,應該說,類似中軸線上的這種“落葉歸根”的人文情懷是一種十分罕見的文化現象。物的故事講不好就是僵硬的,而普通老百姓登上了這次展覽的展板和融媒視頻,他們鮮活的故事和心中的願景則有力地表達出了中軸線的傑出性價值。
其次,細節的鉤沉使老城保護的制度與概念“立”了起來。我們在展陳中總結了共生院的三種形態,那就是“建築共生”“人的共生”和“文化共生”。共生院如何承載縷縷鄉愁?住在東城區雨兒衚衕30號院的七旬老人崇寶才登上展板講述了一個細節:那就是在共生院改造中規劃師應老爺子的要求幫助搭建了一個藤纏蔓繞的葫蘆架,碩大的葫蘆在微風中搖曳,老人感覺“兒時的鄉愁就在眼前”。這個細節也使不少觀展的老街坊們眼眶有些溼潤。共生院作爲北京市城市更新的新路徑,絕不是一個空泛的概念,這次展覽就是通過一個又一個這樣的細節使得一系列首都基層治理的制度概念變成了老百姓身邊可感可觸的現實。
第三,實地的調研走訪使老城保護的思考“深”了下去。爲了這次展陳,北京青年報項目組的同志歷時兩個多月,圍繞這條7.8公里的老城骨架,看即景、記修繕、探傳承,深刻地思考了京城“保”字當頭的三點含義:那就是保“老”、保“靜”、保“特”,在展陳中,我們稱之爲“老城保護三要素”;對於歷史建築的轉讓、抵押、出租等問題,我們結合核心區控規提出的“不求所有,但求所保,向社會開放”的總原則,在實地走訪中採集了玉河庵引入社會力量原址保護、雁翅樓引入中國書店活化利用等鮮活案例,爲《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涉及到的相關條款提供了鮮活的研判案例;對於《北京市推進文化中心建設中長期規劃(2019-2035)》中提出的如何“讓文物說話”,我們也在展陳中展示了採訪到的若干現實中的鮮活實踐。凡此種種,無疑都將對社會各界深化理解“老城保護”的概念起到積極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親臨北京視察,多次對北京發表重要講話,其中很多重要指示都是針對核心區控規和老城保護的。在中軸申遺的進程中,《北京青年報》忠實地履行着媒體的記錄職責,但我們並不僅僅是“記錄”;我們見證着壓茬推進的每一個文保修繕工程,但我們並不侷限於“旁觀”。北京城因“都”而興,中軸線因“保”而立。我們期冀通過這次主題展陳,帶給全社會更多關於老城整體保護以及中軸申遺的思考和瞻望。
(作者系北京青年報社黨委書記、總編輯作於2020年11月)
2021年1月召開的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由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城市建設環境保護辦公室、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北京青年報社聯合承辦的《擦亮歷史文化金名片·北京名城保護再出發》北京名城保護條例展覽亮相會場,展覽包括17塊展板、《北京金名片》視頻短片以及《中軸現時與願景》摺頁手冊等元素,通過大量生動案例全面展示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情況。本版配圖爲《中軸現時與願景》摺頁手冊設計圖。
近年來,中軸線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取得長足進展,推進中軸線申遺工作先後寫入《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同時先後完成了太廟、社稷壇、天壇、景山、皇史宬、宏恩觀的騰退工作,修繕開放了景山壽皇殿建築羣,完成《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遺產名錄文本》。在此基礎上,國家文物局確定推薦“北京中軸線”作爲我國2024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
從2011年醞釀已久的北京中軸線申遺工作啓動,北京老城保護全面推進,到2020年10月28日,《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修訂草案)》提交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再到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整個申遺過程行穩致遠。在此過程中,《北京青年報》作爲一張主流都市報,記錄、留存了海量的文字資料、音像融媒以及攝影圖片。
回眸北京中軸線申遺歷程,騰退新模式,拆違見決心;文物露真容,鄉愁共生院……《北京青年報》用獨特的新聞眼和鮮活的文字以及生動的照片,定格下中軸線文物修繕以及北京老城保護推進中每一個突破性的歷史瞬間。十年來,一篇篇“接地氣”的新聞報道,也同時見證了北京中軸線申遺工作壓茬推進的每一步。
在中軸線申遺的歷史進程中,《北京青年報》不僅發揮了媒體的作用,更發揮了一個平臺的作用,輸出大量中軸線深度採訪信息的同時,還融入了老百姓的大量心聲。
平面報道呈現申遺歷程
2020年8月21日,《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公佈後,《北京青年報》發揮媒體作用,派記者沿中軸線及其周邊探訪,以平面報道的形式採寫了大量生動鮮活的文章。刊登在2020年9月16日的對開版文章《中軸即景揀故事申遺文物會說話》,從六個角度梳理了這條長達7.8公里的老城骨架,看即景、記修繕、探傳承、聽文物“說話”,力求呈現這條歷史軸、發展軸“壓茬推進申遺”的現時圖景。
其中,“老百姓的‘念想’裡有鄉愁”追憶了分佈在中軸線這條北京老城“脊樑”上的老字號隨着時代變遷而停業、重張的故事,展現中軸線環境整治過程中如何重拾“老城味道”。“中軸線上的文物會‘說話’”探訪了中軸線上的“雙料遺產”萬寧橋、復建後的雁翅樓等歷史遺蹟,展現瞭如何通過會“說話”的文物,讓古老的中軸線建築“復活”的故事。
“中軸線水故事‘曲’‘韻’並存”展現的是中軸線與水的不解情緣。玉河穿越中軸線分爲南北兩段,近年來,通過引入人工水系,玉河南北兩段水源實現連通,激活了原有的生機勃勃,實現“曲”“韻”並存。“不求所有但求向社會開放”探訪了玉河東岸玉河庵、雁翅樓和楊梅竹斜街等多處文物活化利用並向社會開放的典型,展現了北京在中軸線保護過程中讓文物“活”起來的智慧安排和現實考量。
“中軸線申遺工程‘壓茬推進’”走訪了中軸線沿線以及周邊當時正在開展的大批工程,反映了老城傳統風貌與背街小巷精細化整治相結合的深刻內涵,展現了古都環境優化與民生福祉相結合的背後深意。“中軸線的價值是普遍的故事是傑出的”可謂點睛之筆,展現了中軸線審美的普遍性,以及老城保護不能和老百姓生活脫節的人文情懷。
融媒報道展示現時圖景
在中軸線系列報道中,《北京青年報》還採用了融媒報道的形式,製作了《中軸現時與願景》系列視頻,分別爲:《壯哉!縱觀中軸線》《晨鐘暮鼓日月長》《京味鄉情食爲天》《萬年永寧橋不朽》《京杭運河曲韻存》《玉河庵畔書香陣》《觀音寺內彩畫現》《古法古建煥新生》《老街新裝金名片》《美哉!非遺貫古今》,從文物、景觀、非遺、周邊居民生活等不同角度,展現了中軸線及周邊老百姓的現時狀態,提煉出中軸申遺乃至老城保護要旨的深意。
其中,第一集《壯哉!縱觀中軸線》從中軸線起點的鐘鼓樓切入,展現了鐘鼓樓巍峨的外觀和內部隱藏的文物珍寶。在這裡,遠眺可將景山萬春亭等中軸景觀一覽無餘;俯視可將北京老城的衚衕、院落盡收眼底。視頻中既有在鼓樓下拍婚紗的年輕人的身影,也有三代居住在鐘鼓樓腳下的老北京人的生活;乾淨整潔的衛生間、衚衕裡的透水磚等居民生活環境的改善得以展現,停車難、生活空間小等現實問題也沒有迴避。如果把文物建築比作是一個城市的外殼,生活在其中的老居民和傳承的文化就是這座城市的魂,視頻從老城保護和百姓生活之間關係的層面深入思考,爲觀衆留下了遐思的空間。
十集的融媒報道系列視頻,展現了《北京青年報》在中軸線申遺的歷史進程中,不僅發揮了媒體的輸出作用,更發揮了一個平臺的傳導作用,即:向外輸出了大量的中軸線深度採訪信息,同時向內輸入了生活在中軸線及周邊地區老百姓的大量心聲。
線下展覽沉浸體驗中軸線
在大規模平面報道、視頻融媒報道之餘,《北京青年報》還作爲平臺,於2020年11月19日至12月底,在景山公園觀德殿推出了《中軸現時與願景》展覽,以線下沉浸體驗的方式帶領市民重溫中軸線保護的成就和故事,突出“首都文化中心建設”內涵。
展覽分室內和室外兩部分。室內展以“媒體聚焦中軸線回望十年申遺路”爲主線,通過七個篇章,全面梳理回顧了中軸線文物修繕以及北京老城保護工作推進中一個個突破性的歷史瞬間。其中,重點回顧了2011年北京中軸線申遺文物工程的全面啓動和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北京後發表的重要講話與指示——“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一張金名片”;展示了天壇、北海、景山、中山公園在文物騰退、環境整治、文物修繕及景區開放方面的推進過程。
室外展用中軸線“老百姓的感情軸”“老城保護的牽引軸”“首都建設的發展軸”三條軸線串聯起整個展覽脈絡。這裡,有馬凱餐廳迴歸地安門的老字號鄉愁,有鐘鼓樓下、玉河邊老百姓的依戀,突出了老城名片的可識別性,聚焦鐘鼓樓修繕、北海醫院和天意商城降層改造等八項工程,呈現了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進程的壓茬推進,環環相扣。
兩大系列展陳以“人”爲核心,反映出以人民爲中心的城市文保思路;以“事”爲載體,展示出這條八百年城市骨架的現時場景;以“價值”爲邏輯主線,論證了中軸線的傑出性和普遍性價值,同時也用融媒形式展現了北京青年報“新聞+政務+服務”的深度融合成果。
文/本報記者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