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臺北市立棒球場憑弔無門 難怪「臺灣沒有棒球文化」
臺北市立棒球場拆除後,原址現今難以找到相關紀念物件。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年日本棒球界有許多「週年節慶」活動,包括巨人創隊90週年、樂天創隊20週年、日本火腿企業接手球隊50週年,中日體育報紙創刊70週年,還有比職棒更悠久的阪神甲子園球場「聖地」100週年大慶典等等。這些節慶讓今年日本的棒球圈相當熱鬧,各類慶祝活動或周邊商品更是琳瑯滿目。
相對而言,今年中職中信兄弟,含前身兄弟象其實也迎來了創隊40週年紀念,但目前傳出的官方相關紀念動作卻非常少。和前述巨人、樂天直接更換紀念隊徽更是不能比。連棒球圈內資源最多的職棒球團尚且如此,正凸顯了臺灣棒球圈內,對於棒球文史不夠重視的陋習。
再以日本爲例,前述甲子園球場迎來100週年紀念,而在甲子園球場誕生的1924年之前,舉辦全國中學棒球賽事(等同今日高校野球全國賽)的豐中球場和鳴尾球場,其實都有設立相關紀念碑、說明板等等物件。如豐中球場一帶雖以成爲住宅區,但仍在原址保留了「高校野球發祥之地紀念公園」,除了紀錄球場歷史、首屆賽事參賽學校、相關人員大名之外,另外還設置了一面牆壁,標示着歷代大會冠、亞軍球隊校名,至今仍然不斷更新,並沒有因爲賽事已經完全移轉至甲子園,就完全遺忘掉前兩座球場。
豐中球場現今成了「高校野球發祥之地紀念公園」。 科科任/攝影
然而,今年的中職賽季多了個臺北大巨蛋球場,屢屢創造票房和話題,但也不禁讓人想問:過去如同豐中球場一樣,曾經承載早期臺灣球迷無數記憶,冒雨請願纔有大巨蛋的「臺北市立棒球場」今安在?原址改建爲棒球以外的場館也罷,就像豐中球場現在也成了住宅區。問題在於片瓦不留,一點紀念性質的物件,可以訴說當地棒球歷史意義的東西都難以找到,彷彿不曾存在過一般。想像如果同樣的狀況,過了三、五十年後,洲際球場、天母球場乃至於大巨蛋都不復在,且一丁點東西都沒留下,豈不讓當今我輩的球迷心寒。
說到甲子園或其他兩座球場,它們都是在關西。而關西過去還有阪急勇士(現歐力士)、南海鷹(現軟銀)兩支職棒球隊,儘管這兩支球隊後來都轉賣給其他企業,曾經的主場也都已經拆除,但前者的西宮球場現爲大型商場「阪急西宮花園」,其中四樓空中花園的一角,依然保留了當時球場照片,及對應當初球場本壘版的位置。五樓則設置隊史介紹區,包括過去西宮球場的模型,奪冠獎盃、錦旗,入選野球殿堂的創辦人小林一三、日職盜壘紀錄保持者福本豐的紀念牌等等。
「難波PARKS」保留的大阪球場本壘原址。 科科任/攝影
南海隊前主場大阪球場,現在同樣變爲大型商場「難波PARKS」。這裡同樣能在其中一個入口處找得到本壘版,並且同樣設有隊史展區,介紹鶴岡一人、野村克也、杉浦忠,還有臺灣原住民出身的岡村俊昭等等歷代球星。這兩家企業即使都在1988年退出職棒,如今過了將近四十個年頭,新世代球迷肯定都沒實際看過這兩支隊伍,甚至當時的員工應該都有不少人已退休享清福,但依然能借由這樣的足跡傳承歷史,更別說是還在經營的球隊了。
日本本來就是相當重視歷史文化的國家,就算不是甲子園或職棒球團,很多在地以學生和業餘賽事的球場,往往也會以當地的棒球史、棒球人物爲主體留下些紀念性質的東西。例如熊本縣的水前寺棒球場有「打擊之神」川上哲治展示間,沖繩縣奧武山公園球場設有不常態開放的沖繩棒球歷史館,京都西京極綜合運動公園設有「鐵人」衣笠祥雄雕像和介紹在地棒球名人京都野球殿堂,以及體育名人資料館,北海道旭川的花咲公園棒球場直接以三百勝投手命名爲「Starffin球場」並設立銅像等等,藉此作爲一個引信,保留在地的棒球文史記憶,提供深度球迷追尋。
西京極綜合運動公園的「鐵人」衣笠祥雄雕像。 科科任/攝影
相比之下,類似的文物展示、歷史回顧的實體物件,往往比較難在臺灣的棒球場館找到。雖然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這類棒球紀念相關的景點,要找還是有名人堂花園大飯店,或者嘉義的KANO主題園區等等地方。不過像是後者在GOOGLE上搜尋,多數文章重點卻擺在在介紹園區內滑草場和溜滑梯,而非和棒球脈絡的連結,結果只是徒具名號而已。過去臺北大巨蛋在興建時,據說一度有要仿效日本野球殿堂,設立完整的棒球博物館之計劃,且已經蒐集不少文物,奈何計劃並未實現。
近年來,中職有一些重視啦啦隊爲主的行銷宣傳策略,偶爾會遭批評是漠視棒球棒球。但其實問題並不在經營啦啦隊或其他行銷部分,而是包括球團在內,有關單位對歷史不夠重視,導致作爲一個臺灣球迷,就算想要追尋臺灣棒球文史更深層的東西,就會發現無論是相關書籍、紀念館、銅像或碑等等的紀念地標少之又少,想要探索這類深層內容,也往往無從下手。就算用比較市儈的角度來講,像甲子園100週年一樣,借「紀念」之名設計相關LOGO,順便印在各類周邊賺一票懷舊財,何嘗不也是一種能換取實質利益的考量方向,卻很少看到檯面上願意去做。
當然,還是有些少數讓人感到欣慰的動作,像是近來味全龍有在天母球場,設置一小區展示部分球隊歷史,包括今年林智勝的300轟以及過去三連霸照片等等,另外還有臺鋼願意挖出臺灣大聯盟,特地舉辦雷公日等等。雖然還不多,至少立意良善值得鼓勵。名球評曾文誠曾沉痛批評「臺灣沒有棒球文化」,只能說這部分的缺憾,就看當事者能不能想通了。