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洋砲普遍水土不服 魔鷹效應恐難複製

臺鋼一壘手魔鷹打擊火力超強,已成爲曼尼之後最強中職洋砲。由於他能帶動團隊士氣,串連得分火力,讓臺鋼想有意提出各隊一洋砲的構想。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甫加入一軍戰場的臺鋼雄鷹,由於有多一名洋將優惠,他們找來洋砲魔鷹(Steven Moya)。開季後魔鷹馬上展現他兇猛的利爪,打擊表現堪稱是曼尼之後最強洋砲,雖然一度遭到各隊嚴加看管及佈陣防守而陷入低潮,但他調整好打擊機制後,再度恢復原有火力。目前打擊三圍高達3/4/5,而且以12支全壘打居於首位,成爲近年最恐怖的打者。

魔鷹不僅個人場上表現好,還是具有領導力的球員,場邊的舉動多能帶動球隊士氣,增加話題性,是一位對球隊有實質幫助且具有人氣的外援,形成一種「魔鷹效應」。這樣的成效,讓臺鋼迫不及待想要與各隊分享,打算要提出「各隊至少登錄1名洋砲」的提案,目前不少球隊教練紛紛贊同,認爲目前本土投手逐漸成長,需要更多上場機會,增加洋砲還可以提升比賽精彩度。

早期的中華職棒外籍球員登錄規則較寬鬆,可以登錄5至12人,甚至單場可以用5至8人,同時上場3人,因此洋砲可謂基本款。早期包含鷹俠、德伍、坎沙諾、路易士等都是令球迷津津樂道的傳奇名將,但隨着各隊出賽數增加爲120場,洋將名額卻減少爲登錄3人,加上比賽用球不穩定,讓各隊策略多以補強洋投優先。

早期中職球風不夠細膩,加上洋將名額多,產生許多傳奇洋砲,現任臺鋼打擊教練路易士當年就是黃衫軍的外籍看板球星之一。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有限的洋將名額中,會找外籍打者的球隊,通常是火力不足,或是想針對守備問題補強。在瘋狂打擊年之後,各隊針對彈性係數較低的用球仍在適應,曾在2022年上半季,5隊中有4隊找來洋砲,當時除了有洋將優惠的味全排出龍德力及鈦龍外,富邦、統一及中信分別找來霸帝士、羅薩及福來喜。不過不是傷痛影響,就是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包含曾在日職3個球季多達62轟的霸帝士,都撐不滿半季,只有靠配球獲得好評的福來喜,在一二軍載浮載沉的情況下待滿一個球季。

近年來中職球隊多找曾有日、韓職經驗的外籍打者,主要認爲他們更能夠適應中職「直接對決機率相對低、有更多變化球及刁鑽球路」的球風。然而結果卻是沒有標準答案,如霸帝士曾在日職狂轟,但實際上他打擊率一直都不高,僅靠着本身怪力進行強攻,碰到刻意的看管,若沒有辦法靠着更多技巧應變,打不到好的擊球點而未能有效攻擊,自然就沒有辦法生存下去。

根據過往經驗,越急着想要補強重砲,反而越容易容易找來水土不服的外籍打者。與其找有日韓職經驗的洋砲,不如找技巧型的打者,恐怕更有機會複製魔鷹效應。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反倒是前一年,悍將找來從沒來過亞洲棒球的紐那斯,他11年的大聯盟生涯全壘打只有58支,本來就不是重砲型打者,主要靠不錯的攻擊技巧生存。他來臺後協助分析投手影片,跟隊友提出攻擊策略及建議,加上來之前就對要應付更多的變化球已做好準備,讓他繳出不錯的成績,成爲近年罕見打擊率超過3成的外籍打者,不過可惜他長程砲火不夠猛烈。

外籍打者的補強看起來比找到好的洋投機率更低,有經歷不等於有實力。各隊主要需求多是提升火力,而強力型洋砲卻多數無法適應太多變化球的球風,加上悶熱的環境讓他們更缺乏耐性,完全無法大展身手。

各隊至少登錄1名洋砲雖有機會提升比賽精采度,但對球隊而言卻是賭注,畢竟這幾年大部份外籍打者多半水土不服,不但難複製魔鷹效應,還將成爲陣中雞肋,反而讓教練不知如何調度,沒能達到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